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烟火绽处是归期 ...

  •   伦敦的十二月裹着铅灰色的云层,潮湿的寒气如同无形的藤蔓,顺着风衣领口往叶笙的脖颈里钻。
      她攥着手机站在海德公园外,玻璃橱窗映出她呵出的白雾,与橱窗内旋转的圣诞八音盒相映成趣。
      屏幕上沈翊鸣发来的消息已经是三小时前:"杭州今天零下三度,断桥残雪比去年早了两周。"
      她缩了缩脖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行李箱拉杆上挂着的玄武湖纪念牌,那是去年和朋友们一起去南京旅游时买的。
      纪念牌边缘被磨得发亮,上面"六朝古都"的烫金字样在路灯下微微闪烁,恍惚间,她仿佛又听见了许妍在南京博物院里惊叹的声音,还有段嘉言讲解历史典故时认真的模样。
      记忆突然回溯到三个月前的禄口机场。
      那天南京的梧桐叶刚染上秋色,许妍抱着保温桶追着安检口跑,桶里装着她凌晨三点熬的莲藕排骨汤,"路上饿了喝!"
      保温桶上还贴着便利贴,用可爱的字体写着"多吃肉,别想太多"。
      段嘉言把车载香水换成了叶笙喜欢的青柠味,说是能让她在飞机上睡得安稳。他甚至特意打印了一份长达二十页的《伦敦生活指南》,从地铁线路到超市折扣日,密密麻麻的标注里藏着他的细心。
      而沈翊鸣始终沉默,直到登机前才塞给她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整整齐齐的手写信,"每周一封,别落下。"信纸的边缘还细心地画着南京的地标建筑,从古朴的中华门城堡到现代感十足的紫峰大厦,每一笔都饱含着不舍与牵挂。
      最底下还压着一张合照,四个人挤在南京大学的梧桐大道上,笑容比秋日的阳光还要灿烂。
      此刻的杭州河坊街飘着细雪,沈翊鸣站在"知味观"的招牌下,睫毛上落着细碎的冰晶。
      他盯着手机相册里的合照——去年跨年,叶笙非要在南京老门东拍汉服写真,结果踩着木屐摔进了秦淮河畔的积雪堆,段嘉言的羽绒服成了临时救急的毛巾,许妍笑到手机都拿不稳。
      照片里叶笙冻得通红的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容,而沈翊鸣则在一旁紧张地扶着她,眼神里满是关切。
      那天晚上,他们在街边的小店喝着姜茶,叶笙举着手机播放着走调的《新年好》,四人的笑声混着茶香,温暖了整个寒夜。
      "又在看老照片?"许妍裹着米白色的羊绒围巾出现,手里提着油纸包的葱包桧,"买了你最爱的定胜糕,老板说刚出锅。"
      她顺着沈翊鸣的目光看去,突然红了眼眶,"也不知道她在那边有没有好好吃饭。"说着,她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叶笙喜欢吃的菜,还有各种菜谱,"等她回来,我要给她做满汉全席。"
      本子里还夹着几张泛黄的电影票根,那是他们一起看过的电影,每一张背后都写着简短的观影感受,承载着无数个共同度过的周末。
      段嘉言从火锅店推门而出,眼镜片瞬间蒙上白雾:"靠窗的位置留好了,还特意让老板把空调调高了两度。"
      他拍了拍口袋,露出半截素描本,"给她带了速写本,她说伦敦的街头艺人特别多。"其实这个素描本里,已经画满了他们在南京和杭州的点点滴滴,有叶笙在南京大学图书馆认真学习的侧影,她的发丝被窗外的风吹起,阳光洒在书页上,勾勒出温柔的轮廓。
      有许妍在西湖边喂松鼠的可爱模样,松鼠捧着坚果的样子让她笑得前仰后合。
      还有沈翊鸣和段嘉言在球场挥洒汗水的矫健身姿,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和他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
      最新的一页上,段嘉言偷偷画下了今天三人在河坊街买糕点的场景,他特意把许妍哈气搓手的细节都画了出来,生动又有趣。
      这家藏在浙大紫金港校区附近的火锅店,装修风格和南京新街口那家叶笙最爱的店惊人相似。
      朱红的雕花窗棂上贴着褪色的"冬日限定龙井虾仁锅"海报,墙角的绿植挂着小灯笼,恍惚间竟像回到了四人常去的南京老店。
      火锅店的老板是个热心肠的大叔,得知他们是为了等远方的朋友一起"云跨年",特意在店里布置了一些小装饰,还播放起了他们点的歌。
      大叔甚至拿出了自己珍藏的老照片,分享起他年轻时和朋友们的故事,那些关于青春、友情和离别的故事,让四人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
      沈翊鸣仔细地把餐具烫了三遍,段嘉言在菜单上反复勾选叶笙的必点项:贡菜、响铃卷、虾滑要双份。
      许妍突然指着墙上的照片墙愣住——其中一张泛黄的合照里,四人穿着南京大学的校庆文化衫,在北大楼前比着幼稚的剪刀手。"记得那次吗?"她声音发颤,"叶笙为了拍延时摄影,在寒风里守了整整三个小时。"
      那天的风很大,叶笙的头发被吹得凌乱,但她依然专注地盯着相机,而其他三人就在旁边陪着她,时不时给她递上热饮,帮她挡风。
      沈翊鸣还跑去买了暖宝宝,偷偷贴在她的鞋底。
      最后拍摄完成时,四人的手指都冻得通红,却围着相机看着成果笑得像孩子一样。
      铜锅里的红油开始咕嘟作响,段嘉言突然从背包掏出个神秘的黑匣子。
      随着开关启动,桌面投射出全息影像——像素风格的南京城在热气中缓缓升起,点击鼓楼校区的钟楼,立刻播放出叶笙高一时在元旦晚会上跑调的《茉莉花》。
