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透亮的心窗 ...

  •   散学典礼当天,冬日的阳光吝啬地如薄纱般洒落在台下学生们的肩头,给藏青色的校服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却驱散不掉空气中渗透的寒意。校长站在台上,语调起伏地总结着这一学期的点滴,声音通过扩音器回荡,时不时引起台下一阵整齐而短促的掌声。空气中弥漫着寒假即将到来的轻松气息,许多同学已经开始小声交头接耳,眼神中闪烁着对假期的期待,窃窃私语中计划着假期的安排,整座校园都在以一种雀跃的姿态,迎接新的开始。

      伊然坐在高一的队伍里,却感受不到那种轻松。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攥着校服的衣角,指节微微泛白,像是在抓住某种不确定的东西。她的目光时不时在人群中游移,像一只寻找归巢路径的蝴蝶,在一张张陌生面孔间反复穿梭,焦灼地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她本以为秦逸会出现在队伍里,或许还是那副安静疏离的模样,站在人群的边缘,微微低垂着头,双手插在裤兜里,肩膀略显僵硬,像是在极力隔绝外界的喧闹。可她左看右看,视线几乎扫遍了整个会场,都没能找到那个她心里期待的身影。心底隐隐浮现出一种不安。

      “下面,我要表扬几位在本学期为学校在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表现的同学。” 校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翻开手中的名单,清了清嗓子,声音在扩音器中回荡,“其中,高三年级程谦、秦逸……”

      听到“秦逸”的名字,伊然的心脏像被谁猛地敲了一下,她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眼睛倏地一亮,带着巨大的期待望向台上。可台上的领奖队伍中,依然没有他的身影。那丝微弱的希望瞬间破灭。她的眉心一点点地皱起,嘴唇微微抿起,心里浮现出不安的涟漪:秦逸呢?他怎么没来?

      散学典礼一结束,伊然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灼,立刻拨开人群,几乎是小跑着冲向鹏飞所在的高三队伍。她的呼吸微微急促,眼神紧张地四下张望,像是在寻找一个可以给予答案的方向,找到鹏飞,就能知道秦逸的消息。鹏飞看到她跑来,眼睛一亮,嘴角自然地扬起,满脸欣喜。

      “伊然,你来了?散学典礼结束了,我们一起去吃饭吧?”他朝她挥手,语气轻快,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欣喜和邀请。

      “哥,嗯……”她站定在他面前,顾不上其他寒暄,语气却带着难以启齿的犹豫和焦急,手指紧张地在校服下摆上纠缠,眼神游移,最终还是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底的问题,“秦逸呢?他怎么没来?”

      鹏飞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一瞬,随即故作夸张地叹了口气,眉毛一挑,装作受伤的样子:“原来你不是来找我……害我还高兴了一秒。”他顿了顿,看到伊然眼中的焦急,随即摇了摇头,语气转为正经,“秦逸请病假了,今天没来散学典礼。”

      伊然一愣,心口猛地像被什么揪住了,顿时变得空空的,连带着周围的人声都仿佛远去了几分,只剩下“病假”两个字在她耳边回响。她的眉头紧蹙,眼神里浮出止不住的担忧,像一层化不开的薄雾。

      “那他……他怎么了?”她低声问,声音轻得像是风吹过玻璃窗,带着小心翼翼,似乎连自己都不确定是否该问出口,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就说发烧,没细讲。”鹏飞耸耸肩,但神色也有些凝重,眉宇间藏着担忧,“他说没大碍,可我觉得他状态不太好,电话里听着有气无力的。”

      伊然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心里的担忧像藤蔓一样迅速生长。她匆匆道了别,顾不上晓珠和其他同学,转身冲向教学楼旁的小卖部。那里有公共电话。她的呼吸急促,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打给秦逸,确认他的情况。

