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8、谋刺敌酋废然而返 ...
郭靖见众子女离开,爱怜地看着黄蓉,眼光里充满无限柔情,道:
“蓉儿,天气转凉,小心着凉。”
说完,脱下自己身披的英雄大氅,披在黄蓉身上,扶着她,来到房内。丫鬟急忙将灯移入里面,郭靖摆手道:
“此间没你们的事了,下去歇息罢!”
黄蓉颤声问道:
“靖哥哥,你准备甚么时候去洛阳?”
郭靖见黄蓉眼眶里蓄满泪水,于心不忍,只是望着黄蓉,没有说话。
黄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
“你不说我也知道,今晚就想去罢?”
郭靖“嗯”了一声,道:
“此事宜早不宜迟,今晚蒙古军营内也是笙歌燕舞,似在饮酒作乐,欢庆中秋节。我想此时潜出城,比较容易些,只是……。”
黄蓉笑了笑,右手一挥,灯烛应声而灭,道:
“靖哥哥,你不用担心我,我的功力已恢复了十分之一有余,寻常对手已不在话下。”
郭靖紧紧地握住黄蓉的手,说不出话来,黄蓉紧紧地依偎在郭靖的胸前一会儿,突然,想起了什么,从衣柜里翻出一套蒙古兵服装来,笑道:
“将这个带着,或许有用,快去罢,我们在家等你好消息。”
说完,又翻出几锭黄金来,打包系在郭靖的腰上,叮嘱道:
“见机行事,不可蛮干。”
郭靖说了声“知道啦,保重”,飞跃出墙,几个纵跃,已远离郭府,郭靖突然想起荆轲弹剑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不禁心下黯然,深情地凝望郭府一眼,毅然一转头,腾身而起,飞跃出城。
郭靖找一个僻静处,将蒙古兵服装穿上,潜到蒙古军营,已是三更时分,郭靖熟悉蒙古军的编制和暗语,骗过岗哨的询问,绕过守卫,顺利透过重围。
郭靖既脱离了重围,不敢怠慢,趁着夜色,急奔向北,黎明时分,赶到一个小镇,来到马市,相中一匹骏马,马贩子见郭靖身着蒙古军服,操着蒙古语,甚是谦和,摸不清底细,便半买半送地将骏马让给郭靖,郭靖牵着马,找一处饭店用过早点,又买了一些干粮,骑着骏马,往北飞奔起来。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官道两旁的小麦金黄,一望无垠,农夫们荷肩挑担,踏着晨曦,在田间收割,老人小孩,俱各争先,互相以歌声应和,其乐融融,好一片丰收忙碌的农村图画,与女真祖统治时期的北方相比,不啻有天壤之别。
郭靖看到这一幅迷人的景象,不觉惊呆了,老有所养,幼有所乐,农夫在田间自由自在地耕作劳动,夫复何求?争权夺利的战争,却要将这幅美景撕得粉碎!
郭靖放慢了脚步,让马儿信步由缰,踏着金黄的落叶,枯叶翻飞,犹如一群金蝶飞舞。
中午时分,郭靖来到一座茶亭,要了一壶茶,就着干粮,津津有味地嚼着,茶亭里有限的几个座位,座无虚席,几个茶客还端着茶站在旁边喝。茶亭中有几个文士模样的人手拿折扇,正在高谈阔论,郭靖侧耳细听,原来他们正盛赞蒙古大汗建立大元政权,这个大汗“仁明英睿”,在即位之前便“恩有大为于天下”,他把一批汉族地主、官员及知识分子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汉法治汉地,仁声远播。其一言一行皆可为天下后世榜样,功绩远追尧舜禹汤,文景汉武,似乎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才能与之相比。有几个农夫还拿着政府颁布的《农桑辑要》在翻看……。郭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暗道:
早知道忽必烈名声素著,神圣过人,总以为耳听是虚,此时见人人如此发自肺腑地赞颂,看来,如果不是个明君,也不会赢得如此赞誉,郭靖不禁踌躇起来。
但一想到蒙古兵用抛石机往襄阳城抛掷巨石,无数平民百姓无辜惨死,襄阳城军民为保家卫国,同仇敌忾,不禁义气满胸,此行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就开始胡思乱想,郭靖不觉自责起来。主意已定,郭靖不再犹疑,翻身上马,往洛阳方向飞驰而去,尽量收摄自己的心情,两旁阵阵的麦浪视而不见,道旁欢快的歌声听而不闻。
