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 54 章 ...


  •   “怎么这么说?”
      季雨桐蹙眉,她分明记得裴若初同她说过,裴若初与父亲的交易即源于两人对多年前真相的怀疑。
      父亲是不打算告知她其中的细节么?
      季雨桐想了想,试探道:“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我母亲当年的死会不会另有隐情?”
      季承夜沉默了片刻,忽然严肃道:“是不是裴若初同你说了什么?”
      “不是……”
      嘴巴动得比头脑更快,在季雨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先矢口否认了。
      真奇怪,她明明想承认的,因为的确是裴若初先同她提及了这一事。
      通话那头,季承夜听到她的回答后,却似有若无地松了口气:“这件事情,之后不要再提了。”
      “就这样,我还有事,先挂了。”
      “为什……”
      季雨桐的尾音散在半空中,没有人听见。
      手机屏幕兀自发亮,季雨桐垂眼,在车里坐了许久。

      “为什么父亲不打算跟我谈母亲的事?”
      那夜回到酒店后,季雨桐同裴若初提起了这事。
      彼时裴若初尚在看剧本,闻言,低着头道:“或许,你父亲不想把你牵扯进来。”
      真的是这样吗?
      季雨桐不解,她已经二十五,即便父亲不愿年少时的她领悟死亡的阴霾和真相的残忍而选择欺瞒她,为何时至今日父亲仍不愿同她谈及太多关于母亲的事。
      甚至,不仅仅是关于母亲的死,就连母亲生前的珍贵回忆,父亲也从不与她分享。
      她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母亲的房间里,读着母亲生前留下的书册,一坐一整天。
      看着季雨桐脸上难言的寂寞,裴若初的心塌陷了一小块。
      她不由说:“我可以告诉你我知道的部分。”
      季雨桐的眼睛亮起来。

      向明烛案,已尘封十二年。
      自当年裴湛枫猝死在看守所后,该案再也没有下文。
      当时的办案民警想以犯罪嫌疑人死亡撤销案件,上头却迟迟不肯批复——牵扯利益太多,要是就这么盖棺定论了,公安的压力太大。
      于是公安这边最终也只给裴湛枫做了终止侦查,这案件始终挂着,十二年如一日。
      如果没有新证据,可能就这么一直挂着,直到某一天所有人都忘记。
      每一起旧案受限于技术、证据等多方面的因素,总是要比现发的案件更难破获,裴若初问过公安的人,由于找不到凶器,他们的回答也总是闪烁其词。他们说,要翻案,最困难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作案工具,其他旁的怀疑,就好比隔靴搔痒,查不清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裴若初知道,凶器大概是找不到的。
      当时警方查封了枕山,将枕山内部及附近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个遍,也没有发现凶器的踪影,恐怕第一时间,凶器就已经被凶手拿走了。
      而在找不到凶器的前提下,当年在案发时间内出入枕山的人,的确只有裴湛枫。

      裴若初拿过酒店桌上的便签本,用铅笔写了如下内容:
      “15时许:裴赐年来到枕山
      16时:裴赐年和季承夜驾车驶出枕山
      同时捎带张虹去菜市场
      16时30分:裴湛枫抵达枕山
      约同一时间裴赐年和季承夜到达长风
      17时:裴湛枫发现向明烛死亡后报警
      之后张虹回到枕山、警方到达现场”
      “以上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大致时间线。”裴若初总结道。
      季雨桐盯着黑色的死亡二字,问道:“我父亲他们开车去了哪里?”
      “去了公司。”
      “裴赐年开车,张虹坐副驾,季承夜坐在后排。按照当时张虹的说法,他们捎了她一段路,在拐出别墅区后因为方向相反,才让张姨自行走去菜市场。”
      这意味着他们的不在场证明足以相互应证。
      “我记得,当时警方推测的死亡时间大约是他们到现场前的一个小时左右?”
      “是的。”裴若初也记得。
      季雨桐看着便签纸,又梳理了一遍时间线,在母亲的推测死亡时间里,在枕山的只有裴湛枫。
      也无怪从一开始,裴湛枫就被列为嫌疑人直接刑拘了。

