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邪阵 ...
-
“这……”青虬跟其他在场的同族面面相觑,而后,俱在对方眼底看到了惊疑之色。
“你……”青虬指向一个蛟人:“你不是上个月才说你修为又提升了吗?”
被指到的妖修老脸一红,“我,我那是因为太久没精进了,怕君上对我失望,才随便一说。”
“……”
“那你呢?”青虬又指一人,“你说近期十分有感悟,或许不日便可悟道突破,现在如何?”
那人也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还是那样吧,修炼这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说个明白的。”
青虬一阵心塞,又看向在座一位资历最老的同族——蛟族大长老。
“文长老,君上冲劫前,你曾说自己或许再过百年,也可冲劫一试,这话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这……”文长老一脸为难:“百年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好,我也就算个美好愿景罢了,勉励勉励自己,哈哈。”
青虬:“……”
众人:“……”
沈绫强忍着笑意。
在座的几个妖修面子上挂不住,回过神来,质问青虬:“不说我们,你作为君上座下第一人,修为长进又如何呢?”
眼看众目烁烁,全都扫了过来,青虬就算想换个话题也揭不过去,抿抿唇道:“近来确实……略有瓶颈。”
众人大松一口气。还好还好,丢脸的又不是只有自己一个,这不,连青虬都是如此,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沈绫失笑,谢凛也摇了摇头。
玄溟心中如何复杂不提,他金眸转向沈绫:“沈道友如何得知大泽灵力出了问题?”
沈绫含糊道:“我所修之道与你们不同,略有感应罢了。”
玄溟追问:“可是因青虬所说,大泽妖修过多,消耗过大?”
沈绫摇头:“我不这样认为,修士吐纳天地灵气,如同江河奔流入海,看似消耗,实则流转。”他用手指在空中轻轻划出一个圈:“灵力从天地间汲取,经修士炼化运用,最终又重归天地,即便有所损耗,不过九牛一毛。”
他展颜一笑:“若说修士多了就会耗尽灵气,那这千万年来,天地间的灵力早该枯竭了。此事背后,定有其他缘由。”
玄溟轻叹了一口气,“枉我活了上千年,还不如一个小辈见识通透,真乃后生可畏。”
众人接受了大泽灵力越发贫瘠的事实之后,就开始思索原因,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来讨论去,终于有一个理由逐渐占据了上风——
虽说如今人修与妖修表面相安无事,但毕竟种族有别,大泽本是天地孕育的洞天福地,灵气充盈,千百年来一直被蛟族为首的妖修占据,人修暗地里心有不甘也在所难免。
“依我看,大泽灵力枯竭绝非偶然,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有人蓄意报复。”文长老捻着蛟须,十分笃定道:“定是某位精通符阵之人,在我大泽暗中布下阴邪阵法,将灵力源源不断地抽往他处,这等手段,也并非实现不了。”
蛟族内部讨论的热火朝天,全然忘了旁边正有两个“人修”在场。
沈绫:“……”
好吧,看样子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了。
沈绫心想,虽说这个猜测带了很强的倾向性,倒也不是没可能。
玄溟被他们吵的头痛,拍板道:“是或不是,一验便知。”
当天,蛟族便派人去符灵山请人。符灵山是当世符修第一大宗,只要让他们派个有实力的符修,在大泽各处检视一遍,就会有答案。
其实这事本也不复杂,只是他们互相碍于面子,不肯吐露修为情况,才一直没发现,倒让沈绫一个外人先看出端倪。
来的也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老熟人,苏星悬。
苏星悬见到沈绫二人,也十分惊喜,悄悄跟沈绫吐槽道:“还以为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有你们在,我可放心多了!”
