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潮汐信标 ...
-
江屿的金属校徽在林雾掌心析出盐粒时,天文台穹顶正漏下第八场台风季的雨。
她跪在潮湿的档案架前,指尖抚过少年三年来积累的潮汐观测日志。那些被水渍晕染的日期连缀成断续的折线,在2012年8月23日的位置突兀断裂——正是他父亲钻井平台失事的日子。纸页间夹着半块风化的鲸鱼耳骨,刻着未完成的经纬度。
"原来你一直在计算这个。"林雾将耳骨贴向渗水的墙缝,次声波共振中传来奇异的嗡鸣。去年暴雨夜,江屿浑身湿透地撞开实验室的门,发梢滴落的水珠正坠在这道裂缝,在日志上氤氲出硬币大小的阴影。
防毒面具后的呼吸声突然迫近。林雾闪进更衣柜,透过换气孔看见穿防护服的人正在翻找江屿的储物柜。那人取走一叠数据光盘后,遗落了夹在柜门内侧的拍立得——是去年校运会她跌倒在终点线时,看台上江屿来不及藏起的偷拍视角。
海水咸涩的气息从通风管涌入。林雾攥着发黄的照片冲向后山,运动鞋陷入被暴雨泡软的泥土。江屿常穿的那件深蓝卫衣,此刻正挂在悬崖边的观测站栏杆上,像一面破碎的旗。衣兜里掉出枚贝壳,内侧用荧光笔写着:当潮高超过2.8米,去灯塔北侧礁石区。
记忆突然刺穿雨幕。高二社会实践时,江屿曾整夜蹲在那片礁石采集水样。她清晨去送饭团,看见少年蜷缩在防波堤阴影里沉睡,指缝间粘满荧光的夜光藻。那时他睫毛颤动如垂死的蝶,却在她靠近时突然惊醒,将采样瓶藏进冲锋衣口袋。
"你总在错误的时间靠近真相。"此刻礁石区已淹没在翻涌的浪墙下,林雾的助听器接收到异常低频震动。她摸到江屿在礁石背面刻的凹槽,卡进贝壳的瞬间,岩缝中弹出一个防水盒。
盒内装着过期的碘化银人工降雨弹,缠满褪色的录音带。按下播放键的刹那,十七岁的江屿带着电流杂音浮现:"...林同学,如果你找到这个,说明我终究没能阻止他们重复父亲的错误..."
浪头撞碎在防波堤上。录音里的少年停顿了二十三秒,背景是熟悉的实验室通风系统嗡鸣:"每周四放学后,你总在生物教室多待四十五分钟。其实天文台望远镜一直对准那个窗口,目镜里能看到你给含羞草浇水的弧度..."
林雾的指甲陷进掌心。她想起每个被暮色拉长的黄昏,江屿总在走廊尽头擦拭从不准时的天文社挂钟。金属摆锤的阴影投在她后颈,像一道未完成的触摸。
"...去年你问我为什么总受伤。"录音带发出布料摩擦的窸窣,"那些渔网不是意外。他们在海底布置声呐阵列,我需要定期去破坏信号反射板..."
潮水漫过脚踝时,林雾摸到盒底的玻璃管。管内悬浮着江屿的断发,发丝间缀满微型声波反射片——正是她助听器去年莫名故障那晚,少年缺席了期中颁奖礼。
"不要相信涨潮时间。"录音突然急促,"市政厅操控着整个海湾的潮位监测仪,真正的海啸会在..."
雷鸣吞没了后续的警告。林雾回头望见天文台穹顶泛起诡异的磷光,江屿的卫衣在狂风中舒展如求救信号。她突然明白那些被刻意划伤的实验数据,那些总出现在她储物柜的应急药品,那些午夜走廊的脚步声,全是少年用伤痕编织的莫尔斯电码。
海水涌入运动鞋的刹那,林雾在防水盒夹层摸到两张海洋馆门票。日期是今天,票根处江屿的字迹已模糊:"等潮汐学会说谎时,就去看虎鲸的尾鳍划破..."
浪峰上的荧光突然暴涨。她看清那些闪烁的蓝点并非夜光藻,而是江屿布下的声波反射器阵列,此刻正在水下拼出巨大的"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