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贪小利襄阳遭围堵 ...

  •   前面说到黄蓉因见丐帮梁长老力救耶律和,为平息丐帮两派纷争,荣立大功,央求郭靖传授三招“降龙十八掌”给他,作为奖赏,郭靖欣然答应。且说郭靖这几日教导梁长老三招“降龙十八掌”,黄蓉又劝她少插手襄阳城的防务,加上边城晏闭,蒙宋暂时通好,便很少登城巡视。
      郭襄自行在书房钻研武功,武三通督促大小武练习一阳指武功。泗水渔隐在弄璋庆典结束后,告辞而去。书生朱子柳见众人均有事忙,自己闲聊无事,念及同门情谊,在送别泗水渔隐到十里长亭时,竟依依不舍,索性随他同赴万花谷拜见一灯大师。
      一灯大师清心寡欲,两鬓斑白,犹自精神健硕,见徒儿到来,颇感安慰,淡淡地说道:
      “岁月如梭,你我俱已垂垂老矣。为师只愿与故友终老山林,而你正值壮年,当去襄阳助郭靖夫妇守城,方不负这一身绝艺。”
      说完,又好言劝慰,将朱子柳劝回襄阳。
      朱子柳在一灯大师还是大理国的国君时,曾是大理国的丞相。后跟着一灯大师出家,带发修行,其实也并没有心思去钻研佛理,只是去保护一灯大师而已。他酷爱书法,喜诗词歌赋,将书法融入武功之中,性如闲云野鹤,唯师尊之命是从,今见师尊让他去襄阳,不敢稍作迟疑,又马不停蹄地赶回襄阳。
      郭靖见朱子柳回转襄阳,大喜,与黄蓉、武三通又在郭府设家宴招待他,为他接风洗尘。
      黄蓉与朱子柳相遇,总喜欢和他斗嘴,年龄大了也不例外,见到朱子柳,说道:
      “朱师兄穷研诗词歌赋,精习书法碑帖,怎么这几日歪诗不见作一首,书法不见写一幅,是不是变得疏懒了?”
      朱子柳摇首道:
      “作诗需趁兴,挥毫要择器。岂能勉强?”
      黄蓉眼波一转,笑道:
      “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莫不是朱师兄没有喝够酒罢?来,蓉儿敬师兄一杯。”
      朱子柳接过,一饮而尽,说道:
      “谢谢黄师妹。”
      黄蓉见朱子柳豪饮,自己与他斗酒,肯定会吃亏,于是示意郭靖和武三通向朱子柳敬酒。郭靖会意,拿出一个海碗来,满满地斟上酒,说道:
      “来来来,我和朱师兄喝一碗。”
      朱子柳见状,连连摆手,道:
      “别听黄师妹的胡说,李白是诗仙,诗仙海量,喝酒一斗,自然会诗兴大发,我等凡夫俗子,喝酒一斗,只怕要出丑了。”
      黄蓉笑道:
      “明天我叫家里的二丫头小东邪来跟朱师兄学习书法,你们俩一老一少,一唱一和,又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想来应该是相得益彰。”
      朱子柳摇首道:
      “郭二小姐名满江湖,小小年纪,识见非凡,朱某久仰大名。老顽童都给她玩得黔驴技穷,朱某更加没有甚么能耐,可以让郭二小姐学了。”
      武三通道:
      “师兄前去万花谷,师尊可安好?”