      嘟……嘟……

      公共电话里传来冰冷的拨号音,每一道铃声都像是一记敲在她心尖的催促,令她揪着听筒的手越来越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紧张地盯着电话机冰冷的外壳,祈祷着他能接电话。终于,那端传来一声低哑的“喂?”,像是隔着厚重棉被传来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和一丝虚弱,迷蒙中带着被打扰的不情愿。

      “秦逸学长,是你吗?你怎么了?”她强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语气尽力平稳,可握着电话的手却在轻微发抖,泄露了她的不安。

      “……嗯。林伊然?”他的声音低得几乎要与背景的电流声融为一体,透着淡淡的疲倦与疏离,带着一丝微弱诧异。

      她听得出,他的呼吸不稳,说话间气息断续,像是在极力维持一种“我很好”的表象,那种虚弱让她心疼。

      “鹏飞说你病了,你怎么了?发烧了吗?吃药了吗?去看医生了没有?”她眉头皱得更紧,担忧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语气也不自觉地加快,手指在电话线上一圈圈地缠绕着,试图抓住什么。

      那头沉默了几秒,秦逸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嗯,发烧了。自己买了药吃了,没事,不用担心。”他的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淡,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可那种习惯了独自应对的无所谓,那种独自承担病痛的平静,让伊然心里堵得更紧,像压了一块大石。

      “你家里没人吗?”她脱口而出,问完才意识到自己的直接,心头一紧,连忙屏住呼吸。

      秦逸轻轻笑了一下,沙哑中夹着一丝不动声色的自嘲,带着一种被看穿的无奈:“……嗯。”

      只是一个字,却沉甸甸的,像千斤重的石头,压在伊然心头。她仿佛瞬间看到了那个清冷少年,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面对着病痛和孤独。

      伊然没有再多问,她咬了咬唇,眼中那点急切和担心几乎要溢出来,化作了行动的决心。她轻声说完一句“好好休息”,便匆匆挂断了电话,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冲出小卖部,冲向校门口。

      “诶?伊然!你去哪啊?”苏晓珠和几个同学在身后喊她,声音里满是疑惑和好奇。

      伊然只匆匆摆了摆手,没回头,也没解释,像一阵风一样冲出校门,径直跳上一辆等在校门口的出租车,报出了那个曾从鹏飞口中无意间听来的、秦逸家的小区地址。

      ——

      半小时后,她站在秦逸家门前,这是一个老旧的小区,楼道里没有暖气,空气冰冷而凝滞。风从楼梯缝隙钻进来,像冰凉的手指,扑在她脸上凉飕飕的。她缩了缩脖子,吸了口冷气,手里拎着刚在街角药房和粥铺买来的皮蛋瘦肉粥与退烧药,温热的粥碗散发着一点点暖意。她抬起手,指尖带着一丝犹豫和紧张,轻轻地按了门铃。

      门开得很慢,发出吱呀一声轻响,仿佛开门的人用了全部力气。秦逸扶着门框站着,整个人脸色苍白,嘴唇干燥得失去了血色,眼底有明显的青色阴影,透着浓浓的疲惫。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灰色卫衣,整个人显得既虚弱又冷清,像一株在寒风中摇曳的竹。扶着门框的手指骨节分明,苍白得能看见淡青色的血管。领口松垮地露出一截锁骨,上面还贴着退烧贴,边缘微微卷起,像是已经贴了很久没人帮忙换。

      当他看到站在门口的伊然,那双一向平静疏离的眼眸里,明显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浮现出不安与局促,似乎完全没料到会是她。他本能地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喉结微微滑动,像是在隐忍着某种情绪或不适。

      “你怎么来了?”他的声音依旧低哑,带着病中的沙哑和虚弱,语气里透着一丝本能的疏离和茫然不安,仿佛还没适应有人会在这时候,带着温度,出现在他孤寂的门前。

      “送药。”伊然晃了晃手里的袋子,袋子发出轻微的声响,她努力扬起嘴角,露出一抹温暖的浅笑,试图用轻松冲淡此刻的尴尬和凝滞,“顺便看看你是不是已经烧糊涂了。”她故意用调侃的语气掩饰自己的焦急和担忧,只怕太过认真,反倒让他感到压力或不知所措。

