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建房 ...
-
相看大获成功,有五对男女看对眼,其中就包括苏二狗与张倩、苏季彪与许嫣。
其他小子虽然没遇到合适的人,但对这种形式非常满意,既有趣又能接触更多人,他们决定以后每隔半个月就来摆摊,希望早点遇到喜欢的人。
成亲前彼此了解,婚后也不会有那么多争吵。
别说,靠着这法子,还真让村里的单身青年都找到了媳妇儿。
原来是青石巷连办五场婚礼,宾客言谈之间聊起此事,大伙儿便知道了庙会之事,再一打听,哟,这苏家村可了不得,虽然在乡下,但家家户户都是青砖瓦房,不比城里差。
还有那些嫁到苏家村的姑娘,面色红润、眼角含笑,一看日子就过得很舒心。
听说前日庙会又成了一对,摆摊的便只剩六人了,听到这,不少家中有女儿的都坐不住了,纷纷决定下次庙会定要去瞧瞧,要是看好了便早点下手,毕竟,好人家不好找。
通过庙会,苏家村后生都找到了娘子,才停止了摆摊,有不少犹豫的人家捶胸顿足,悔恨没早点下手,到嘴的女婿就这么飞了。
此后,不少扶风县未婚青年都有样学样,明摆摊实相看,倒让城隍庙的香火更旺盛了一些。
渐渐地,这便成了扶风县传统,有未婚子女的人家,总会在庙会时去逛逛,看能否遇到好人家。
赵林栖:“......”她这是...把后世的相亲市场苏出来了??
当然这是后话,此刻,相看成功的几户人家,正聚在一起商议婚事。
赵林栖率先道:“成亲,首先要有房子。”
苏修远点头赞同,的确,起房子的事必须排上日程,总不能让新人睡大通铺吧。
二狗娘接话:“还要商议聘礼、婚期、宴席。”
闻言,赵林栖建议道:“要不聘礼统一,婚期也定在同一天,来个集体婚礼如何?”不然后面一个月,苏家村啥也干不了,全办婚礼了。
大伙儿眼睛一亮,对呀,可以同一天迎亲,又热闹又省事,多好。
不过他们毕竟是男方,还是要征求女方的想法。
幸运的是,女方都很通情达理,知晓想法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集体婚礼,这可是扶风县头一份儿,又有面儿又热闹,还有县太爷参加,何乐而不为?
经过商议,苏家村把聘礼定为五两,在乡下,已然不少了,要知道码头扛大包的一日才一百个铜板。
对于聘礼,女方家也很满意,既要修新房,还能拿出这些聘礼,已经很有诚意了。
于是男女双方一碰面,直接定下了婚期——三月初九,宜嫁娶,乃一年中难得的黄道吉日。
而且那时正好房屋也建好了。
即将成亲的小子天天呲着牙傻乐,被人打趣了也不生气,就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再快点。
或许真是开窍了,他们时不时进城,给小姑娘送点小礼物,双方处得很不错。
就连直男如苏季彪,都偷偷摸摸用私房钱买了簪子给人送去。
爱情啊,果然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为了让小子们早日抱得美人归,赵林栖根据前世新农村设计了村布局图,中心设祠堂,祠堂前为广场,村民集会之地,村民房屋坐落在祠堂周围,设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主道,交汇处挖水井。
房屋外建围墙,设大门进出,主要起防护作用,村庄外围开垦农田,进行农业生产。
赵林栖的设想很好,奈何绘画实在抽象,最后还是和苏修远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才完成完整的舆图。
村民看见舆图,一个个都嚷着要开工,想早日住上新房。
苏修远眼带笑意,宣布了一个让村民更加兴奋的消息,此次建房所需由村里出资,每户建设七间青砖瓦房,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并且,家中有两子的,次子满十八后可分家建房。
果然,他话音刚落,村民便炸开了锅。
“什么?村里出钱建房子!!”
