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做饭 ...
什么是什么??
一回生二回熟,这回程颂不墨迹了,睁眼一看,画砚手里抓着的真是辣椒!
他不是塞枕头底下了吗?
“少爷,这是什么,你怎么放枕下了,幸好枕头偏了露出个尖尖,再不取出要被少爷枕坏了。”
画砚举着辣椒嘿嘿直乐。
搬出程家可真有意思,天天早上都能从少爷床上拣宝贝,明日还得早起!
“坏不了,压坏了也能吃。”
程颂叹了口气又倒回枕头上。
“画砚啊,少爷就这两样东西忘记让你看了,明日不必一早唤我了。”
“那不行,明日该去县学了,少爷还须早起。”
程颂……
黎仁诚也体会到了画砚的快乐。
这颂弟怎么像个上古神农门内的小童子,每日晨起都能取来个新蔬果。
“黎兄说笑了。此物乃辣椒,确也是罕见,但味辛,不似西红柿酸甜可口,只用于烹煮调味,昨日只想着栽种西红柿,一时把它忘了。”
这么特别的东西能忘了?黎仁诚忍住没笑。不过既然程颂不想说,必定是有缘故。反正就是味菜蔬调料,也不必深究,多翻几锹土而已。
连续拿出两样新作物,程颂也是心虚的,怕黎仁诚猜到什么。
其实他是多虑了。画砚和黎仁诚,一个年纪小,一个家里穷,都默认自己的见识还远远不够,根本不会琢磨这些蔬果有什么怪异,更不用说来自未知的大陆。
尤其在黎仁诚的认知中,程颂这样小富之家的小郎君,手中有些特别的吃食本就不值得奇怪。
“据说这辣椒与西红柿的采摘时日相近,到时做些新菜式请黎兄品尝。”
“善!”
切开辣椒,将取出的种子直接播种,余下的皮肉程颂思索后决定用来腌萝卜。
切辣椒的时候画砚贪嘴尝了一点,还给黎仁诚也送去一小块,辣得他在院子不停啃梨子。
黎仁诚也被辣到了,只是绷住了面子没嚷嚷,十分利落地灌了半瓢凉水。
“此物甚辛!”
黎仁诚冲着厨房里的程颂高声道。
“据说辣椒可祛湿散寒,还有些其他药用,少食一些有不少益处,黎兄可慢慢适应。”
正切萝卜的程颂喊了句。
辣椒的种类太多,程颂也不清楚自己拿来的是什么品种。不过他吃辣能力普通,家政阿姨平时就用这种香味很浓但辣度不高的辣椒做菜。
黎仁诚和画砚都是第一次吃辣椒,才会反应大些。
后院种的萝卜不少,程颂看着辣椒的量,又评估了一下三个人吃辣的能力,切了六根大的。
萝卜切片,用盐腌制软化后洗去盐水,再加醋加糖加辣椒。没有酱油,程颂用细麻布裹着豆酱滤了点酱汁,最后还让画砚剥了两个柑橘把汁水都挤进去,柑橘皮也洗净切丝一起拌了。
云州不产柑橘,需走运河从南方运来,价格比其他果子贵不少。这东西还放不住,程颂也只买了两斤。
黎仁诚推不过只肯收下一个。画砚每日也只舍得吃一个,看少爷拌芦菔就用了两个柑橘,心疼地把瘪掉的橘子瓣都吃了。
腌好萝卜,程颂开始揉面,感慨着自己最后的开学准备居然是做包子。
县学要求每日辰时到校。前半个时辰是自修,之后上课到午时两刻。吃饭午休后,下午的课是从未时到申时半,住校的学子还会自学到酉时开晚饭。
午休算上吃饭时间不到一个时辰。既然其他走读学子中午都在县学用饭,程颂也不打算搞特殊,所以画砚和黎兄的午饭就得提前准备好,不能让他俩一直用杂粮粥糊弄。
揉好的面盖上两层麻布等待发酵。趁着有空,程颂打算带着画砚去趟舅父家。
就算没经历穿越,程颂对外祖家的记忆也是模糊的。
爹娘的婚事能成,靠的是爹的巧舌如簧,娘的心盲倔强。婚后感情消退、日子不顺也只能忍下。可能是心中有愧,母亲很少和程颂提起娘家。
程颂只记得外祖家是开山货铺的。两年前外祖父母相继去世,舅父一家应该是守着长宁县城里的铺子。
母亲去世前与娘家的关系如何程颂也不太清楚,只记得两家连年节都很少走动,近两年更是全无往来,估计今天去了也就是送些点心酒水再互相问候一下就算完成祖母交代了。
嘱咐好黎仁诚午饭等自己回来蒸包子,程颂就带着画砚出发了。礼物可以进了县城再买。
“舅父舅母在学田?”
程颂惊讶地望着眼前的年轻夫妻。
舅父名字是周伏。程颂按地址找来却发现山货铺的牌子已经换成了木工坊,住在这里的只有表姐周青月和表姐夫刘实。
除了两年前祖父葬礼上的匆匆一面,周青月也是多年没见过程颂了,乍一见还不太敢认,报名之后才赶紧把人让进铺子。
刘实也放下手里的箩筐摘了羊皮围裙,陪着一起坐下说话。
“舅父为何去了学田啊?”
程颂接过表姐递来的茶水,赶紧问道。
他记忆中的外祖父豁达和善、长于经营,周家的山货铺生意应该不错。虽然比不了程家富裕,但温饱自足应是无碍,怎么就跑去租种学田了呢?
