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独自破局与新的成长 ...
-
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能看穿我的一切心思。
我避开了他的目光,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而专业。
该死!
李博士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国!
我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信纸上的字迹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小虫,在我眼前爬来爬去。
没有李博士的支持,项目就像一艘失去了舵的船,随时可能偏离航线,甚至触礁沉没。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周师傅曾经说过,咖啡的品质取决于每一个细节,而人生也是如此。
就算失去了重要的支撑,我也要尽力控制局面,将损失降到最低。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应对策略。
首先,我得稳住王工和张同事。
他们是项目的核心技术人员,如果他们也乱了阵脚,那整个项目就真的完了。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王工的号码。
“王工,关于李博士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我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同时仔细观察着王工的反应。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王工略带迟疑的声音:“那现在怎么办?没有李博士的指导,我们很难继续下去啊……”
“我知道这很困难,”我语气坚定地说,“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李博士之前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建议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相信,凭借我们团队的实力,一定能够克服这个难关。王工,您是项目组里经验最丰富的技术专家,我希望您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您的作用,带领大家一起努力。”我的语气真诚而恳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求。
王工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变得坚定起来:“好,林助理,我明白了。我会尽力配合你的工作。”听到王工肯定的答复,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接下来,我又找到了张同事,和他详细沟通了目前的状况和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张同事虽然年轻,但工作积极性很高,而且学习能力很强。
经过我的鼓励和引导,他也表示会全力以赴,配合团队完成项目。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
我一遍遍地翻阅李博士留下的资料,仔细研究他的每一个建议,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王工和张同事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并与我一起进行反复的讨论和验证。
会议室里,白板上的字迹密密麻麻,几乎遮盖了整个版面。
我们争论,我们质疑,我们推翻,我们重建……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我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个项目,更是在带领一个团队,创造一个奇迹。
王工看我的眼神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开始,他对我这个空降的行政助理并不信任,认为我只是一个花瓶。
但随着项目的推进,他逐渐看到了我的能力和努力,开始主动提供技术支持,并积极参与到项目的讨论中。
张同事也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手畏脚,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与我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我们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默契,仿佛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
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项目终于顺利完成了。
公司领导对项目成果非常满意,在项目总结会上,他们对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当场宣布将我晋升为项目经理。
那一刻,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陈砚秋也向我表示了祝贺。
他看着我的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恭喜你,林知暖,”他说道,“你在这次项目中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和领导力。”
我笑了笑,正准备说些什么,这时,公司领导走了过来……
我咧嘴一笑,还没来得及客套两句,公司领导洪亮的声音就盖了过来。
“知暖啊,这次项目你居功至伟!公司上下对你的表现那是相当满意!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商量。”
我心里咯噔一下,职场老油条的直觉告诉我,这“商量商量”背后,往往藏着更艰巨的任务。
我定了定神,面上堆起职业假笑:“您说,能为公司效劳是我的荣幸。”
领导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大得差点没把我拍岔气。
“是这样,咱们公司最近接了个国际大项目,事关重大,需要一个像你这样有魄力、有能力的年轻人来牵头。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挑战一下?”
国际项目?
我的心跳瞬间加速,肾上腺素飙升。
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
但我脑海里也闪过一丝犹豫。
刚结束一个项目,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要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还没等我细想,身体已经先于大脑做出了反应。
“我愿意!”我脱口而出,语气坚定得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领导哈哈大笑,眼角的皱纹都挤到了一块。
“好!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我失望!具体情况回头让陈砚秋跟你细说,你俩好好配合,争取把这个项目做成咱们公司的金字招牌!”
说完,领导又寒暄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我转头看向陈砚秋,他也正看着我,眼神深邃,像一片平静的湖面,让人看不清底。
“准备好了吗,林知暖?”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中涌动的兴奋和期待。
更大的挑战?
我林知暖,奉陪到底!
“陈副总裁,您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