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完全抛开《哈利·波特》的童话设定,一个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既得利益型天才,最清醒的认识就是家养小精灵根本不可能被彻底解放——这种清醒认知与赫敏的天真倡议形成的强烈反差,造就了第四部中相关情节的突兀与割裂。因为赫敏本人对麻瓜社会教育分流是有认知的,结果到了魔法社会展现惊人的天真,不得不说大概率是被强行降智了。
从阶级本质看,自幼贫困的哈利才是真正可能挑战家养小精灵制度的人选——他理解被压迫的滋味,实际解放过多比,且目前为止没有救世主心态。罗琳选择让赫敏主导这一议题,恰恰暴露了上层中产作家难以摆脱的思维局限:他们更热衷替底层发声,而非让底层自己发声。
但既然出于写作考虑选择了“赫敏”,那就让我们把这件事系统性推进一步,而不是仅仅落实在几枚徽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