“山货铺六七年前生意就不好了,通了运河后,往来云州的商人多去了有码头的几个县镇,走陆路来长宁的商人少了许多,生意太差就关门了。”
“祖父和父亲还有些木工手艺,就把铺子改成了作坊。但长宁有家老牌的木工行,大些的买卖都去了那家。县里其他木匠只能接些修补的小活儿,赚不了多少钱。”
“两年前祖父去世后爹娘就带着青山青河去了学田,那边的二十亩地收成虽然比不了开铺子的好年景,但总算是安稳。”
听完表姐的话,程颂想起前天光顾过的木工行,早知道就来舅父家定家具了……
“可是学田那里不是只租给无房无地的贫苦百姓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家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贫苦的境地吧。
“祖父去世前,铺子生意就不好了,那时父亲就去申请了学田,家里本就没有田地,铺子也在祖父名下,父亲名下确实无房无地。”
原来如此。程颂暗暗叹气,怕是母亲去世前都不知道娘家已经败落了。
“那表姐与表姐夫就在此处继续经营木器生意?”
院子里堆了不少木头和竹子,程颂猜是买卖没停。
“相公原是父亲的徒弟,他倒是手巧,除了木工,还会编些竹篓笸箩卖,赚得钱虽然不多,维持这个铺子倒也够了。”
“既然爹娘不想卖铺子,我二人就继续守着,每年农闲的时候全家人还会搬回来,学田那边毕竟算不得家。”
表姐的长相与母亲有几分相似,只是颧骨稍高,眼型略长,说起话来也爽利些。
程颂倒是记得舅父家有三个孩子,都比自己大。最大的表姐周青月今年二十岁,表哥周青山周青河应该是十七八。
他都不知道表姐什么时候成的亲,可见两家的关系有多冷淡。
不过为什么出了嫁的表姐会和表姐夫守着娘家,程颂没好意思问,弄清了情况把礼物留下,又和表姐买了些竹编的笸箩就离开了。
至于为什么买笸箩,一是因为程颂觉得自己竟然不知道舅父家困顿至此,连前些天买家具都没照顾亲人生意心里有些愧疚,想要补偿一下。二是这院子里成品最多的就是竹笸箩。
大的十文小的八文,程颂大小各要了十个,买少了他怕表姐不收钱,再多要也没有现货了。
这么多笸箩他和画砚也搬不了,表姐夫说下午用推车给他送去,顺便去看看爹娘。
“少爷,咱们买这么多笸箩做什么用啊?”
画砚听懂了程颂的用意,但笸箩又不能吃,灶房里有一两个足够了,去城门支个摊子倒卖吗?
“不卖,有用。”
买的时候是为了给表姐家添点儿生意,走了一会儿程颂已经琢磨出用途了。
他带着画砚去重买了一份礼,准备下午给舅父家送去。又去粮行和盐行加了运费让伙计送一百斤黄豆和五十斤细盐去学田。
画砚弄不清少爷要干嘛,只能提着点心跟着走。
买好东西回到佃农村已近午时,黎仁诚把要种辣椒的地都翻好了,程颂赶紧洗手揉面包包子。
包子是菘菜鸡蛋馅的,没有猪肉程颂就多放了油。上午腌的萝卜也可以吃了。
腌萝卜酸甜香辣,味道好得另外两人都快不认得芦菔了,想不到这最常见的菜蔬居然还能腌出这个味道。
本来画砚和黎仁诚都默默打算以后不食辣椒了,现在两个人都吃得不舍放筷子!
“陶釜中还蒸了几个馒头,我明早煮个粥,将馒头煎一煎,午饭黎兄和画砚就热这个包子,晚饭可等我散学后再做。”
看来自己暂时是放不下锅铲了,程颂挠头琢磨。
“少爷读书辛苦,明日起我会和黎秀才学着做一些,不能日日让少爷做饭。”
少爷做的包子是真香,但画砚还没馋到忘记程颂是来县学读书的,没听过哪家少爷读书还要自己做饭的。
这话听得程颂直想哭。吃着少爷做的包子你还能琢磨和黎秀才学做饭,就黎兄那只需撒盐的厨艺还用学?这孩子找师傅的眼光也是不求上进得很啊……
“颂弟每日操劳饭食确实不妥,不若也从佃户中寻一两个帮手。”
黎仁诚清楚自己的水平,也看出来程颂不打算在饮食上凑合,给了个比较可行的建议。
“对啊,再找个家政阿姨不就行了!”
程颂拍了下大腿,这么简单的办法还得靠黎兄建议。
“家政阿姨?”
黎仁诚和画砚同时看向程颂。
“呃,就是厨娘。不过厨娘一般是住在主家,咱们就找个每日能按时来帮忙做饭的人。从村里找挺好,近便。”
“厨艺也不要求多高。农户家中都不富裕,估计也就会烹煮一些常见食材,只要人像吴婶子那样干净利索就差不多。”
“我也可以简单教一教,保证咱们每日吃得干净卫生,营养均衡就行。”
干净卫生大概能理解。
“营养均衡是何意啊少爷?”
画砚举筷叉向第三个包子。
“营养就是每日饭食中的水谷精微,餐食最好有荤有素,食材种类尽量多一些,杂粮细粮搭配。这样饮食于身体有益。”
“有荤有素好,少爷烧得红烧肉好吃。”
画砚把少爷话中的重点记下了。
感谢看文,求收藏。
小剧场:
画砚:少爷,为何运河通了,舅老爷家的买卖就不好了?
程颂:因为水路运货快得多,装货也多,商人们就不爱走陆路了。
画砚:哦,那去西边有运河吗?
程颂:好像没有。
画砚:那西红柿怎么来的?
程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做饭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