      那夜,季雨桐怀着沉重的心情睡去,一整夜,梦里都是母亲往者不可追的背影。
      可想而知,第二日的季雨桐仿佛被抽离了灵魂,行尸走肉一般布置片场。
      她心里仍记挂着昨晚和父亲聊的事,没心思拍电影,可她却不能任性地丢下一整个剧组不管。
      索性今天镜头过得很快。
      也不知道宫徵在演戏之路上是灵光一闪还是真的开窍了,自来到鹏城后,她的部分完成得越来越好。
      又恰好,这部分的剧情侧重点都在暮云身上,镜头仿佛随着暮云的一举一动长出了翩然的灵魂。

      “咔嚓”、“咔嚓”的脆响在狭小的摄影棚里来回激荡,定格下一个个不凡瞬间。
      光影交织的摄影棚内,暮云身着一袭素色亚麻长裙,衣料如流淌的月光,随着她的一举一动,泛起似波澜的涟漪。她将头发随意地束在脑后,此刻正全神贯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相机,几缕碎发挣脱束缚,垂落在她白皙的脸旁,为她增添几分随性。
      取景器里是模特凹好的造型,暮云左手轻轻托住机身,右手半按着快门键,指尖之下的冰冷逐渐为体温所暖。
      棚中的世界仿佛都为她专注的目光而凝固,灯光肆意挥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
      世界的目光望着她,她的目光却只紧紧锁着取景器。她在等待一个稍纵即逝的永恒瞬间。
      咔嚓——
      她按下温暖的快门,时间的齿轮在此停下运转,美好的一刹那被封印在感光元件之中。
      在这短短一瞬间,她洞悉了瞬间与永恒。
      “暮老师,你在摄影方面的敏锐嗅觉让人赞叹。”
      样片上的模特,服饰间既有西方的华丽风格,神态中又具中国古典风韵,暮云的摄影将二者结合得很好,杂志社的主编一顿猛夸。
      有暮云掌镜,杂志社的销量提升了许多,上一起杂志发售后,不少读者表示很喜欢封面的拍摄风格,这也是杂志社再度邀请暮云合作的原因。
      拍完组图的暮云朝主编谦和地微笑:“谢谢《风云》给我再次合作的机会。”
      “不知道暮老师有没有常驻我们杂志的想法?”
      主编将暮云拉到角落,表达自己的意图。
      这位主编与暮云相识多年,在暮云尚未结婚时便与她有过合作。
      因而当年得知暮云结婚后再不工作,主编惋惜了好一阵子。
      如今看到暮云重新出来拍摄,技法还是一如既往、甚至超越以往的好,主编又起了心思。
      “你知道,我们杂志缺少一个像你这样有天赋有创意有经验的摄影师,薪资待遇这些,都可以谈。”
      主编说得很诚恳,暮云也听得出她的诚心。
      对她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摄影圈更新换代太快,她停工这么多年,市场早已经快要抛弃她。
      《风云》的主编像伯乐一样,给她一次掌镜封面的机会,此番还特意邀她来云城拍摄,甚至愿意与她签约,给她稳定的工作。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她是很感激的。
      因此,当主编正式提及工作的事情,暮云几乎在瞬间就心动了。
      “但是《风云》的工作地点……”暮云担心。
      “对,”主编的话肯定了她的担心,“《风云》的总部在云城,你要加入我们,可能也需要留在云城。”