      秦逸愣了一下,似乎在脑海中快速消化着眼前的情况。他指尖在门框上轻轻摩挲,带着挣扎该不该让她进门。最终,内心的挣扎败给了病中的虚弱和那份突如其来的温暖,他默默侧身让开,无声地邀请她进入。他的肩膀轻轻僵了一下,像是在卸下某种防备,又像是在接受某种闯入。

      屋里安静得出奇,安静到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连窗帘都只拉了一半,光线在地板上留下斑驳的剪影。墙壁光秃秃的,没有一丝装饰,桌面整洁到几乎冷清,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距离感。书桌上摊着几本翻开的书,像是主人短暂离开前没来得及收拾,旁边茶几上倒扣着一本《地球编年史》,书脊已经翻得发皱,上面还放着半杯凉透的红茶,杯底沉淀着散开的茶叶,显示出主人在病中的无暇顾及和长久的独处。笔记本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透着主人在学习上的专注,然而连水杯里的水都凉透了,显示出他病中的无暇顾及。

      “你一直一个人住?”伊然环顾了一圈,轻声问,语气柔和却藏不住心底的担心。这个家,太安静,太空荡,太不像一个有温度、有人气的“家”,太像一个习惯了独处的人的,冰冷庇护所。

      秦逸靠在墙边,似乎连站着都要费些力气,整个人看上去摇摇欲坠。他点点头,目光避开了她,落在远处的某个点:“嗯,我爸很少回来。”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妈…长期在澳港。”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讲别人的事,但在提到母亲时,垂在身侧的拳头却紧了又松,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

      伊然没有再多问关于他的家人,她将心底的震惊和心疼压下,把热腾腾的粥和退烧药放下,脱下外套,问了厨房方向便走了进去,卷起袖子,开始为他忙碌。她注意到碗柜里干净得几乎空无一物,冰箱里也只是简单的食材,一切都透着一种长期缺乏照料的痕迹。

      “趁热吃,小心烫。”她把热腾腾的粥端出来,放到茶几上,语气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坚定和温柔的强迫。

      秦逸看着她,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看着她脸上的担忧,一时没有动作。那双一向淡漠的眼睛里,此刻像藏了某种挣扎,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迟迟没有发出声音。最终,他垂下眼帘,默默伸手接过粥碗,动作小心得近乎拘谨,仿佛手中不是一碗普通的粥,而是某种沉甸甸的温暖。

      粥的香气渐渐在空气中弥散开,驱散了一些屋里的冷意和沉闷。他一勺一勺喝得很慢,仿佛生怕打破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和温度,又仿佛在品尝着某种久违的味道。

      等他喝完,伊然把药递到他手边,倒了水,看着他吞下。秦逸轻声说了句“谢谢”,语气轻得几乎听不见,带着病中的沙哑,却透着真诚的分量。

      他们安静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空气仿佛凝固成了一层柔软的幕布,将外面的世界和所有的喧嚣全隔开了,只剩下属于他们两人的,病中特有的宁静。

      窗外光线愈发柔和,夕阳顺着半开的窗帘,缓缓洒进屋内,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

      良久,安静得几乎要凝成雾气的时候,秦逸忽然低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久违的倾诉欲:"圣诞节那天我父亲回来了。"他的声音像在朗读实验报告,"关于成绩和未来的讨论没能达成共识。"

      他没有看伊然,只是低垂着眼睛,视线落在地板的某个点,仿佛在讲述别人的事,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淡。可越是这样,越让伊然心紧得厉害。

      “我和他吵了一架。”