      这也是郭靖和黄蓉想问的,见武三通相询,无不倾耳相闻。
      朱子柳道:
      “师尊龙体犹然康健,每天和黄岛主谈禅,颇为惬意,渔隐师弟陪侍旁边,犹觉多余。老顽童仍然在玩着自己的蜂儿,瑛姑也是在豢养着貂儿,各人都有自己的事做。”
      黄蓉听说父亲每日与一灯大师在一起,见父亲晚年不寂寞,心里也就放了下来,笑道:
      “还是周大哥清闲,我看一个人老不老,关键还看他的心态,像周大哥这种永远童心未泯的圣人,再活一百岁,也不成问题了。”
      朱子柳颔首道:
      “是啊,不仅老顽童,尊师和黄岛主趣味相投,傲啸山林,却也是世外高人呢。”
      黄蓉望了郭靖一眼,说道:
      “我辈忙于俗务,再也没有余暇去享受自然美景了,想杨过和小龙女,神仙美眷,何等逍遥自在,我等只能是劳碌命了,连桃花岛都很久没有回去看一转啦。”
      郭靖不禁默然,心里充满了愧疚。
      朱子柳道:
      “其实也未必,归隐山林,固然可以与世无争,终老天命。然贤伉俪为国为民,坚守襄阳,让蒙古人闻风丧胆,大宋子民交口称颂,身后流芳千古,这也正是大丈夫所追求的极致啊。”
      武三通道:
      “师兄说得极是,贤伉俪忠心为民,即使是朱师兄闲云野鹤,仍然放下云游四海的闲情逸致,前来相助。我们在一起干一番大事业来,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了。”
      谈笑间,朱子柳忽正色道:
      “今日我回转襄阳,见襄樊城外置榷场,东南的鹿门山上修筑有土墙,内建堡垒,似是蒙古人在里面活动,不知甚么缘故。”
      郭靖不以为意:
      “齐儿也接到丐帮子弟来报,听说是蒙宋互市,为了防止盗贼、保护货物而设。汉蒙两族世世代代友好,正是我辈所愿啊。”
      黄蓉闻言色变,道:
      “我怎么不知道?”
      郭靖笑道:
      “你天天往芙儿房里转,照顾外孙,哪还顾得上这些啊?”
      黄蓉道:
      “蒙古人修建这些城堡,居心叵测,恐怕不是防止盗贼、保护货物这么简单!”
      朱子柳道:
      “我也有所怀疑,觉得有乖常理。”
      郭靖笑道:
      “蓉儿和朱师兄多疑了,修筑城堡,正是长久经商的打算啊,蒙古人攻城略地,岂能如此拖泥带水?”
      黄蓉白了郭靖一眼,道:
      “你以为世上所有的人都如你这般菩萨心肠,再过几天你就知道他们的厉害了。还是让齐儿派丐帮子弟到襄樊四围去查访看看为妙。”
      郭靖只是不信,黄蓉让侍奉在厅外的丫鬟去请姑爷来。不一会儿,耶律齐来到厅里,拜见四位长辈。
      黄蓉道:
      “齐儿,速派丐帮子弟往襄樊城四周查看,看蒙古人修筑了几处堡垒?”
      耶律齐领命而去。
      还不到一盏茶工夫,丐帮弟子回报,近日蒙古人不仅在襄樊东南的鹿门山修筑土墙,蒙将阿朮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又在南面的岘山、虎头山筑城,连接诸堡。粗略算来,蒙古人在襄樊周围修筑城堡有十余处。
      黄蓉一听,跌足长叹:
      “苦也,苦也,一个月不到,竟发生如此大的变故。”
      郭靖只是微笑,道:
      “蒙古人不敢入住襄阳城,在城外修筑城堡,不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黄蓉跌足长叹道:
      “靖哥哥仍然还瞒在鼓里啊,阿朮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目的是想切断了援襄宋军之路。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完全切断了襄阳与西北、东南的联系。蒙古人已在襄樊四面筑城连堡,形成合围之势。苦也!一月之间,竟让蒙古人布下天罗地网!”
      郭靖素来知道黄蓉足智多谋,这回见她如此着急,也觉得事态严重,便握紧拳头,说道:
      “不想蒙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这就去襄阳城制置使府上看看,让吕将军派人去把这些城堡拆毁。”
      黄蓉道: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正是:十年磨剑藏锋刃,一夕围城困蛟龙。欲知蒙古人修筑城堡究竟意欲何为,请看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