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三章:科举之途

      自从在私塾中听闻科举能够改变命运,苏铭的心中便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那火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对科举充满了无尽的向往。他深知,对于自己这样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而言,科举是唯一能够走出这穷乡僻壤、实现抱负的途径。

      为了能在科举中崭露头角,苏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准备。每天天还未亮,他便悄悄起床,借着微弱的晨光诵读经典。《论语》《孟子》《诗经》等儒家典籍,他早已熟读成诵,每一句话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白天,他在私塾里认真聆听张老夫子的教诲,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下课后,其他同学都纷纷回家休息,而苏铭却总是留在教室里,向张老夫子请教那些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

      夜晚,是苏铭最为珍惜的时光。他独自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仔细研读那些珍贵的书籍。灯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为了节省灯油,他常常将灯芯调得很小,微弱的光线使得书本上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但他依然努力辨认着,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然而,在准备科举的过程中,苏铭遭遇了重重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书籍的匮乏。他家中贫困,根本无力购买更多的书籍。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苏铭不得不四处借书。他常常步行数里路,到邻村的藏书人家中借阅书籍。有些藏书人慷慨大方,愿意将书借给他,但也有一些人顾虑重重,担心他会损坏书籍,不愿意外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苏铭总是耐心地向他们保证,一定会好好爱护书籍,按时归还。有时候,为了能借到一本书,他甚至会帮藏书人家做一些农活,以此来换取借书的机会。

      除了书籍的问题,生活的压力也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苏铭的身上。家中的田地需要耕种,父母的身体也需要照顾。苏铭不得不一边努力读书,一边抽出时间帮忙做家务。农忙时节,他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读书。尽管身体极度劳累,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有一次,苏铭在田间劳作时不小心扭伤了脚,疼痛难忍。但他依然坚持在夜晚读书,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将脚泡在冰冷的水中,以此来缓解疼痛。母亲看着他如此刻苦,心疼得直掉眼泪:“铭儿,别太累着自己了,身体要紧。”苏铭笑着安慰母亲:“娘,我没事。这点疼痛算不了什么,只要能实现我的科举梦,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在学习的过程中,苏铭还遇到了许多学术上的难题。一些经典著作中的深奥道理,他一时难以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常常与私塾里的同学一起探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愿意与他交流。那些富家子弟看不起他的贫寒出身,对他的问题总是不屑一顾。但苏铭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转而向张老夫子请教。张老夫子十分欣赏苏铭的勤奋和好学,总是耐心地为他解答问题,引导他深入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铭的学识日益渊博。他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文章也写得越来越好。张老夫子对他的进步感到十分欣慰,常常在课堂上表扬他,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然而,苏铭的努力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王二和他的那些富家子弟朋友,看到苏铭越来越优秀,心中充满了怨恨。他们暗中商量着如何给苏铭制造麻烦,阻碍他的科举之路。

      一天,苏铭像往常一样到邻村借书。当他走到半路上时,突然被王二等人拦住了去路。王二阴阳怪气地说:“哟,穷小子,又去借书啊?别白费力气了,你就算读再多的书,也考不上科举。”苏铭看着他们,平静地说:“我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为了让你们嘲笑。你们有时间在这里嘲笑别人,不如多花点时间读书。”

      王二听了,恼羞成怒,伸手就要去抢苏铭手中的书。苏铭紧紧地抱住书,大声说道:“你们不能这样做,这是我借来的书。”王二用力一推,苏铭摔倒在地,手中的书也掉在了地上。王二捡起书,撕成了碎片,然后得意地说:“看你还怎么读书。”

      苏铭看着破碎的书,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但他知道,与他们争吵并不能解决问题。他默默地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转身离开了。回到家中,苏铭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父母,他不想让他们为自己担心。他决定重新借一本同样的书,继续自己的学习。

      尽管遭遇了这样的挫折,但苏铭对科举的向往丝毫没有减退。他知道,科举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科举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