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谐波传动 ...
-
慕尼黑机场的玻璃穹顶外飘着盐粒般的初雪,苏砚盯着传送带上循环流转的行李箱,忽然想起昨夜程述讲的谐波减速器原理——那些被柔轮挤压变形的刚轮齿,像极了此刻在命运齿轮间跌撞的自己。
“展会手册第45页。”程述的声音混着机场广播的德语提示传来。他深灰大衣肩头落着未化的雪粒,递来的资料夹里飘出一枚银杏叶标本。苏砚摩挲着叶片背面凸起的纹路,突然认出这是摩斯密码的“P-R-O-U-D”,指腹下的触感像触摸到微型编码器。
安检通道的金属探测门突然鸣响,程述从苏砚背包侧袋抽出一瓶安眠药。“L-茶氨酸软糖,”他将替换的银杏叶书签塞回夹层,“助眠效果是氯美扎酮的三分之一,副作用是可能梦见齿轮矩阵。”少年注意到书签边缘的慕尼黑大学图书馆编码,在对方转身时悄悄把药瓶残留的体温蹭在实验服袖口。
展会中心巴伐利亚吊灯将人影切割成碎片,苏砚在德语广播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他攥着写有“Saal 5”的入场券,却走进装满古董钟表的展厅。玻璃柜中1887年的航海天文钟正指向格林尼治时间17:23,秒针跳动的节奏与他慌乱的心跳共振。
“迷路的小工程师。”程述的声音混着雪松香从身后漫来,钢笔尖在他掌心画出一道温热轨迹,“记住这个路线——行星齿轮组的结构。”
苏砚的指尖无意识蜷起,程述的指腹擦过他掌纹时,他忽然看清那些纹路像极了柔轮应力云图。展馆的探照灯扫过他们交叠的手,在墙面投出巨大齿轮的剪影。
当程述用钢笔划掉参展名单上的李副教授时,墨迹在“苏砚”二字上洇开,像滴入清水的机油。材料学院院长杵着手杖逼近,山羊胡须随冷笑颤动:“用学生顶替副教授,程教授在赌学术声誉?”
“赌?”程述调整袖扣的动作带起一阵冷风,钨钢齿轮擦过苏砚锁骨,“这是精确计算后的必然。”
大屏亮起的瞬间,五百个微型致动器开始搏动。程述按下德语解说键的喉结滚动,苏砚听见那个被嚼碎的“雪”字——与程雪朋友圈定位慕尼黑的提示音同时响起。
去往酒店的大巴在雪雾中颠簸,苏砚的头随惯性滑向程述肩窝。对方羊毛大衣的纹理硌着脸颊,他数着防冰系统17秒一次的热循环,发现竟与程述睫毛颤动的频率同步。
程述的钢笔在餐巾纸背面演算柔轮变形量,突然被气流颠簸划出长痕。墨水顺着褶皱渗向苏砚袖口,在棉质布料上晕出德累斯顿的经纬坐标——正是程父笔记里反复圈画的位置。
“真正的传动比……”程述的呼吸拂过他发顶,“要考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苏砚假装熟睡,将冻红的指尖悄悄贴上对方温热的腕表。
酒店浴室水汽爬上镜面时,程雪的视频请求突然弹出。少女背后的维也纳摩天轮正化作巨型齿轮,她晃着红酒杯轻笑:“爸,我的生日礼物呢?”
镜头扫过她腕间的古董表,停摆的秒针卡在苏砚修复爱彼钟的日期。程述擦头发的动作僵住,毛巾坠落盖住摄像头的前一秒,苏砚瞥见他锁骨下方未愈的针孔——那是上周肾移植复查的痕迹。
水声停歇后,苏砚在镜面雾气中画出谐波传动模型。程述的钢笔补完能量方程,水痕沿着少年凹陷的脊柱流淌,在瓷砖积成小小的瓦尔登湖。当隔壁传来德国工程师的碰杯声,他忽然转身,撞翻了洗漱包里的药瓶。地板上滚动的白色药片,标签印着程雪就诊过的慕尼黑诊所LOGO。
苏砚瞥见镜中自己发红的耳尖,热水器突然的轰鸣掩盖了心跳。手机屏幕亮起程雪的INS快拍:她在维也纳钟表博物馆拨动天文钟,配文“比老古董们诚实多了”。放大她腕间跳动的日历窗,数字17泛着航天涂层的幽蓝——那是去年程述缺席女儿生日后特制的赔罪礼。
夜半雪光透过纱帘爬上床头,苏砚对着银杏叶书签解码德累斯顿的坐标。程述父亲1987年在机械档案馆修复的战舰图纸突然跃入脑海,那些被柔轮磨损的刚齿痕迹,与程雪童年照里缺失的亲子时光重叠成相同形状的缺口。
晨光中程述的行李箱滚轮碾过走廊地毯,苏砚将温热的牛奶瓶贴在他手背。“谐波传动的温度补偿方案,”少年低头调整对方歪斜的领带,“应该加入形状记忆合金。”程述镜片后的瞳孔收缩又舒展,最终只是将登机牌塞进他口袋——那张飞往柏林的机票目的地,是欧洲最大的齿轮工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