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两年未见,毫无疑问,何春与村人,尤其是姐姐一家关系更为疏远了。他也不愿意,回到那个,早已经没了自己房间的家。

      于是,在村长与族老的商议下,又征询了何如、何春姐弟两个的意见后,这场束发礼,便办的越发简陋。

      只有族长夫郎的英姨父,在祠堂为何春完礼、族里几位长辈旁观罢了。没有庆宴、更没有其他宾客,当然也没收到什么礼物——乡民赴宴送的菜蔬、精粮、布匹什么的,何春不需要,也带不走,就干脆都没收。

      至于字?何春得到的,是何福妞这位蒙师为他取得荣生二字,意为春阳抚照、万物滋荣、大地生机勃勃。是期待何春有朝一日能够像太阳那样,照耀村庄、使村庄更为繁荣,也有预祝何春科举顺利的意思。

      很快,束发礼便结束了。来观礼的众人都离开了,姐姐、姐夫在何春表示待会儿连夜离开,不回家后暂住后,也愤愤走了。祠堂里,便只剩下有话要交代的村长。

      何鑫没有急着说什么,而是先给几位祖灵各自上了柱香,才幽幽叹了口气,说:“春小子啊,你夫子何福妞三年前去参加了院试,却没能拿到参加乡试的资格,只堪堪保住了秀才的功名。

      不过,纵然如此,她却也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村长没有说消息是什么,而是转而道:“你看,如今我何氏祠堂内,已经有了七个祖灵牌位,可庇佑我们何家村方圆五里之地,不受邪祟侵害。

      这本是好事,但是春小子你知道吗,短短三年的时间,祠堂内供奉的祖灵,不算新增加的两位祖灵,就已经换了三位。而被换下的三位祖灵,若非城隍的庇佑,只能魂飞魄散,哪里还能转世呢?”

      何春心里不是没有触动,但他更疑惑村长的意图,故而没有接话,而是静静等着村长继续。

      何鑫见此,无奈又宽容的笑了笑,没有计较,果真继续说了下去:“你福夫子从同窗那里得知,当今世上六个国家,都有修行之法,习之可使人族无惧于妖魔鬼怪,能与之力敌!

      而我朝,有三种修行之法,一是六国通用的死后成神之法,也就是城隍、土地那一套;二是统合了前朝武学、御鬼、巫祝、神打等形成的修行之法:军武之法。顾名思义,可谓是专供行伍之人所学;三是浩然正气也叫文气,也就是读书人的修行之法。

      三种修行之法,建国后已经由皇室推行天下。但条件所限,能够修行的,不是高门大户,就是当官的,再不济也是有功名或是在军中立过功的人,才能学到。

      你福夫子便有幸,在院试后,被当时的学政大人,赐予了一缕文气,得了文气修行之法。只可惜,福夫子心念村中孩童,没有接受县尊大人的招揽,入县衙为吏。”说到这儿,何鑫颇为惋惜的叹了口气。

      不过,倒也没什么,虽然少了官面上的些许便利,但族中孩童却能被打下更好的基础,也算是有得必有失吧。

      想到这里,何鑫不再叹惋,转而道:“我从你福夫子那里打听到,你如今虽已通过岁试成为生员,但只有通过科试也就是院试,得赐文气后才算是真真正正的秀才。可入读府学、免十亩田地的赋税、一人徭役、可为蒙童作保等等。

      待你将文气凝聚成文种后,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这段时间根据人的天赋、悟性、修行资源,少则数月多则三五年!至少,你福夫子至今也未能做到。”

      听到这里,何春的脸色终于变了:他这三年省吃俭用,靠抄书攒下了十多两银子。本是算好,这笔钱足够自己考完院试和乡试的,但村长这么说,岂不是今年的乡试,自己注定不能参加?

      但随即他又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镇定道:“我有把握通过院试,受赐文气、拿到入读府学的资格。但七月院试、八月肯定来不及参加乡试了。所以我至少要在府城生活三年以上。”

      话到这里,何春没有再说什么,但村长岂能不知他的意思?了然的接道:“燕丫头的牌位,族里不能给你。毕竟,你姐姐才是燕丫头的继承人,而你对如丫头而言,只是个迟早都会嫁出去或分家的外人。

      但是,我可以提前为你办好分家文书,让你不受如丫头的桎梏,可自由决定你自己的婚事。”

      哪怕如今村里孤儿大多已经长大、成婚,村里不再需要供养孤儿,但村里如今的日子却依旧寒酸、清苦。何家村,哪怕是全村供养何春一个人,也无法供他在府城生活至少三年!

