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叶闭疏窗(三) ...
轩辕镜镜光斜照到博古架上的汝窑天青樽,樽内正有一枝白梅斜出,瓣落如雪。
恰好窗外雪重,愈发显得殿内清冷了。
一排宫人呈上了热茶盏。紫檀平头案前,一身影神色庄重。
晨妆罢,宫娥捧来缠枝莲托镜,镜中映出蹙金绣凤的霞帔。
“娘娘,该用膳了。”宫人福身。
“知道了。”
女人青缎底上的秋菊忽被殿外风掠过,花瓣竟似簌簌而动。
惊得侍女误以为真要去接。
却见她抬手整冠,翊龙冠上东珠一晃,满室光华便都凝在这粒珠子上了。
“陛下去御书房了。”
“回娘娘,此际正是。”
“太子呢。”女人问。
“回娘娘,太子今日读了书,便出宫去游玩了。”
“这孩子,他父皇又该说他了!”女人蹙眉忧道。
“娘娘不必担心,太子殿下勤奋刻苦,陛下都看在眼里呢。”贴身宫人宽道。
“就你会为他开脱,罢了...”皇后摆摆手,“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吧。”
昭德三年的冬日快要过完一半了,身为皇后的韩云嫣则要操心各宫关于除夕的事宜了。
御书房里,几个辅臣正沉默在龙案前。
内阁几位除了病逝的首辅宋阁老,次辅周阁老,还剩三位群辅。
分别是苏视居,韩褚,韩因缱。
今日祁瑞帝召见,还是为了谏礼一事,所以空气很是安静。
半晌,瑞帝道,“此事便定下来了,众卿可还有其他事奏?”
闻言,韩因缱眸色深深,正欲上前启奏,却被兄长韩褚暗里拉住。
韩褚对他使色,韩因缱憋着一口气只好退了回来。
“既然都吃了哑药,那朕也不便奉陪。散了吧”瑞帝摆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躬身退了出来。
回去的宫道上,韩因缱还是沉着气。
他想不通,“哥哥你方才为何拦我,我有事要奏的。”
韩褚转身看了他一眼,摇头“你还是太激进了。”
“哥哥,我做的事你向来都不支持,难道在你眼里,我如此不堪大用么”韩因缱气道。
“我没有说过这话。”韩褚辩道。
他这个弟弟啊,虽然才华斐然,情绪却最是充沛,时常让他头疼,现下说的话也是。
韩因缱却气的够呛,他直声道:“那我们先不聊这个,哥哥!我就问你一句话,宋熙彦是不是无辜的,我们兄弟二人同他的交情,你还不知他是什么样的人么。”
“当初他受那样的折辱,你拦着我,我们没有出一丝力为他辩驳;而今他被陛下如此利用,大家却只指着他的鼻子骂,这真的让我看不清世间公理了。”
韩褚蹙结眉眼,一下便闪身捂住了弟弟的嘴,他眼神警示道,“你疯了吗,这还是在宫里,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小心你的皮被扒!!”
韩因缱在他掌下撇嘴,韩褚这才放开他。
“……哼”下一瞬韩因缱就踩了哥哥一脚,转身就走。
“欸——”韩褚抬手想喊住他,却见韩因缱已经走的好远了,他只好放下手自道,“这犟孩子。”
真不让他省心。
韩因缱说的是实话,可有时候却不如不说话。
毕竟,事关宋家的一点一滴都足够压死人。
韩因缱不是不明白,可他就是想不通,人怎么能恶成那样!
韩因缱想不通,宋熙彦也想不通,所以他便不想了。
想的越多,就越痛苦。
日子过的也好快,转眼就到除夕了,阖家团聚的日子。
可是他来不及开怀便迎来了又一个坏消息。
历明柏下旨令北镇抚司查检文常书院,而文常书院又是周阁老的心血,周阁老才过世不久......
宋熙彦低了好一会儿头,眼中带着沉重。他抬头看向面前的青玉旗盘,子已落局,便不可收拾了。
青瓦白墙的文常书院隐于瑞湖前,晨雾未散的时辰,学子们已端坐斋舍。
他们就着窗外的树影提笔誊写《四书集注》。
守祠的老仆跪坐着擦拭香炉,厨娘提着食盒穿过回廊,一切都井然有条。
下一刻,雕花木门轰然炸裂的巨响震得梁上积灰簌簌而落,有正在临摹的学子们笔尖一颤,狼毫在宣纸上洇开墨团一阵,听到声音皆猛然抬头。
青衫先生徐自佘将戒尺重重拍在案几,竹制桌面发出闷响:"继续临帖,莫要分神。"他广袖翻飞间已掠至讲堂外,腰间玉佩撞出清越声响。
日光穿过仪门漏窗,在青砖地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方格子。那青衫先生望着十余名披甲执戈的锦衣人踏碎光影,绣春刀的寒芒刺破廊下梅花。
“什么人”青衫先生瞪大眼睛愤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徐山长,好久不见。”一道熟悉又陌生的清音出现仪门角,徐自佘仔细一看,脸色瞬间变了。
鎏金镶边的青缎靴碾过满地残花,宋熙彦将面具收入袖中,玄色纹衣摆扫过廊柱时惊飞两只雀鸟。
“是你!”徐自佘看到人后槽牙几乎咬碎。
“是学生。”宋熙彦几步走了过来,躬身向徐自佘行礼,他墨玉般的瞳孔映着徐自佘骤然绷紧的下颌线,“今日所行,还请先生多担。”
“免了!”徐自佘猛地后退半步,袍角扫过阶前青苔,“你如今是陛下的红人,我这等地位卑下之人怎受的住你的‘请’!”