      触碰玄武湖的游船,跳出四人去年夏天夜游的Vlog,许妍被沈翊鸣恶作剧推到水里,段嘉言举着手机笑到摔倒。
      这个黑匣子是段嘉言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制作的,里面不仅有他们的回忆,还设置了很多互动环节,比如可以给虚拟的叶笙"送礼物",礼物会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在影像中。
      他还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自动生成他们之间的回忆故事。此刻,他轻轻点击屏幕,一段文字浮现:"2020年7月23日,四人在南京大排档,叶笙把辣椒油当成饮料喝,结果被辣得说不出话,最后喝了三瓶酸梅汤才缓过来。"
      "上周熬夜写的代码。"段嘉言挠挠头,耳尖泛红,"还加了实时天气同步,这样她那边下雨,我们就能提醒她带伞。"
      沈翊鸣盯着空中旋转的像素小人,想起叶笙临走前塞给他的手账本,扉页画着四个牵着手的火柴人,背景是横跨中英两国的彩虹桥。
      手账本里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等我回来,我们还要一起去很多很多地方。"本子里已经写满了她在伦敦的生活点滴,有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有遇到新朋友的喜悦,还有对家乡美食的想念。
      她用彩色的笔记录下每天的心情,还画了很多简笔画,有伦敦眼、大本钟,还有想象中四人重聚的场景。
      火锅店的电视突然切换到跨年特别节目,屏幕上出现伦敦大本钟的画面。
      许妍慌忙翻出手机,相册里存满了未发送的照片:西湖的初雪、河坊街的糖画、他们特意去南京打包的鸭血粉丝汤。
      最新的视频是昨天拍的,三人举着写满祝福的灯牌站在断桥:"叶笙,我们在杭州等你回家!"为了拍这个视频,他们在寒风中站了两个多小时,反复拍摄了无数次,就为了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许妍的脸被冻得通红,手指也僵得几乎按不动手机,但她依然坚持着,因为她知道,这些画面会给远方的叶笙带去温暖。
      此时的伦敦已近深夜,叶笙缩在学生公寓的飘窗上,望着窗外零星的灯火。
      室友留下的姜饼屋在月光下泛着暖黄,她机械地刷着社交媒体,满屏都是跨年的热闹。突然,手机震动着弹出视频通话请求,熟悉的火锅香气瞬间透过屏幕扑面而来。
      "快看!"许妍举着手机转了个圈,"给你留的C位,连调料都是特调的!"
      镜头扫过满桌菜肴,沈翊鸣举起印着"南京大学120周年"字样的帆布包,里面露出半盒桂花糕:"特意去夫子庙买的,冻在冰箱里等你。"
      段嘉言则小心翼翼展开素描本,最新一页画着他们四人在杭州西湖的想象图,叶笙戴着学士帽站在断桥中央,背后是绽放的烟花。
      画中的叶笙笑容灿烂,仿佛真的就在他们身边。
      为了画这幅画,段嘉言查阅了很多资料,参考了无数张照片,甚至还请教了美术学院的同学,就是为了让叶笙感受到他们的心意。
      沈翊鸣突然从口袋掏出个丝绒盒子,里面躺着枚镶嵌蓝水晶的胸针,造型是微缩版的伦敦眼:"你上次说在Covent Garden橱窗看到很喜欢,托人找工匠复刻的。"
      叶笙的眼泪砸在膝头的手账本上,晕开了沈翊鸣第一封信里的字迹:"南京今天起风了,梧桐树的叶子又少了一片,你在那边冷不冷?"
      她想起在伦敦的这些日子,每当遇到困难,只要翻开沈翊鸣的信,就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那些信件被她整齐地放在书桌抽屉里,闲暇时就会拿出来反复阅读,仿佛朋友们就在身边陪伴着她。
      倒计时声从电视和手机里同时响起,火锅店的客人自发加入合唱。
      许妍哭着唱跑调,段嘉言的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沈翊鸣举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
      当零点钟声在伦敦和杭州同时敲响,泰晤士河的烟花在视频里炸成璀璨星河,与西湖上空的电子烟花遥相辉映。
      叶笙对着屏幕大声喊着:"新年快乐!我爱你们!"而另一边,许妍、沈翊鸣和段嘉言也大声回应着,声音里充满了思念和期待。
      他们约定,等叶笙回来,要一起去看真正的伦敦烟花,也要在南京和杭州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叶笙摸着屏幕上朋友们模糊的笑脸,终于读懂了沈翊鸣那句"距离是会被思念次方消解的方程式"。
      这场跨越八千公里的跨年,不仅是时间的更迭,更是青春最动人的注脚——那些被时差切割的日夜,终将在重逢的拥抱里,拼凑成完整的圆。
      而此刻窗外的细雨,仿佛是来自故乡的温柔耳语,诉说着永不褪色的约定。
      她知道,无论相隔多远,那份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而这份等待,也变得格外值得期待。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就像他们曾经约定的那样。即使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他们之间的故事也会像陈年美酒,愈久弥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