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第五十九章:盼归心切 ...

  •   第二天,带着一家人殷切期望的回信,被投递进村口的邮筒。赵刚和肖敏并肩站在村口,目送着邮递员骑着摩托车渐行渐远,引擎声逐渐消散在蜿蜒的山路上。晨雾初起,潮湿的雾气模糊了他们的视线,却无法掩盖两人眼中的牵挂与担忧。肖敏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似乎这样便能抵御内心的不安。

      半个月后的清晨,石山村仿佛被大自然轻柔地披上了一层薄纱,静谧祥和。赵刚如往常一样,整理好着装准备前往学校。他刚踏出院门,村口就传来邮递员扯着嗓子的呼喊:“赵校长,又有你家的信!”

      赵刚脚下一顿,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暖流,三步并作两步地朝村口奔去。熟悉的信封上,知晓那娟秀的字迹,宛如冬日暖阳,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他紧紧攥着信,脚步匆匆地往家赶。

      此时,肖敏正在厨房忙碌,炊烟袅袅,早餐的香气弥漫在小院里。看到赵刚手中的信,她手中的锅铲“哐当”一声搁在灶台上,连围裙都没顾上解,就急忙从厨房冲了出来。两人坐在院子里那张略显斑驳的石凳上,怀着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然而,信中的内容让他们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从最初的期待瞬间跌入复杂的谷底。知晓在信里写道:“爸妈,今年寒假我就不回去了。我马上就要大四了,学习和生活都特别忙碌。一方面要准备毕业论文,查阅大量资料,精心构思论文框架;另一方面还要备考教师资格证和竹海县教师招聘考试,每天都要复习大量的知识点,进行模拟考试。等回白沙师大后,我再给你们打电话。”

      读完信,赵刚和肖敏一时无言,只有院子里的老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内心的失落。肖敏的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失落,轻声呢喃:“这孩子,忙起来连家都顾不上回了。”赵刚伸手拍了拍肖敏的肩膀,试图安慰她:“知晓有自己的规划,她打小就对石山这片土地感情深厚,咱们应该支持她。”话虽如此,他的目光却不自觉地黯淡下去,心中的牵挂如藤蔓般肆意生长。

      此后的日子,村口的那条小路成了赵刚和肖敏心中的牵挂。每天,他们都会下意识地朝着村口张望,期待着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或是听到邮递员那熟悉的呼喊。

      夜晚,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洒在小院里。肖敏常常在睡梦中见到知晓小时候的模样:扎着羊角辫,在院子里嬉笑奔跑,银铃般的笑声在耳边回荡。可当她从梦中惊醒,看着身旁空荡荡的床铺,心中的惆怅如潮水般涌来,泪水悄然打湿了枕头。

      赵刚在学校时,也会在批改作业的间隙,停下手中的笔,透过窗户,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思绪如脱缰的野马,飘向远方的女儿。他想起知晓小时候,在山里采摘野果,小脸被晒得通红,却依然笑得灿烂的模样。

      为了排解思念,肖敏开始整理知晓小时候的照片。一本本相册被她翻得卷了边,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段珍贵的回忆。她常常一边翻看,一边轻声讲述给赵刚听,仿佛这样就能拉近与女儿的距离。赵刚则会在周末沿着山间小路漫步,去知晓曾经玩耍过的地方走走。溪边、树林、草地,每一处都留下了女儿成长的足迹,也填满了他对女儿的思念。

      一个周末的午后,知音打来电话。交谈中,她不经意地提到:“最近在关注教育公益项目,发现乡村教育资源依旧匮乏,有机会真想为石山小学做点实事。”挂断电话后,赵刚和肖敏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家人就能在石山村再次团聚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