      但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十五岁的秀才,其本身,就是一个最有价值的商品!有的是富商愿意资助这样的读书人,与其联姻,以求秀才高中之后的回报。

      到了现在,何鑫并不担心春小子的天赋,她坚定认为,只要有人供养,凭春小子的读书天分,高中只是时间问题。而接受联姻,就是名正言顺获得别人资助的最佳捷径!

      所以,何鑫才会提前与族老们商定与春小子如丫头分家的事儿,甚至早早去县衙里办好了分家文书,单独为春小子准备好了确认其出身来历、允许其自立一支的族谱名册。

      此时,她从一旁的供案上,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族谱名册、分家文书、户籍、路引后,将其递给春小子。

      “我知你不愿接受钱财,也不想再遵循以女为尊、女娶男嫁的规矩,而是想建立一个以男为主的家族。所以,我将本该给你的资助,换成了这本,已经提前在祖灵前供奉了三个月的族谱名册。”

      何春心神大震,他愣愣接过,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拿到的,自立一支的凭证:族谱名册。

      树有根、水有源,人生在世自有根源,没有谁是凭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而这本族谱名册,既是他日后自立门户的凭证,也是他根源由来,血脉所传。

      有了这本家所给出的族谱名册,何春才可以真正的摆脱掉何氏,建立属于自己的家族。

      当然,这并不是说两者日后就没关系了,而是说何氏日后无法干涉他的家事、族事。而且日后何春犯罪,哪怕是诛九族、夷三族的大罪,也不会牵连到何氏。同样的,何氏也连累不到他。

      户籍、路引没什么好说的,前者是何春科举、成婚所必备的身份证明;后者是路上穿城过镇时所用,必要时,还可以用路引借住官驿。

      所以,何鑫只是略点了点分家文书,说:“这份分家文书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你家家底什么样,你自己知道,想来你也看不上。所以我没为你争取什么,只让如丫头写了份文书,在官府备案,证明你有独立户籍的资格,可以自立一支罢了。”

      已然平静下来的何春,一一接过族长为自己准备的四份东西,对村长深深的鞠了一弓,又恭恭敬敬的对母亲牌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后,才站起身。

      他深深看了眼族长,将四份文书放进角落里的书箱后,背起书箱头也不回的离开祠堂、何家村!

      在他身后,早就离开的族老、何如她们,不知何时又悄然出现在村口,安静的目送他离去。

      ……

      有两年前赶考的经验,这次何春提前了三天,赶到了昭明府府城:通幽城。

      通幽二字本意既有与鬼神交通的意思,也有通往幽深僻静之地的弯曲小路的意思。作为城名,却有着别样含义。

      不过此刻,何春可没心思赞叹城名,排队进入府城后的第一时间,便在城门口租了辆马车,希望能赶在府衙下值前,办完报名的流程。

      路上,他只犹豫了下,便关紧马车的门窗,换上自己最后一件干净衣服,也就是特意留到这时候穿的,县学发的学子服。

      换好衣服,何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书箱,将童生文书、县学发的生员凭证、户籍、路引等拿出来放在最上面,又将脏衣服叠好放进去。

      车夫停好马车,畏惧的看了眼府衙进进出出的人,低声道:“客人,到地方了。”何春没有犹豫,重新背起书箱,付了车钱,走进府衙。

      他轻车熟路的,进了府衙礼房,递上自己的各种文书、一两银子的报名费。一旁的画师为他画了张小像,贴在小吏开出了报考许可凭条上,这就算报名成功了。

      离开府衙,何春背着书箱,想着手里剩下的八两多银子,犹豫着是先去寻个活计,还是先去寻个住的地方。

      心里尚在犹豫,但脚却下意识的顺着曾经走过的路,到了两年前曾经呆过的书肆:尚同书肆。

      许是临近院试的原因,书肆里看书的男男女女多是身着学子服的赴考之人。其中,不乏何春这样背着书箱,一看就是刚进城尚未安顿的学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