沈绫心道你没想错,确实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几人当下决定从寒渊着手。寒渊乃蛟族圣地,也是大泽灵力最充盈之处,从此地入手,以小窥大,最好不过。
青虬带着几人来到寒渊,寒渊其实是一个极大极深的水潭,被整圈的山丘环绕其中,终年寒气森森,故得此名。
渊水本是湛蓝色,但因为太深的缘故,看上去呈墨蓝色,就像一只幽暗的眼睛,望之令人生怵。
此处既是蛟族的圣地,也是禁地,除了蛟君和几个长老,很少有人能进来此处,因为守卫十分森严,杜绝一切闲杂人等入内。
当然,手持蛟君信物的青虬自然不在此范围,他带着几人一路畅行,来到寒渊边上。
潭水出奇地平静,连一丝涟漪都没有,就像一面被精心打磨过的黑曜石镜面。
沈绫弯下腰,用指尖触了触水面,顿时,一股刺骨的寒意就顺着指尖窜了上来,他皱皱眉,立时把手指收回,即便如此,他指腹上都已凝了一层薄霜。
“沈道友可要小心了。”青虬笑道:“寒渊极寒,寻常人根本耐受不了,也就只有君上和几位长老能化作蛟身,畅游其中。”
其实,这也是寒渊封禁的其中一个原因,之前便有不少妖修贪图寒渊灵气偷偷溜进来,结果可想而知。
沈绫擦干指尖的寒霜,对青虬道:“潭水确实称得上灵力充盈,但被称作贵族圣地的话,我猜——它原本应不止于此。”
青虬一愣。
苏星悬从袖中甩出三张符箓,“我来试试。”说着将符纸甩出,符篆入水即化,化作三条银鱼,摇头摆尾潜入深渊。
几人盯着这几条鱼,银鱼游动时拖曳出一条细碎的光痕,映得水下光影斑驳,只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
青虬疑问:“这……”
苏星悬把一根手指竖在嘴边,“嘘”了一声:“不急。”
片刻后,对岸远处,银光重新出现,一闪而过。
“有意思。”苏星悬盯着水面,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灵力确实在流动,但不是自然逸散,确实有人做了手脚——但此地又没有阵法痕迹,这确实有趣。”
青虬闻言,眉头锁的更紧。
之前的猜测被证实,他一点也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反觉十分愤怒。他抱臂而立,冷声道:“可查的出灵力被抽往何处?”
苏星悬站起身,拍了拍衣摆道:“不是抽,而是引。”
“引?”
“没错。”他转向众人:“抽,可能是利用某种邪器或阵法将此地灵力抽出,再作他用。而此地,则是被干预了灵脉走向,灵力被引至他处,灵脉本身并未枯竭。”
青虬抿抿唇:“既然如此,又该如何查起?”
苏星悬摇摇头:“那就只能从灵脉本身查起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罗盘,罗盘表面刻满了繁复的符文,中央嵌着一颗水蓝色的晶石,晶石内似有液体流动,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这是‘溯灵盘’。”他晃了晃罗盘:“从墨辰那儿顺来的,能追踪灵脉走向。”
几人都知道他跟墨辰关系好,与一个器修,尤其是厉害的器修交好,放在修真界也是件人人羡慕的事了。
苏星悬笑眯眯道:“不过——”他拖长了音调,“这罗盘需要一点‘引子’。”
“什么引子?”青虬问。
“与大泽灵脉相关的东西。”苏星悬耸耸肩:“越纯粹越好。”
众人沉思,灵脉无形无质,能与什么相关?
青虬灵光一闪:“我族之祖诞于寒渊,由大泽灵脉孕育而成,这算不算相关?”
苏星悬眼前一亮:“算!怎么不算。”
青虬得了肯定,放下心来:“君上是我族血脉最纯正的,或许可以取一滴他的精血作为引子。”
苏星悬拍掌道:“再好不过!”
众人松了一口气,于是青虬便离去取血,等他再回来时,手中捧着一枚晶莹的玉瓶,瓶内一滴淡金色的血珠。
他将玉瓶递给苏星悬,苏星悬接过,小心翼翼地将血滴在罗盘中央的晶石上。
血滴触及晶石的刹那,罗盘猛地一震,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定格在东南方向。
“东南?”沈绫微微偏头,目光投向远处,“那边有什么?”
