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赛季初 ...

  •   训练结束后,夏月姿领着杨依雁去了食堂。

      她按住了去窗口打饭的杨依雁,让她在座位上等着,回来时带着两份餐盘。

      盘子里装着凉拌黄瓜,鸡胸肉,虾仁,以及混合着玉米粒的米饭,旁边还有半个红薯和一小碗小番茄。

      杨依雁震惊地看着自己面前堆满的盘子,再看看教练盘子里一样的菜式,却不一样的菜量。

      她嘴角一抽:“教练,这是不是太多了?”

      夏月姿拿起筷子,眼皮都没抬:“是你平时吃太少了,以后你的运动量会增加,直到练出足够的肌肉为止。”

      夏教练想了想,又补充道:“你要是不喜欢的话,我可以根据你的饮食偏好进行调整。”

      杨依雁还是第一次被教练下这种指令,即使不理解,还是拿着筷子开动。

      夏月姿并非完全没有当教练的经验。在穿越的前一年里,她就是自己的教练,给自己安排训练量和饮食。

      那个时候国内花滑青黄不接,制度混乱,又有青年组时外协给她抛橄榄枝的历史。滑协为了保住她,不允许她出去外训,国内也没有教练有能力带她,久而久之,她就自学自练,甚至自编节目。

      在青年组时期,她就能和编舞老师交流,打造出自己想要的一套节目,技术成熟之后,还能给其他同门提供一些建议。

      回想起这些,夏月姿余光瞥向正在埋头苦吃的女孩,就像在看当初的自己。

      她垂下眼帘,手里的筷子握得更紧了些。

      她真的很想改变国内的花滑轨迹,不求让华国成为花滑大国,至少别再让自家人,成为运动员前进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

      ………………

      在夏月姿的精心投喂下,杨依雁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上涨,肌肉含量也在训练中变得更高。

      看着徒弟撸起袖子露出的肌肉线条,夏教练深感欣慰。

      原先不算稳定的2A成功率在逐渐提高,3T也定了下来,说明走的方向并没错。

      更让夏月姿感到惊喜的是,杨依雁的滑行很好,这意味着在跳跃时能跳得更远。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跳跃始终是运动员最看重的。

      1990年规定图形项目取消后,滑行和步法更加不受重视,以至于到了夏月姿那个时代,出现了一群跳跃难度高,表演辣眼睛的运动员,硬生生把一项力与美结合的体育项目变成了跳跃砸冰大赛。

      这种风气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夏月姿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说一直都在,只是之前体现得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因此,夏月姿决定收回对小雁选手启蒙教练的一部分吐槽,虽然教的跳跃技术有问题,但滑行和步法是真上了心。

      杨依雁靠在挡板上,拿起保温杯小口嘬着,头发因为高速旋转显得有些凌乱。

      夏月姿伸手抚平,脑子里却盘算着今年十月份的花滑考级。

      昨天所有教练都被叫过去开会,为即将开始的新赛季做准备。

      青年组的比赛是最先开始的,这也彰显了一些国家的花滑人才储备。

      总教练在上面讲得激情澎湃,夏月姿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这些流程她都清楚,更重要的是,现在她手上这根独苗苗根本参加不了什么重要比赛。

      不仅年龄不够,级别也不够。

      国内花滑人才储备并不多,运动员职业生涯也不长,如果按照国际滑联的升组年龄来,国内成年组赛事几乎没有参赛选手。

      于是,国内赛场形成了一个极其别扭的局面——少年组和青年组的比赛看年龄,成年组的比赛看考级。

      夏月姿十一岁达到了双十级别,直接越级参加成年组赛事,在全锦赛拿到金牌后,她也很少再去青年组比了。

      “啪嗒。”

      保温杯放回挡板的声音把夏月姿的思绪扯了回来。

      她看着乖乖靠在挡板上的小姑娘,问道:“考级的节目还有什么问题吗?”

      杨依雁顿了一下,实话实说:“旋转还好,就是2A有点过周。”

      夏月姿轻轻挑眉,没想到这姑娘肌肉上去后,跳跃能力也上涨了不少。

      一般而言,过周控制在四十五度以内不会有太大问题,但过多了就容易被当成周数不足降组扣分。

      夏月姿拿起放在一边的便携式音箱,温柔道:“还有力气吗?我看看节目。”

      杨依雁点点头,滑到冰场中央,现在冰场上没人,正好适合磨合节目。

      她这次报考的是七级自由滑,由于严重偏科,令许多选手叫苦不迭的步法考到了九级,自由滑却还在六级停留。

      八级自由滑是成年组赛事的门槛,花滑考级不允许越级考试,但可以在第五站追考或补考。

      按夏月姿的安排,杨依雁这个赛季应该要磨合五套节目。甲组两套节目可以沿用上赛季的,再根据现有难度进行跳跃上的替换,考级节目和成年组节目得重新准备。

      杨依雁的父母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由于时间紧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编舞师。

