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第 65 章 ...

  •   圣旨颁下后的第七日,一队禁军护卫着八抬凤辇来到荣国府门前。黛玉身着御赐的杏黄云纹宫装,在贾母等人的目送下,缓步登上了象征公主身份的轿辇。
      "外祖母保重。"临行前,黛玉向贾母深深一拜,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贾母老泪纵横,拉着她的手不肯松开:"我的玉儿啊..."
      王熙凤在一旁劝道:"老太太别伤心,公主府离咱们这儿不过两条街,随时可以去看望的。"
      黛玉的目光扫过众人,唯独不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咬了咬唇,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进了轿子。
      轿帘落下的一刻,紫鹃发现自家姑娘的肩膀微微颤抖。她悄悄递过一方帕子,黛玉却摇了摇头,挺直了脊背。
      凤辇穿过繁华的街市,最终停在一座朱漆大门的府邸前。门楣上"贞静公主府"五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请公主下轿。"一个身着藏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恭敬地立在轿前。
      黛玉搭着紫鹃的手走下凤辇,只见府门前整齐排列着两排仆役,见她出来,齐刷刷跪下行礼:"恭迎公主殿下!"
      这阵仗让黛玉有些无措。她虽贵为小姐,却从未受过如此隆重的礼遇。她深吸一口气,微微抬手:"都起来吧。"
      那中年男子上前一步:"微臣周瑞,蒙北静王爷举荐,现为公主府管家。府中一应事务都已安排妥当,请公主入内歇息。"
      "周管家费心了。"黛玉点头,心中却暗自诧异——这周瑞看着面善,倒像是在哪里见过。
      进入正院,黛玉不由得驻足。只见院中一泓清池,池畔几株垂柳,竟与扬州老家的布置有七八分相似。池边一座精巧的凉亭,匾额上题着"忆江南"三字,笔迹清峻挺拔,不似寻常工匠所为。
      "这亭子..."黛玉忍不住问道。
      周瑞会意:"回公主,这亭子是王爷特意命人仿照江南园林所建,匾额也是王爷亲笔所题。王爷说,公主想必思念家乡景致。"
      黛玉心头微颤,没想到北静王竟如此细心。她缓步走入亭中,手指轻轻抚过栏杆上雕刻的梅花纹样,一时思绪万千。
      紫鹃在一旁笑道:"姑娘...不,公主您看,这亭柱上还刻着诗呢。"
      黛玉定睛看去,只见柱上刻着一副对联:"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正是她从前作过的诗句。她脸上顿时飞起两片红云,心中既惊又喜——这北静王从何处得知她的诗作?
      周瑞察言观色,适时解释道:"王爷素来喜爱诗词,尤其欣赏公主的才情。这些日子命人搜集了不少公主的佳作。"
      黛玉抿了抿唇,没有接话,但眼角眉梢的喜色却掩藏不住。
      参观完府邸,周瑞引着黛玉来到正房"绛芸轩"。推门而入,只见屋内陈设典雅,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案几上备着上好的笔墨纸砚。最引人注目的是窗前的一架古琴,琴身乌黑发亮,一看便知是难得的好琴。
      "这琴..."
      "是王爷的珍藏,名为'焦尾'。"一个温和的女声从内室传来。只见一位约莫五十岁的妇人走出,向黛玉行礼,"老奴顾氏,奉王爷之命,今后伺候公主起居。"
      黛玉仔细打量这位顾嬷嬷,见她面容慈祥,眼神却锐利有神,举止间透着不凡的气度,显然不是普通仆妇。
      "嬷嬷请起。"黛玉虚扶一把,"嬷嬷从前是在..."
      "老奴原是王爷的乳母,后在王府掌管内院事务二十余年。"顾嬷嬷笑道,"王爷说公主初掌府邸,身边需得有经验的人帮衬,便派了老奴过来。"
      黛玉心中一动——北静王竟将自己的乳母派来伺候她,这份用心不可谓不重。她轻声道:"王爷厚爱,黛玉愧不敢当。"
      顾嬷嬷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公主不必过谦。王爷常说,林大人忠心为国,其女又才华横溢,理当受到厚待。"
      安顿妥当后,黛玉独自坐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开得正艳的西府海棠出神。短短数日,她的生活天翻地覆——从寄人篱下的表小姐,到独居一府的公主;从无人问津的孤女,到北静王青眼相加的贵女。这变化来得太快,快得让她有些无所适从。
      "公主。"紫鹃轻手轻脚地进来,"周管家问晚膳摆在何处?"
      黛玉回过神来:"就在这外间吧,简单些就好。"
      紫鹃犹豫道:"顾嬷嬷说,按制公主用膳应有十二道菜..."
      "我一人哪吃得了那么多。"黛玉摇头,"告诉厨房,以后按四菜一汤准备即可,不必铺张。"
      紫鹃刚要去传话,顾嬷嬷却走了进来:"公主,恕老奴多嘴,这膳食规制关乎皇家体面,不可轻减。若公主不喜浪费,可将多余的赏给下人。"
      黛玉沉吟片刻,点头道:"嬷嬷说得是,那就按规制来吧。只是..."她顿了顿,"府中用度还需节俭,不必事事奢华。"
      顾嬷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公主仁厚。不过王爷特意交代,公主府一应用度皆由王府支应,公主不必操心。"
      "这如何使得?"黛玉惊讶道,"我自有俸禄..."