青虬:“东南方门派众多,玄音阁、丹霞谷、青霄派……还有一个邪修聚集的地方,叫烬花门。”他顿了顿,面无表情道:“符灵山也在东南方向。”
苏星悬:“……”
青虬打趣道:“不会就是你们符灵山搞的鬼吧?贼喊捉贼?”
苏星悬嘴角一抽:“当然不是!”
沈绫被逗笑了,谢凛道:“先追查灵力去向。”
众人点点头,沿着灵脉流向,一路向东南方行进。
渐渐地,寒渊的寒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沼泽地带特有的湿冷。大泽境内水域十分多,而且纵横交错,雾气弥漫。
走了许久,苏星悬摆摆手,停下脚步:“就是这里。”他道:“灵脉在此处被改道了,这附近应当能找到改变灵力走向的东西。”
几人对视一眼,环顾四周,周围景象与一路走来时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泥沼茫茫,也就只有远处一座孤零零的小岛,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沈绫提议:“走,上去瞧瞧。”
也只好如此,四人轻松登上小岛,岛上十分荒芜,杂草丛生,但有一棵参天古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与周围荒凉的景象格格不入。
“就是这里了。”苏星悬绕着树干转了一圈,蹲下身来,拨开树根旁的泥土,往下挖去。
“果然。”他轻笑一声,从土中挖出一枚巴掌大小的黑色令牌。
令牌是石头做的,表面刻着一条蛇纹,纹路极细,收尾相衔。
青虬看了一眼,怒道:“蛇族所为?”
“非也。”苏星悬盯着令牌,眉头微蹙:“这个图纹……有点眼熟,我似乎见过。”
他努力回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最终只能遗憾地摇摇头:“我只能确定,这不是蛇族图腾,而是一种秘术。”
他翻过令牌,指尖摩挲着纹路:“不出所料的话,在灵力引向之地,还有一块同样的令牌。”
既然有了发现,众人也不再多停留。青虬将此事禀告了玄溟,得知灵力一事确为人所操纵,玄溟亦十分震怒,派了不少人去东南方细查,下令势必要找出另一枚令牌,查明真相。
如此一来,必然要耗费许多时日。
小岛上的阵眼已经破坏,对方的计划算是落空了,但谁也不能保证对方没有后手,因此出于保险起见,玄溟请求苏星悬暂且留在大泽,帮大泽布一个庞大的锁灵阵。
当然也不是白帮忙,除了蛟族本身,大泽的其他妖兽族群,像是蛇族、龟族、鹤族等,听闻此事,愤怒之余,也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此事,派人带来了厚礼,只求锁灵阵能把自家地盘也囊括其中。
苏星悬笑眯眯地全部接纳了,收礼收到手软,跟沈绫得意道:“看吧,功夫不负有心人,苦差变肥差!”
沈绫哭笑不得。
而蛟族自然更不会亏待沈绫。
且不说那件蕴灵袍十分贴合蛟君身形,让他分外满意。单是沈绫第一个发现大泽灵力异常,点破这个困扰各族多时的症结,就已是莫大的功劳了。
因为这不仅帮玄溟找出了化龙失败的症结,让他不会重蹈覆辙,也让大泽无数妖修免于蹉跎修为。
青虬亲自捧着谢礼来时,语气中带着少有的敬重:“沈道友慧眼如炬,此恩蛟族定然铭记于心。君上说本该亲自道谢,但他有伤在身,不便出行,便托我代为传达。这小小赠礼,还请收下,不要嫌弃。”
沈绫摆摆手:“不必。”
但青虬十分坚持,定要让他收下才罢休,他话说的谦逊,蛟君送来的,可真不是什么小小赠礼,除了一整匹的水月绡,还有一颗玄水珠,一只寒玉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