      国内的编舞师稀缺且价格昂贵,不少选手在赛季末就向他们发出来邀请,对于杨依雁这种没有一姐光环加成,又邀请晚了的选手,实在腾不出空余时间,因此,夏月姿只能自己上手。

      考虑到杨依雁开学之后的训练时间,夏月姿直接在甲组节目原曲的基础上剪辑音乐,重新编排成年组节目,并把成年组短节目当成考级节目来用。

      少年甲组分为短节目和自由滑两场,但与常规节目相比,短节目少了一组旋转,自由滑少一个连跳,一组接续步和一组旋转。

      2010年的网络不算发达,但找一组比赛视频还不成问题。

      夏月姿恶补了现在还没有被改得乱七八糟的比赛规则,编出了两套像模像样的节目。

      音箱的音量放到最大,悠扬的音乐声缓缓传出,穿着黑色训练服的女孩蹬冰滑出。

      夏月姿目光锁定在杨依雁身上,丝毫没有注意到冰场门口站着的主教练。

      她抬眸看向冰场上的少女抓着自己的腿不断向上抬,与身体形成一个水滴型,快速转动的身体让她远远看上去像八音盒女主角。

      那是女单最常见的贝尔曼旋转,对于运动员的柔韧性有极高的要求。

      瘦小的身体给她带来的不仅是高转速,还有高滑速,这是未发育选手的优势,也是潜在的风险。

      音乐结束,杨依雁小脸涨红,喘着气滑到挡板旁。

      “李教练好。”

      夏月姿这才发现自己身后站了人,好像还站了挺久。

      她跟着问了声好,询问他的来意。

      李潭摆摆手:“我看你在会上精神不好,是哪还没恢复好?”

      夏月姿有些尴尬,她总不能说是自己不想听吧。

      好在李潭没继续这个话题,转身将目光投向杨依雁。

      小姑娘低着头,双手呈握拳状,显然有些害怕这位主教练,毕竟上一次见到他还是把她换到了夏教练手下。

      夏月姿关掉了音箱,拿起毛巾和水杯递给杨依雁,让她去边上休息。

      李潭这才收回目光,问道:“这孩子下半年有什么安排吗?”

      夏月姿罕见地顿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先考级,然后去比甲组,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上成年组。”

      刚刚看了全程的李潭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反而评价道:“小雁3T转挺快,就是落冰差了点。”

      拥有多年带教经验的李潭眼光十分毒辣,即使杨依雁肌肉含量上涨,仍一眼就能看穿她转速流的本质。

      “是,现在在练肌肉,”话一出口,夏月姿就觉得不对劲,“是有人说啥了?”

      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灿。

      李潭摇头,脸上露出一股愁容:“练肌肉好啊,发育关的时候也不会那么难。”

      他看着在冰上随意滑行的杨依雁,小姑娘右腿抬起,双手张开,冰刀呈深外刃,整个身体都向外偏移,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享受飞行的燕子,和她的名字一样。

      夏月姿注意到李潭眼里的郁闷,她试探道:“是梦倚……到发育关了?”

      “梦倚姐”这个熟悉的称谓差点脱口而出。

      她俩年纪差得不远,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同台竞技,还携手比过不少国际赛事。

      她记得张梦倚瘦瘦高高的,将近一米七。为了度过发育关过度节食,又一直苦练,导致血条稀薄,自由滑经常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原先拥有的高级三三再也没跳出来过。

      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她在青年组时期的教练,而张梦倚也因为不科学的训练方法抱憾终生。

      事实上,直到现在国内也没有科学的方法帮助运动员度过发育关。

      李潭叹了口气,声音也低了下去:“她为了减重不吃饭,结果前两天把自己摔骨折了。”

      过度减重会造成运动员骨密度下降,很难承受落冰时的冲击。

      夏月姿瞳孔紧缩:“人没事吧?是哪处地方骨折了?严不严重?”

      李潭被这三连问问懵了,还是老实回答:“小腿骨折,这个赛季都出不来了。”

      夏月姿手抖了一下,眼神暗了下去,感受到沉闷的气氛,她把话题又转到了杨依雁身上:“我准备这个赛季让小雁出高级三。”

      “高级三!她现在才出来一种三周,你就准备让她出勾手和菲利普?”李潭嘴角泛着苦笑,觉得夏月姿纯粹是瞎说话来安慰他。

      他又不是没见过杨依雁训练,去年的少高组连台子都没上去,连3T都是最近才出来的。

      三周跳不比二周跳,运动员想要掌握除3A外的全部跳跃,没有天赋是不可能的。

      夏月姿知道李潭不信,毕竟杨依雁之前的成绩就摆在那。

      平心而论,李潭是一位很好的教练,但并不适合待在领导层,他对每一位花滑选手都很上心,为他们尽可能争取更好的资源和保障。

      他在北京队任职期间,可以说是我国花滑发展的巅峰期。现任华国一姐陆盈,现在还在青年组的下一任一姐张梦倚,以及夏月姿全都是他在位期间培养出来的。

      只是后面李潭内退,北京队连出三位一姐的辉煌到此为止,再加上不合理事件越来越多,更是直接走向没落。

      说是内退,可在她看来跟被逼辞职没什么区别。想到这里,夏月姿眼底的落寞一闪而过。

      “如果我能做到呢?”夏月姿站在冰场旁,把问题抛回去。她的眉眼里不见阴影,露出自信,随后脱下冰鞋的刀套准备上冰。

      “我知道有人一直对我不满,所以更得用实力去证明自己,您就当我下了份军令状吧。”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下军令状了。

      夏月姿没等李潭的回答,直接冲上冰场,一嗓子把杨依雁喊了回来。

      李潭看着冰上的师徒二人,垂在身旁的手慢慢缩成双拳,又再度松开。

      他长叹一声,把手背在身后悄然离开。

      夏月姿下军令状并不是一时激动。即使这段时间的训练不算长,但也足够她了解杨依雁的身体素质。

      跳跃的高度肉眼不好判断,但是远度很好看,杨依雁跳起来能跨小半个冰场,如果掌握得好,高级三周未必出不来。

      可从职业生涯的长远角度来看,第一选择还是增肌。

      于是,杨依雁在暑假的尾巴里,收获了一份高强度训练大礼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