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荧光断层 ...
-
解剖刀剖开黄昏时,林雾在离心管里养了一簇夜光藻。
蓝紫色培养液倒映着天花板的通风管道,那些荧光的微生物正在玻璃壁上拼出求救信号。这是江屿失踪的第七个小时,她将助听器贴在恒温振荡器表面,听见加密U盘里传来三年前的海浪声。
"2012年黑潮数据异常..."旧式录音带在显微镜旁沙沙旋转,江屿少年时期的声音带着电子杂讯,"父亲钻井平台事故前夜,海底地震仪也出现过这种谐波..."
实验室冷光灯突然熄灭。林雾摸索着去取备用电源,指尖却触到冷藏柜里滑出的生物样本袋——上周那头死亡海豚的眼球悬浮在防腐液里,虹膜上附着微型芯片,正幽幽闪着红光。
助听器突然发出蜂鸣,她踉跄撞倒试剂架。玻璃碎裂声中,培养箱的应急照明骤然亮起,映出墙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那些被江屿划掉的演算公式间,夹着张泛黄的潮位预测图,折痕处用铅笔写着:当月光折射率超过1.38,海底甲烷冰会变成最锋利的刀。
走廊传来脚步声的刹那,林雾躲进了通风管道。透过栅格缝隙,她看见穿防护服的身影正在操作水文分析仪,显示器蓝光映亮那人手腕——有道和江屿相同的旧伤疤,蜿蜒如废弃海底电缆。
"共振频率达到临界值了。"沙哑男声在空旷实验室回荡,他撕下墙上的便利贴按顺序排列,竟拼凑出青濑市地下输水管网图,"让工程部准备激活声波干扰器。"
林雾屏住呼吸。助听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突然转化成可见光谱,在视网膜投射出不断坍塌的立体模型。她终于看懂那些便利贴上的符号:江屿用环保监测数据反向推导出的,正是此刻在市政厅地下轰鸣的工业共振装置。
通风管道开始震颤,那人胸牌滑落的瞬间,林雾看清了烫金字体:海底资源开发科科长江启明。记忆碎片突然刺入太阳穴——三年前的校庆日,江屿浑身湿透地冲进物理实验室,手里攥着被海水泡皱的论文,封面署名正是这个名字。
培养箱传来爆裂声。夜光藻在黑暗中疯狂增殖,将整个实验室染成诡谲的幽蓝色。林雾摸到江屿藏在管道深处的防水匣,里面除了天文台钥匙,还有支改装过的激光笔,刻着经纬度坐标:正是此刻在监测屏上疯狂闪烁的海底废料场位置。
暴雨砸在玻璃穹顶的声音忽然变得粘稠。林雾将激光笔光谱调至紫外波段,照向墙角的消防疏散图——原本标注安全通道的位置,浮现出用荧光涂料绘制的逃生路线,终点指向后山悬崖的气象雷达站。
"声波干扰已启动。"江启明对着通讯器低吼,解剖台上的手术刀随着次声波频率共振,"把那个擅自修改监测程序的小子处理干净,他黑进系统时肯定留了..."
林雾的助听器突然接收到加密频段。在充斥着金属摩擦音的混沌中,她清晰听见江屿的喘息声,混着深海液压装置运转的轰鸣:"...林同学...听得到的话...去打开天文台顶层的..."
录音在此处戛然而止。恒温箱里的夜光藻开始集体自焚,蓝火沿着试剂痕迹烧穿了数据记录本。林雾握紧激光笔冲出通风口时,看见江启明正将针剂注入死亡海豚的芯片,那具早已腐烂的尸骸突然在防腐液里抽搐起来。
悬崖方向传来爆炸声。助听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突然具象化成实体,在积水地面刻出潮汐纹路。林雾终于明白江屿笔记本上的涂鸦:用红蓝铅笔反复描摹的,正是此刻笼罩校园的次声波干涉图样——像极了她听力检测报告上的听力损失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