不几日,郭靖赶到了洛阳。洛阳,是中国的古都,东周初期,周平王迁都洛邑,虽出现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然洛阳已奠定了都城的地位;东汉光武帝灭掉王莽以后,也定都在洛阳,延续了近两百多年的汉王朝;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也在洛阳建立了曹魏政权,司马炎建立晋朝以后,也是以洛阳为都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孝文帝也将都城迁都到洛阳,洛阳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继任的北齐、北周,也是以洛阳为都城,隋朝建立后,隋炀帝杨广命宇文恺修建东都洛阳,洛阳的规模逐渐形成。
郭靖来到洛阳时,是正午时分,只见洛阳城街道整齐,店铺林立,街上行人服装各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好一幅热闹繁华的太平盛世景象!郭靖见此时天色尚早,他寻找一家偏僻的旅馆,挂了单,寄存了马匹,换了一套便服,四处溜达,探寻踪迹,寻找路线。
他独自一人来到隋宫,见附近有家酒楼,名曰“忻乐楼”,便踱步进去,登上三楼,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店小二忙问他吃点什么,郭靖随意点了一碟牛肉干,一碟蚕豆,外加两斤烧酒,店小二很快供应上来。郭靖斥退了小二,独自一人,自斟自饮,一双眼睛不住地打量着皇宫情况,见有侍卫军进进出出,岗哨更换频繁,郭靖猜想:忽必烈住辕于此,更无怀疑了。
郭靖正盘算着如何进入,又如何撤退,忽然庭外传来喧哗声。其中间杂着蒙古话,郭靖不禁为之侧耳。细听之,原来是一个中原汉人和一个蒙古族青年男子意气相投,结为安答,几个好友在一起庆祝,酒到酣处,另有几个朋友也想入盟,气氛变得热烈。
郭靖闻之,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年轻时自己与人结为安答的事,他的唯一一个结为安答的蒙古义弟,就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拖雷已死,而自己所要刺杀的正是与他结为安答的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故人之子,难道自己竟能忍心诛杀?
郭靖结了账,匆匆离开,来到住处,早早入睡,养精蓄锐,准备今晚的行动,戌时刚到,郭靖醒了过来,换上服装,此时整个洛阳城依旧人流如潮,笙歌燕舞,处处热闹非凡。
郭靖临出门,不觉有点胆怯,想到要去谋杀故人之子,心中始终不那么放心得下。他用冷水洗了洗脸,清醒一下头脑,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首先踱进一家酒楼饱餐一顿,然后又随着人群走到隋宫附近,斯时人影渐稀,许多店铺业已准备打烊。郭靖踱到皇城后面,突见一辆马车从皇城驶出,郭靖艺高人胆大,趁守门人与马车上的人打招呼之际,迅捷无伦地闪过城门,守门人只觉得眼前一花,来不及细想,郭靖业已闪入皇宫。
郭靖来到皇城里,见四下无人,没人注意自己,腾身一跃,沿着墙角阴影,猫着腰窜行,很快就来到宫城。
郭靖找到一处宫门,躲在一旁,趁侍卫换班之际,又依法施为,几个纵跃,又窜进了宫城,误打误撞,竟来到了御花园。
宫城里面的守卫多了起来,一队队蒙古侍卫身披铠甲,手执长枪,四处巡行,郭靖见御花园左近一座楼上灯火通明,不假思索,悄悄掩近,远远地跟在一队士兵后面,瞅个准,飞身攀上廊檐,倒挂在廊檐的横梁上,透过窗棂,里面物事历历在目,细看之,不禁大喜,果见忽必烈在拜见母亲,唆鲁禾帖尼两鬓花白,正喝着宫女端给她的人参汤,忽必烈颇为恭谨地陪侍在一旁。郭靖与唆鲁禾帖尼见过几面,虽说不是很熟悉,但郭靖不愿让她看见血腥场面,因此忍而不发。
郭靖听她母子俩对答,也无非是一些家常问候,忽必烈劝母亲早日回大都,而唆鲁禾帖尼要儿子勤于政事,更要保重自己的身体等等。
忽必烈陪着母亲谈了一会儿,起身告辞,郭靖见一大群士兵簇拥着忽必烈离开,心想,此时动手,势必多伤无辜,还会惊动众人,脱身极难。还是等众人熟睡,再行刺不迟。于是尾随着忽必烈到了寝宫。
郭靖趁众人伏身迎接忽必烈之际,抢在前面,悄然无声地隐身在廊檐下。
只见忽必烈斥退了众人,只留下一个手拿拂尘,太监模样的人和一个王子模样的人进来。听口气,似是忽必烈的第四子那木罕。
郭靖暗道:
“此乃天助我也!”