      说这句话时,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更轻了,像是在吞咽着某种苦涩,又像是在掩盖某种太深的委屈。茶几上的水杯突然映出晃动的光斑——原来是他无意识摩挲杯壁的手指震动了水面。

      “他说我……和我妈一样,只会逃避。”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嘴唇抿得很紧,嘴角牵动得几不可察,像是在压抑某种情绪,最后一个字哽在喉咙里,像吞下一块碎玻璃。

      接着,他垂下眼睫,语气更淡了:“我就跑出去了。不想待在这个家。”

      伊然静静地听着,指尖紧紧扣在掌心里,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她从来没听他说起过这些。即使她多次尝试靠近,他也从未真正敞开过自己的世界,从未真正暴露过内心的伤口。此刻他说这些时,语气仍旧平静得像一潭水,可伊然知道,那一潭水下面,藏的是汹涌的波涛,是无法愈合的伤。

      她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圣诞节那天,她等了整整一个下午,从天亮等到日落,从充满期待等到心灰意冷,仍没等到他的身影。不是他忘了,不是他不想来,是他根本——无法脱身,无法赴约。他陷在自己的家庭风暴里,无力自拔。

      “所以那天……”她声音轻得几不可闻,心底却像被灼了一下,痛得发烫,为他承受的一切,也为自己白等的三个小时。

      秦逸点了点头,没有解释,也没有辩解,只是用沉默肯定了她的猜测。他靠在沙发上,整个人看起来虚弱而疲惫,像是一根绷得太紧、随时可能断裂的弦,在这一刻,终于在伊然面前,松了下来,显露出他隐藏的脆弱。

      “对不起。”他低声说,睫毛轻垂,声音里带着一种微微的沙哑,带着歉意,却不再遮掩情绪,那是他第一次如此坦诚。

      伊然沉默了一瞬,内心翻涌着心疼和理解。她没有说“没关系”,因为她知道这对不起对他而言,也同样沉重。然后,她抬起手,轻轻握住了他垂在身侧的、冰凉的手。

      他的手指微微一颤,像被电流击中,本能地想要收回,却没有。当她的指尖碰到他手背时,感受到肌肉瞬间的紧绷。三秒钟后,那片皮肤才逐渐放松,像冰川接受第一缕春阳的试探。

      “秦逸,”她看着他的眼睛,语气温柔而坚定,带着一种能融化冰雪的力量,“我很开心你愿意告诉我这些,愿意告诉我你为什么没来。”她没有问“为什么不接电话”,因为她能理解经历了那样的争吵后,可能根本没有心情回应任何人。

      她顿了顿,指尖稍稍收紧了一点,像是在把自己的温暖和力量悄悄传给他:“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记得,你不是一个人。我都在。”

      秦逸怔了一下,仿佛被她突如其来的坚定和承诺撞了一下神。他抬起头看她,那双眼眸中,原本的疏离和冷漠被惊讶和一丝被打动取代,目光轻轻晃动,像是有很多话想说,有太多情绪翻涌,却始终哽在喉间,说不出口。

      良久,他低低地笑了一下,沙哑中带着一丝久违的轻松:“……谢谢你。”那笑声很轻,却像风从窗缝掠过,带着一种卸下重负后的释然。

      那一刻,他嘴角轻轻弯起,那个弧度很浅,却不像平日里的客气和疏离,像是一道真正放下防备、接受温暖的回应。

      窗外,冬日的阳光穿过半开的窗帘,缓缓洒落进来,在地毯上投下温暖的光晕,也正好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

      屋里的寒意仿佛被这束光和这份温度悄然驱散,房间里,有了一种被理解、被陪伴的安静温暖,像冬日里最温暖的壁炉火焰。

      像是有一扇只为她打开的心窗,在午后的阳光下,悄然透亮。

      ——

      伊然日记小结:

      2005-01-21

      当我看见你眼中的阴影,
      你便让我,
      靠近了一点,
      你心底,
      不为人知的风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