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郭靖布局小试锋芒 ...

  •   暮色四合,襄阳城中灯火通明。郭府内张灯结彩,丫鬟仆从来回穿梭,端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肴。今日房州一战,郭破虏初战告捷,虽未大破敌军,却也挫了蒙古先锋的锐气。郭靖心中稍慰,特意设宴,一来为儿子庆功,二来请诸位前辈高人共商守城大计。
      待得郭破虏参加完襄阳制置使吕文焕的庆功宴后,已过戌时,郭府的庆功宴才开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郭靖起身,抱拳一揖,环视众人道:“今日蒙诸位前辈赏光,靖儿不胜感激。房州小胜,不过是侥幸,蒙古大军仍在城外虎视眈眈。襄阳存亡,在此一举,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黄蓉微微一笑,轻拍手掌,两名丐帮弟子立刻抬上一幅巨大的襄阳地形图,悬挂在厅堂正中。图上城池、山川、河流标注得极为详尽,连蒙古大营的方位也清晰可见。
      “诸位请看,”黄蓉执起一根细竹竿,点在图上,“襄阳城虽固若金汤,但蒙古人此番来势汹汹,必不会轻易退兵。我们该如何应对,还请各位畅所欲言。”
      朱子柳捋须沉吟道:“蒙古铁骑来去如风,野战非我所长。依老夫之见,当固守城池,以逸待劳。”
      “呸!守守守,守到何时是个头?”周伯通一拍桌子跳起来,杯中酒溅出老高,“要我说,咱们今晚就杀出去,我老顽童打头阵,保管杀得那些蒙古鞑子哭爹喊娘!”
      郭靖摇头笑道:“周大哥神功盖世,自然不惧千军万马。但战场厮杀不比江湖比试,一人之力终究有限。”说着,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汉水两岸划了个圈,“俗语云‘摆上斜角士,不怕马来将。’我思虑再三,以为当招募中原豪杰五万余人,分驻汉北、樊城、新野、唐州、邓州等地,互为犄角。再于襄阳、樊城间架设浮桥,一旦有警,可相互支援。”
      这番话说得条理分明,众人听得频频点头。角落里,黄药师与一灯大师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讶异之色。一灯大师低声道:“药师兄,令婿这番布置,颇有当年诸葛武侯之风啊。”
      黄药师轻哼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欣慰:“这小子,原来傻头傻脑的,经过战场的历验,颇有大将之风,倒真让我刮目相看了。”
      这时,黄药师忽然起身,对一灯大师道:“大师,这些军国大事,就让他们年轻人操心去吧。你我闲云野鹤,不如寻个清净处品茶论道,岂不快哉?”
      一灯大师含笑合十:“善哉善哉,正合老衲之意。”
      黄蓉闻言急步上前:“爹爹!大师!如今大敌当前,您二位韬略雄谋,决胜千里。怎能袖手旁观?”
      郭靖也连忙拱手:“岳父大人,大师,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还请指点迷津。”
      一灯大师慈祥地看着郭靖:“郭施主已非昔日懵懂少年,如今胸有韬略,老衲甚是欣慰。天意难测,但求无愧于心足矣。”
      黄药师负手而立,淡淡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们尽力而为便是。”这话一出,满座皆惊。谁曾想当年狂傲不羁的东邪,如今竟说出这般话来?
      周伯通蹦过来扯住黄药师袖子:“黄老邪!你要跟和尚去哪里玩吗?带上我一个!”
      黄药师挑眉:“我和大师谈禅论道,你也听得懂?”
      “啊呀!那多没意思!”周伯通翻着白眼,摇头如拨浪鼓,连连摆手,“我还是去找我的小东邪玩儿去!”说罢,从黄药师和一灯大师的中间飞窜过去,一溜烟跑没影了。
      黄药师与一灯大师相视一笑,飘然而去。余下众人继续商议,你一言我一语,直至三更时分。黄蓉取来纸笔,将众人建议一一记录,最后整理出一套周密的防御方案。
      翌日清晨,郭靖携方案求见吕文焕。太守府内,吕文焕仔细阅读后,皱眉道:“郭大侠,分兵驻守虽妙,但恐指挥不便啊。”
      郭靖早有准备:“大人放心,新募兵勇由江湖豪杰统领,不扰原有驻军编制。所需粮饷,可由武林同道筹措。”
      吕文焕闻言大喜:“如此甚好!本官这就下发公文,全力配合。”
      走出太守府,郭靖仰头望天。朝阳初升,给襄阳城墙镀上一层金边。他知道,一场大战才刚刚开始……
      正是:前方战事初闻捷,后方御敌具规模。不知郭靖的布局能否抵挡住蒙古人的进攻,欲知结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