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第五章:中秀后的波澜
苏铭成功通过童生试成为秀才的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家乡这片小天地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原本寂静的小村庄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眼中满是羡慕与钦佩。
苏父和苏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多年来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苏父挺直了腰板,走路都带起了风,逢人便自豪地说:“我家铭儿有出息啦!”苏母则忙里忙外,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待前来道贺的乡亲们。
村里的私塾也因此变得热闹非凡,张老夫子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在课堂上多次提及苏铭的成功,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努力学习。一些原本看不起苏铭贫寒出身的人,此时也纷纷改变了态度,对他恭敬有加。
然而,随着赞誉声而来的,还有一些无形的压力。当地的一些士绅听说了苏铭的事迹,开始关注起这个出身贫寒却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他们派人给苏铭送来了贺礼,邀请他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苏铭深知这些士绅的心思,他们一方面是想拉拢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想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投资,以期日后能有所回报。
苏铭虽然感激他们的好意,但他更清楚自己的目标是通过科举入仕,为百姓谋福祉。因此,他婉言谢绝了大部分邀请,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乡试做准备中。
为了能在乡试中取得好成绩,苏铭需要阅读更多的书籍,学习更深入的知识。然而,家乡的藏书有限,他不得不前往县城的大藏书楼借阅书籍。但县城路途遥远,往返一次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且,大藏书楼的书籍借阅规定十分严格,很多珍贵的书籍并不外借。
苏铭为此苦恼不已,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县城找了一份帮人抄写文书的工作,以此换取在藏书楼阅读书籍的机会。白天,他在藏书楼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记录下重要的知识点;晚上,他则在昏暗的灯光下抄写文书,赚取微薄的报酬。
就在苏铭为乡试紧张准备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他的家乡。此人正是京城的赵公子,他是来此游玩的。赵公子出身名门,平日里骄横跋扈,仗着家里的权势为所欲为。他听闻了苏铭的事情,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嫉妒之情。
“一个穷小子,竟然也能通过童生试成为秀才,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的本事。”赵公子冷笑着说道。
赵公子打听到苏铭经常去县城的藏书楼,便决定去那里会会他。一天,苏铭像往常一样在藏书楼里阅读书籍,突然,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藏书楼的宁静。他抬头一看,只见一群衣着华丽的人走进了藏书楼,为首的正是赵公子。
赵公子大摇大摆地走到苏铭面前,上下打量着他,轻蔑地说:“你就是苏铭?听说你很有才华,我倒要考考你。”
苏铭放下手中的书,平静地看着赵公子,说:“公子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在下知无不言。”
赵公子冷笑一声,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试图难住苏铭。苏铭略作思考,便给出了准确而精彩的回答。赵公子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苏铭如此有才华。
“哼,就算你有点才华又如何?科举可不仅仅靠才华,还得有背景和人脉。”赵公子恼羞成怒地说道。
苏铭看着赵公子,坚定地说:“我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就一定能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
赵公子被苏铭的话气得浑身发抖,他恶狠狠地说:“你等着瞧吧,我不会让你在乡试中好过的。”说完,便带着手下人离开了藏书楼。
苏铭看着赵公子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自己在科举之路上又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但他并没有害怕,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知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抱负。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铭更加刻苦地学习。他不仅要应对赵公子可能带来的麻烦,还要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乡试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