“还是七间大瓦房!这比以前的老房可好太多了。”
“而且,分家后小子们也可以建,这还说什么?分家!今晚就分家!!”
“对对对,今晚就分家,谁要不同意,就打断他的腿。”
“就是,不分家的就是二傻子。”
小子们:“......”本来还有点不舍,现在...分!!
村民讨论得热火朝天,苏修远提醒道:“先说好,苏家村的房屋不允许买卖,尤其不许卖给外村人。”
他刚说完,村民便保证道:“村长,您放心,我们又不傻,怎么可能把房子买了,这以后可就是祖宅,要一代代传下去的。”
“是啊村长,您不用担心。”
苏修远笑道:“那行,明日开始建房!!”
“二狗,你明早领人去把预定的青砖拉回来,苏榫,你带人划线挖地基,铁蛋,你......”
领到任务的大声答应,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因为材料都是现成的,所以新房建得很快,不过半月,一座座小院便拔地而起。
看着自己的家一点点变好,村民浑身都是劲,根本不用催,每日天不亮便往工地跑,天黑也不舍得离开,就一直看着,眼睛里都是欢喜和感动。
终于,三月初,所有房屋全部完工,就连屋后小菜园都开垦好,只等播种。
依山傍水、青砖黛瓦、青石板路......村民不由热泪盈眶,这是...苏家村!是...他们的家!!
房屋建好了,那么就要开始分房了。
每座小院都一样,按理来说不需要争吵,但是不!!
这两家有过节、这家喜欢住东边、这家喜欢住西边、这家......赵林栖和苏修远被吵得头疼,跟几百只鸭子一样。
就连小崽子都来凑热闹,一会儿喜欢这间,一会儿喜欢那间,没个消停。
最后,两人决定抽签吧,抽到那间就那间!
村民瞬间哑火,抽签??不过看着村长不容置疑的神色,好像...也不是不行。
不对,是必须行!
苏家村原有三十八户人,分家后增至五十三户。
苏修远带着人为小院标号,从南至北分别为一号院、二号院......五十三号院。
为了防止作弊,赵林栖当众准备了五十三张纸条,上面写着数字,写好后团成团放进木箱,每家人派一人上前抽签,抽到几号便是几号。
抽签后不许交换,不许吵闹,一切都是天意。
看看崭新的小院,再看看木箱,村民摩拳擦掌想要抽到喜欢的小院,甚至有小崽子为了抢抽签的机会哭闹不已。
“阿爹,我要抽签。”
“不行,我是大哥,应该我抽。”
“就不,你运气那么差,肯定抽不到好的。”
“你运气才差,一出门就踩到狗屎。”
“那更应该我抽了,那叫狗屎运。”
“我不......”
苏家,三小只也眼巴巴地看着赵林栖,眼里写满了渴望。
赵林栖大手一挥同意了,抽吧抽吧!她们家也分家了,她和相公跟着老大,三琥刚好能分到三座小院,三小只一人抽一个刚好。
对于小院位置,赵林栖和苏修远都不强求,顺其自然即可。
他们乐呵呵地看着三小只攥着小拳头,表情严肃,仿佛即将出征的将军,哈哈哈......真是太可爱了。
三小只责怪地看着不懂事的大人,希望他们正经点,故作大人的模样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终于,轮到他们了,同手同脚走到前头,小手抓出一个纸团,紧张地递给登记的人。
苏伯琥七号、苏仲寅十号、苏季彪三十二号。
三小只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抓得好不好,但是见阿爷阿奶鼓掌,他们就觉得好。
其实还真的不错,七号和十号邻近,二十二号靠近水井。
总之,大家都很满意。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三阿婆和麻姑了,抽签的时候,她们求神拜佛千万千万不要挨着,结果......一个八号院、一个九号院。
三阿婆/麻姑:“......”孽缘啊!!
赵林栖/苏修远:“......”这...以后的日子可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