见忽必烈来到自己的寝宫,命太监给自己脱去外套,从旁边的一个贮存裘带所用的竹箱里检出一套极朴素的衣服披上。
那木罕叹道:
“父皇坐拥神州,一统天下,辟地万里,天下所用无极,平常日子,衣不华裘,也太过吝啬了!”
忽必烈闻之,揪然不乐,正色道:
“天下所入虽富,如滥用不节,必致匮乏。自蒙哥汗以来,岁赋已不足用,又广赐宗王,资费无算。长此以往,必将厚敛百姓,那可不是甚么好事。朕备这竹箱,想让后代子孙想见寡人在世时的俭朴,以为华侈之戒。”
郭靖闻言,不禁心为之一动。
那木罕陪同忽必烈批阅了一些奏折,不觉已到亥时,背身打了一个哈欠,说道:
“父皇,夜已深了,”
忽必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
“我何尝不知道”
顿了一顿,忽必烈道:
“你兄长在大都监国,不能同来,朕突然记起一件事,从太祖皇帝以来,根据我族习俗,卫士在护送汗王的灵柩去葬地路上,会尽杀所遇之人,杀时语之曰:往侍吾主,道遇马匹也要宰杀,以供亡帝‘地下’所用。太祖皇帝的棺柩运送途中,护送卫士杀人数千。杀人最多的当属蒙哥汗死后尸体运送途中,自四川钓鱼城至‘起辇谷’凡杀两万多,途中所遇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逢之必死,成为真正的‘丧门星’。如此滥杀,实乃残暴之举。因此皇儿谨记:如若朕不幸丧身在外,汝等扶朕灵柩回漠北,不许滥杀无辜!也但愿从本王之后,途中不要再出现杀人之事!”
那木罕躬身答道:
“儿臣谨记!”
郭靖闻言,不禁肃然起敬,心想,如此仁君,杀之不祥,如果换一个残暴的人来担当蒙古大汗,老百姓的境况可能还要惨了。思之再三,终不忍出手行刺。
郭靖轻轻撕下一小块布片,咬破手指,写下“如若屠城,取尔小命”八字,用力一抖,布片如利箭,笔直地飞去,“卟”的一声,钉在柱子上。
郭靖返身而出,轻轻飘落在地,突听见身后一掌飒然而至,郭靖不愿多伤人,不假思索,腾身而起。后面的人一掌扑空,大叫道:
“有刺客——”
顿时,数十名侍卫似乎从地里钻出来一般,将郭靖围在垓心。宫门开处,忽必烈手拿布片,在那木罕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突听到一个“嘎嘎嘎”的笑声传来,如鹈鹕夜鸣,甚是刺耳,大叫道:
“保护皇上要紧!”
人随声至,早已赶在忽必烈的身畔。郭靖初闻这声音,知道是班八思赶来,知是劲敌,双手各使出一掌“降龙十八掌”,挡在前面的侍卫禁不住这浑厚的掌力,手中武器拿捏不住,纷纷脱手而出,郭靖一声长啸,纵身跃上宫墙。
班八思叫道:
“是郭靖,不要放过他!”
忽必烈听说是郭靖,急叫道:
“算了,郭伯伯此来并无恶意,让他去吧!切勿惊动母后。”
班八思闻言,眼睁睁地看着郭靖消失在夜幕之中。郭靖见后无追兵,也不敢大意,提气猛奔,飞快地翻出皇城,轻松逃逸而去。
正是:心存仁念为天下,顾念苍生谋永福。欲知郭靖此去结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