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父母官 ...
-
“大人,城东的刘大山报案说他家的老母鸡丢了。”
“大人,城南的王三娘报案说她家丢了三十个铜板。”
“大人,城西的李桂花报案说有人在她家门口拉屎。”
“大人,城北......”
赵林栖几人刚跨进县衙,便听见一连串汇报声。
她嘴角抽搐,古代的县令都这么......接地气吗?原来这就是父母官!!
“大娘,报案在这边!”
捕头石磊正准备去逮捕犯人,便碰见几个满脸淳朴的村民手足无措、茫然四顾的模样,想起他老爹老娘第一次到县衙报案时的窘迫和恐慌,心酸瞬间涌上心头,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哎,不是,我们......”赵林栖刚想开口解释,就被急切的石捕头领进了一间闹哄哄的房间。
“什么?你家猪跑了??”
“对,被老黄家的牛拐跑的。”
“啊?牛拐拍了猪?”
“对,大人我给你说......”
赵林栖:“......”好炸裂,她怀疑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石捕头见怪不怪,嘴里快速嘱咐道:“大娘,县衙内不能乱跑,报案去那边排队就好。”
“我们......”
“捕头!”赵林栖的话又被打断了。
石捕头听见手下的呼喊,急忙给一个负责记录的人打了声招呼,便带着几个捕快走了,手上还操着?水火棍和?绳索、镣铐。
“我们...不是来报案的。”赵林栖终于把话说完,但那身影已渐行渐远,只隐约听见交谈声。
“快快快,兄弟们跟我走,别让那个龟孙跑了。”
“?捕头放心,小六盯着呢。”
赵林栖伸出的手僵了半晌,最后尴尬放下,摸摸鼻子。
她想着要不要先离开,等晚些时候再来接人,结果刚抬脚就被一个身穿灰色棉衣的大娘扯到了自己身前,大娘热情道:“大妹子,你站我前边,不然得排好久。”
“我家灌的香肠丢了,那可都是肉,给我心疼坏了,昨日我来报案人太多没排上,今日早早便来了。”
“我看你面善,你就站我前面,别人问你就说是我妹子。”
“诶,对了,大妹子你家是丢了啥呀?”
“我......”不是来报案的。
“对了,那边两个后生是你儿子吗?长得真结实,成亲了吗?我家有一个闺女......”
赵林栖的话又被打断了,她......这临川州的人都这么热情的吗?
“我不是......”
“大妹子,我给你说......”她又又又一次被打断,行吧,她闭嘴。
就这么一会儿,她已经知道大娘姓李,家住城北青石巷,有两儿一女,两儿子成亲给她添了五个孙子,现在还剩下待字闺中的小闺女,今年年方十八,正在相看人家。
最后不知怎么地,赵林栖稀里糊涂地答应了李大娘年后让村里小子和她闺女相看,并且还约定了时间地点。
赵林栖:“......”感觉脑子嗡嗡的。
“阿娘,咱家的香肠找到了,是阿爹打赌输给隔壁老王家了。”一个年轻男人着急忙慌找到李大娘。
“什么?那个败家的老东西,看我不打断他的腿。”李大娘气急败坏道。
走到门口她突然回头对赵林栖道:“大妹子,别忘了咱两定好的事啊,一定要来,你们村里的单身后生都来,我到时候把我们那巷子未出门的姑娘都叫上,让他们互相相看,看对眼了再商量婚事,不兴盲婚哑嫁。”
赵林栖:我是谁?我再哪儿?我在干什么?
“大娘,你报案是因为?”询问的声音唤醒了懵逼的赵林栖,“啊?我不是来报案的。”
“嗯?赵婶!!您怎么来了?”埋头书写的苏停云听见熟悉的声音猛然抬头,复又皱眉,焦急道:“赵婶,是村里发生什么事了吗?”不然怎么会来报案??
“没事没事,我不是来报案的。”赵林栖见苏停云着急的模样,连忙解释了一番。
“没事就好。”苏停云放下心,看着排队的人群道:“赵婶,我先带你们去后院,这边估计还有得忙。”
最近年关将近,小偷小摸比较多,报案的人数激增,他们每日都忙得昏天黑地,只睡两三个时辰,眼下青黑,精神萎靡。
因为他识字,便被安排了记录报案信息的活计,每日睁眼就是写,手都快抽筋了,村里同来的人也被安排出去巡捕了,据说每日回来时脚都是肿的。
“不用,你先忙,我们还要去买些年货,晚些时候再来寻你们。”赵林栖拒绝道。
“苏先生,您快来,我不识字啊。”小伙快哭了。
“苏先生!”
听见同僚的呼喊,苏停云只得匆匆交代了两句,便又投入忙碌中。
“慢慢说,大爷您姓什名谁?家住何处?丢了什么?”
“大娘,您是......?”