      留在云城。
      暮云在心里把这四个字轻轻念了一遍。
      这正是她最担心的。
      她和顾池横虽还存在浅薄的婚姻关系,但双方的律师已经在对接离婚事宜,毕竟,他们的分开不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背后,还有两个大家庭,光是财产分割清楚,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相比糖糖的抚养权问题,财产都是小事。
      暮云自然不可能将糖糖交给顾池横抚养,可肉眼可见的,她如今的条件比之顾池横差之千里,如若顾池横一定要糖糖的抚养权,双方谈不下来闹到法庭上,她不见得能笑到最后。
      顾池横是工作狂,他不爱暮云,也不见得有多么爱糖糖,糖糖的出生,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两个家族需要未来的继承人。
      因而,好不容易顾池横前期松口愿意让她抚养糖糖,她势必要将糖糖带在身边,绝了顾池横的心思。
      那么,糖糖也得随她来云城。
      搬家是一件麻烦的事,尤其暮家已经在北城扎根了三代,家族产业全在北方,根本不可能举家南迁。她一个人是没事,带上糖糖也没事,有问题的,是她工作之后,无人照顾糖糖。
      这也是无数单亲家庭的悲剧。
      糖糖虽然年少,但听话懂事,暮云不担心她的学习与成长,暮云担心的,是糖糖在日复一日的单亲氛围中变得孤僻,养出不同的性格。
      最终,她说:“多谢主编好意,但搬来云城一事对我来说关系重大,我要回去好好想想。”

      拍摄结束以后,暮云在太阳落山之后回到宾馆。
      她一人独住,房间原本只定了两星期,后来拍摄计划延长,才又续了一星期。
      小小的宾馆里,清清冷冷。
      她忽然回想起那次她陪春树去别的城市参加座谈会,她们住在不大的酒店房间里,一起庆祝获奖,一起切蛋糕,她记得春树腼腆的笑容,也记得自己的拥抱。
      那分明是一个,喜悦和鼓励的拥抱,时隔多日,暮云竟在此刻察觉到几分不合时宜的害羞,以至于脸颊也微微泛了热。
      在这样的清冷年岁里,她忽然疯狂想念春树。
      不知出于何种心态,或者情绪的作祟,暮云在灯下落座,提笔写信。

      “春树:
      好久没通过写信的方式跟你交流了,现在落笔都有一种新鲜感。
      我到云城已经快满三个星期。比起北城三天两头雾蒙蒙的天气,这里空气很好,每天早上骑车出门都有一种洗肺的清爽。我往往会在七点出门锻炼,到八点再到附近吃早茶,这里的口味偏清淡,但很好吃,符合我的口味。
      云城的生活节奏很慢,我一般从早上九点工作到下午五点,其余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工作的伙伴也都是很好的人,她们注重创意,讲究效率,和这样的人们一起工作,我好像年轻了不少,那些热血,积极,都突然找到了我,短短三个星期,我好像回到了十年以前。
      这家杂志社想邀我常驻,给出的薪资条件很优渥,我在认真考虑这件事。
      说实话,我很心动。
      因为这样好的工作团队和氛围,是很难得的,但我也还在犹豫,因为糖糖毕竟还小,如果固定在云城工作,只有我一个人,很怕自己照顾不好她。
      说到这里,我忽然很想你。
      如果你也在云城该多好,我们可以一起骑车,一起讨论文学。
      今天云城的阳光很好,你那里呢?
      希望你读信的时候窗外阳光也好。
      暮云”
      写完信,暮云将信纸摊在桌上,晾干字迹。
      已是深夜,夜色如墨,不见一点阳光。
      夜里,又怎么会有太阳。
      暮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信里骗春树阳光很好,好像这样说了,就能表现出此刻她的好心情,能表现出她在北城过得好,就能藏好她的期待。
      文学上的修辞手法,被她拿来说假话。
      原来,她是这么卑劣的人,祈祷春树心甘情愿地被她绑架。
      窗外,云城被夜幕深深笼罩,城市的喧嚣在黑夜里渐渐沉淀。
      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
      几天后,春树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封意外之喜。
      暮云去了云城之后,她们日常的短信联系并未减少,因此,忽然收到暮云的信,出乎了春树的意料。
      她在桌前拆开这封信。
      读完一遍,她眉头紧锁。
      她坐不住,站起身立在房间里一字一句又读一遍。
      读完,春树抬头,为越来越躁的雨声惊扰。
      窗外乌云密布,不知何时,大雨已翩然而至。
      那篇长篇小说,她修改到一半,倚搁在窗边。
      方才读信时,她忘记将窗户关紧。
      风雨进来,侵袭了半张稿纸,纸上的墨水在雨水浸润下斑驳化开,一片模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1.自娱自乐。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