      "王爷说,公主守孝期间,不宜为俗务烦心。"顾嬷嬷笑道,"等孝期满了,再自行掌管不迟。"
      黛玉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反驳。她隐约感觉到,北静王的这些安排背后,似乎另有深意。
      晚膳后,黛玉正在书房翻阅府中账册,周瑞匆匆来报:"公主,王爷过府拜访,现在花厅等候。"
      黛玉手中的账册"啪"地掉在桌上。她没想到北静王会亲自来访,而且是在入夜时分。她连忙起身:"快请...不,我亲自去迎。"
      花厅中,北静王负手而立,正在欣赏墙上挂着的一幅山水画。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月光下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显得格外清俊。
      "臣女参见王爷。"黛玉福身行礼。
      北静王虚扶一把:"公主不必多礼。"他的目光在黛玉身上停留片刻,嘴角微扬,"这身衣裳很适合你。"
      黛玉这才意识到自己还穿着那套杏黄宫装,脸上顿时一热:"王爷谬赞了。"
      "坐吧。"北静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本王来是有几件事要告知公主。"
      黛玉乖巧地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等待下文。
      "其一,贾宝玉已经找到了。"北静王开门见山。
      黛玉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他...在哪里?"
      "在京郊的一座寺庙里。"北静王观察着黛玉的反应,"他执意要出家,贾政派人去接了几次都不肯回来。"
      一滴泪无声地滑过黛玉的脸颊,她迅速抬手拭去:"多谢王爷告知。"
      北静王叹了口气:"你若想见他..."
      "不必了。"黛玉摇头,声音轻却坚定,"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尊重。"
      北静王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其二,关于你父亲的案子。皇上已经下旨彻查,太子党羽大半落网。其中..."他顿了顿,"包括给你父亲下毒的人。"
      黛玉猛地抬头:"下毒?"
      "你父亲并非病逝,而是被人下了一种慢性毒药。"北静王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这种毒会让人逐渐虚弱,最终咳血而亡,症状与肺痨极为相似。"
      黛玉如遭雷击,浑身颤抖起来。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痛苦模样,想起自己近来病症...难道...
      北静王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你的病是天生体弱所致,与毒无关,不必担心。"
      黛玉稍稍安心,随即又想到另一个问题:"王爷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你有权知道真相。"北静王直视她的眼睛,"而且,本王希望你明白,朝堂上的风波远未结束。你现在贵为公主,更需小心谨慎。"
      黛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最后一事。"北静王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本王偶然所得,想着或许对公主有用。"
      黛玉接过锦盒,打开一看,竟是一本珍贵的琴谱,封面上题着《广陵散》三字。
      "这...这是失传已久的..."黛玉激动得语无伦次。
      北静王微笑:"听闻公主琴艺超群,这本琴谱放在本王那里也是暴殄天物,不如赠予知音。"
      黛玉爱不释手地翻看着琴谱,突然想到什么,抬头问道:"王爷怎知我会弹琴?"
      "你不是弹过一曲《流水》吗?"北静王眼中含笑,"本王当时就在席间。"
      黛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北静王早在那时就已经注意到她了。她低头抚摸着琴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时候不早,本王该告辞了。"北静王起身,"府中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告诉周瑞或顾嬷嬷。"
      黛玉连忙起身相送:"多谢王爷关怀。"
      走到院中,北静王突然停下脚步:"对了,明日会有宫里的嬷嬷来教导公主礼仪规矩,可能会有些繁琐,还望公主多担待。"
      黛玉点头:"臣女明白。"
      北静王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保重身体。"说完,转身离去,背影很快融入了夜色中。
      黛玉站在廊下,望着北静王远去的方向出神。紫鹃悄悄走过来,为她披上一件斗篷:"公主,夜深露重,回屋吧。"
      "紫鹃,"黛玉轻声道,"你说...王爷为何对我这般好?"
      紫鹃抿嘴一笑:"这...奴婢可不敢妄加揣测。"
      黛玉摇摇头,不再追问。便是北静王诗父亲旧友,这般照顾,是把自己当亲闺女了?
      回到房中,她迫不及待地翻开《广陵散》琴谱,试着在脑海中弹奏起来。这失传已久的绝响,此刻就在她手中重生。
      次日清晨,黛玉刚用过早膳,顾嬷嬷就来禀报:"公主,宫里来的崔嬷嬷到了。"
      崔嬷嬷是皇太后身边的老人,规矩极严。一天的礼仪训练下来,黛玉累得腰酸背痛,却始终保持着优雅的仪态,没有半句怨言。
      "公主天资聪颖,学得很快。"崔嬷嬷难得地露出满意之色,"只是这行礼的姿势还需再练练。"
      黛玉刚要回应,忽听外面一阵喧哗。周瑞匆匆进来:"公主,贾府来人了,说是有急事求见。"
      黛玉心头一紧:"快请进来。"
      来的是王熙凤身边的平儿,她一进门就跪倒在地:"公主,老太太病了,口口声声要见您!"
      黛玉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