赵林栖踏出衙门,心有余悸地扫了一眼身后忙碌的人,仿佛看见了前世身为牛马的自己,嗯快走快走。
“走走走,我们快去买年货。”
“对对对,快走快走。”小子们也被吓到了,原先他们还羡慕跟着柳大哥的人,县令的手下,多威风呀,现在嘛,溜了溜了。
到西市时他们还遇到了石捕头,他们正押解着一个贼眉鼠眼的男人。
男人挣扎扭动着被捆得严严实实的身体,气急败坏叫嚷道:“冤枉啊,我就是看看,又没干啥,你们不能抓我。”
“你们仗势欺人,我要......我要告你们!”
“偷看人姑娘洗澡你还有理了?去跟县太爷喊冤吧。”石捕头踹了他一脚,没好气道。
“啊!救命啊,杀人啦!!”
“当官的欺负老百姓了!”
“大伙儿快来啊!”
男人鬼哭狼嚎,引来众多百姓围观,指指点点,见状他嚎得更起劲了。
石捕头忍无可忍,喝退人群,随手操起旁边买肉的抹布塞他嘴里,世界终于安静了。
“快走!不然等着吃板子吧你。”
男人被推搡着走远了,集市又嘈杂起来,赵林栖几人看了一场热闹,听着旁边的叫卖声,才意犹未尽地开始买买买。
“大爷,你这木炭怎么买的?”赵林栖拿起一块木炭询问道。
他们看了几家卖木炭的摊位,就老者家的木炭最好,质地坚硬多孔,敲击时还有清脆声响。
老大爷黑红的脸堆起笑容,小心翼翼道:“两文钱一斤。”见赵林栖皱眉,他赶忙解释道:“客官,这些木炭都是用好木材煅烧的,结实耐烧,比寻常木炭好一倍不止。”
“虽然价格贵了些,但是肯定亏不了。”大爷信誓旦旦,就因为他们村的木炭贵半文钱,这几日都还没开张,好不容易碰上一个顾客,他生怕又被价格吓走了。
见赵林栖不语,大爷狠了狠心,开口道:“你们要是买得多,两百斤少五十个文。”实在没办法,他们村今年就指望这些木炭卖肉过年,村里的娃娃半年没碰荤腥了。
“不用。”赵林栖拒绝道,她刚刚只是在思考需要多少斤。
大爷却以为她对价格还不满意,正准备咬牙再降低点,就被接下来的话砸晕了。
赵林栖爽快道:“这些木炭很好,就两文钱一斤吧,你们有多少?我需要的量有点大。”
大爷瞪大眼睛,半晌才结巴道:“我...我这边有...有...五百斤,还...还有人在其他摊位,大...大概一千斤,够...够吗?”
赵林栖摇头:“不够,我要一万斤。”一间木屋每日至少需要五十斤木炭,四间木屋就是两百斤,还要做饭、烧热水,少了不够。
他们村现在不差这点木炭钱,没必要扣扣搜搜。
一...一万斤!!!
大爷差点怀疑他耳聋了,见儿子点头他才相信真的有人要买一万斤木炭。
他搓着手激动道:“有,我们村有五万斤木炭,从村里到县城只要两个时辰,我现在就派人去拉炭。”两文钱一斤,一万斤就是二十两银子,有了这些钱,今年他们村可以过个好年了。
“客...客官,你们确定要这么多吗?”
赵林栖点头:“对,就要一万斤。”说着她递过去五两定金。
大爷在棉衣上使劲擦掉手上的炭灰,小心接过银子咬了咬确认没问题,然后吩咐儿子赶紧去通知村里人运木炭。
知晓大爷所在的村子和苏家村在一个方向,赵林栖嘱咐他不用运到县城,直接在他们回村的路上等着就行。
大爷激动地连连道好,目送他们离开。
附近的摊贩看见如此豪爽的顾客,纷纷热情招呼。
“客官,新鲜的猪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客官,刚出炉的点心。”
“客官......”
赵林栖:买!
除了这些,他们还买了油盐酱醋、笔墨纸砚、红纸......每个人身上都挂满了东西,购物使人疯狂。
直到天色渐晚他们才来到县衙。
“赵婶,这里!停云哥他们在收拾行李,马上就出来了。”苏林看见他们,老远便挥手喊道。
“小林子,你小子行啊,穿上这身行头还挺像那么回事!”
“嘿嘿,狗哥,好久不见。”
“是呀,回村后衣服借哥哥穿穿,让我也过过瘾。”
“那肯定可以呀,嘿嘿。”
“好小子,来来来,给兄弟们讲讲当捕快的感受。”
“狗哥,别提了,这些日子尽干些追鸡撵狗的事,不是东家鸡丢了,就是西家狗跑了,腿都跑断了。”
“哈哈哈哈哈......”
“还有我给你们说......”
“赵婶!”柳承续和村里小子每人背着一个包袱走出县衙。
“承续、停云、小六......”赵林栖一一招呼。
看着一溜儿大小伙,她心疼道:“瘦了瘦了,回村一定要给你们好好补补。”
“哈哈哈......停云哥,你输了,三个铜板。”小六兴奋道。
赵林栖:??什么三个铜板??
苏小六呲着大牙乐道:“我们打赌,赵婶见到我们第一句话肯定是瘦了哈哈,赵婶,等会请您吃肉包啊,可好吃了。”
赵林栖:“......”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