“先生——”宋熙彦垂首望着青砖缝里挣扎的雪梅残瓣,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不自觉的俯了眸,“先生不要这样说,熙彦是文常书院的生徒,您永远是熙彦尊敬的人。”
他声音发颤如同风中残烛。
“那你今日到此,这般来势汹汹又作何解?”徐自佘绕过他的神情,愤漠问道。
“今日...是奉旨......查书院内忤逆君父的逆党...”宋熙彦语气虚极,这番话他说的实在有违本心。
“好啊!”徐自佘似被气笑,他猛地回身指了指讲堂内的众学子,白发在风中飘道,“那我请教一下‘您’!这里面的哪一个有忤逆之心!?宋熙彦...宋镇抚使,你也从这些人里面出来的,你如今是忘记了自己的来处是吗!”
话音方落,讲堂内传来学子的抽气声,不知是谁碰倒了笔洗,瓷片碎裂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而徐自佘的话一句一句已砸入宋熙彦的心,他却只能垂下眼,声音不稳道,“先生,我奉旨查检,还请不要妨碍公事。”
冬日的风裹着甘梅花香掠过,却吹不散他袖口沾染的血腥气——昨夜诏狱里的惨叫,此刻似乎还在宋熙彦耳畔回荡。
徐自佘冷笑着一脚踹翻竹凳,碎木撞在宋熙彦脚边,“你的公事还是私事我不关心,但我就一句话放在这里,不准动我讲堂的学生!”
此情令绣春刀频出出鞘声,瞬间惊起堂顶飞鸟。宋熙彦没有再说话,沉默中他抬了抬手示意锦衣,朝讲堂进了去,"搜。"
他嗓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看着锦衣卫冲进讲堂。
在讲堂内围观的学子惊惶无措的看着眼前这一切,看着这群身携武器的不速之客搜查他们的居所。
一番查检下来,天色已至晌午,满地狼藉中散落着撕碎的残页。
宋熙彦望着"文以载道"的匾额,喉咙发紧得说不出话来。
他弯腰捡起徐自佘遗落的戒尺,檀木上还留着熟悉的裂纹。
宋熙彦愧声道,“打扰了,先生。”说罢他便急忙领着人离开了。
徐自佘望着那抹玄色背影消失在月洞门,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徐自佘“哼”了一声,拂袖跨过讲堂门槛,粗声道,“看什么看,这种畜牲不如的东西,都不许学!否则逐出师门!”
学子们忙低下了头,却在徐自佘离开后窃窃私语起来。
周府门前"学士第"三个鎏金大字在夕阳中泛着内敛的光泽。
周眠娇的小书房里,东墙那一整面书架直抵房梁,经史子集排列有序。
但最上层几函蓝布包裹的书籍略显陈旧,那是幼时祖父曾教周眠娇读过的书。
此刻,周眠娇正将银篦子轻轻搁在鎏金铜镜旁,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镜面上暗刻的缠枝莲纹。
冬日的暖阳斜斜穿过湘妃竹帘,在她苍白的脸颊上投下细碎的阴影,倒像是铜镜里映出的破碎月光。
"青桔,"她的声音略带哑意,轻唤人道,"我饿了,想吃东西。"
雕花木门被推开时带起一阵风,吹得妆奁上的珍珠流苏叮当作响。
小丫鬟青桔跌跌撞撞跑进来,素色裙摆沾着半片枫叶,发间的绢花歪得不成样子。看见小姐倚在妆台前的模样,她眼眶瞬间红了:"哎呀我的好小姐!"
青桔看了一眼自家小姐那双瘦得硌手的手腕,"您可算松口了!您都三日未进水米,厨房煨着的百合粥都换了七遍火候,刘妈妈直念叨要去请大夫——"
话音未落,青桔突然噤声。她慌忙用袖口抹了把脸,转身时瓷碗与木勺碰撞出清脆声响:"您且等等,这就把刚出锅的粥端来!"
青桔跑出门时似又想起什么,探回半截身子笑道:"今日厨房新得了蜜渍梅子,奴婢顺道给您捎两颗?"
“好。”周眠娇望着铜镜里晃动的人影,忽然觉得鎏金镜缘的牡丹纹都模糊起来。
她摸了摸鬓边那支褪色的绒花,那是青桔前日采了新棉絮,在烛火下熬了夜替她做的。
窗外寒梅簌簌落了两瓣,正巧跌进案头半干的胭脂盒里,晕开一抹淡红。
“除夕”一词最早可追溯至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可见这一名称在晋代已定型。
明代沿用了这一传统称谓,并广泛见于文献。
例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记载:“除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详细描述了明代北京除夕的习俗。
内阁成员(大学士)几乎全部从翰林院选拔,形成“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
新科进士中的优秀者(如“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直接入翰林院,其余通过考选(“馆选”)成为庶吉士,接受培养后进入仕途高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叶闭疏窗(三)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