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妈妈患有抑郁症,葬礼上只来了爸爸的同事,因为她和亲人早早就断了联系,也没朋友,生命中重要的存在只有孩子和丈夫,这其中其实也能看出来,在她眼中,丈夫的重要程度是要高于孩子一些的。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骂她恋爱脑,她是生病了,刚好遇上一个能让她产生精神寄托的人,然后越寄托越孤独,越孤独越寄托,就这样恶性循环,到最后对别人的依赖已经到了自己完全无法摆脱的地步。她对青青肯定也有寄托,也有很多爱,但是当时的青青还太小了,她在一个孩子身上能寻求到的帮助是有限的。比起攻击她或许“她这种状态究竟该不该生孩子,自杀是不是不负责任”才是更值得讨论的。
再但是,文中依旧没讨论。
因为青青作为当事人都无法对她说出任何狠话,作为创作者总是会对角色心软的,我对越南柯说不出狠话,也做不到当着青的面去指责她的妈妈。她既然都用这种近乎于代过的方式回忆过去,那我也就不用“理智讨论”的方式来提起这件事了。
读者们如果想讨论的话大家都和善一点哇,确实是有争议的点,大家好好聊,看小说而已不要产生戾气影响心情。
妈妈是本来抑郁就蛮严重的,不是说因为丈夫离世才开始抑郁,就是说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就像失去了一半心灵上的药物。她的痛苦已经盖过了对青的爱。说不定如果出意外的是青,她也会选择一样的结果。
而且在青青看不到的地方,妈妈肯定会因为抑郁无法入眠,看着女儿的脸流泪,所以我做不到谴责她。
通篇回忆都在把越南柯称呼为“妈妈”,因为这里是青青视角,她心底最深处的需求其实就是,无关任何对错、不去讨论任何东西,只是作为一个孩子,出于本能地想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