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见与不见 ...
-
看着简瑶匆匆离去的背影,林笙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晚上回到宿舍,她翻出手机相册里为数不多的童年照片,试图找出与简瑶有关的记忆。其中一张照片引起了她的注意——七岁的她站在滑梯上,身后是一个高个女孩正伸手护着她,防止她摔倒。那个女孩的脸被阳光照得有些模糊,但轮廓和笑容...
林笙的心跳突然加速。她放大照片,仔细辨认那个女孩的五官。虽然稚嫩了许多,但那眼角微微下垂的笑眼,分明就是简瑶的样子。
"瑶瑶姐?"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称呼突然浮现在脑海。林笙记得小时候小区里有个比她大三岁的邻家姐姐,总是带着她玩,保护她不被其他孩子欺负。后来那个姐姐一家突然搬走,她为此伤心了很久。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如潮水般涌来。林笙想起"瑶瑶姐"教她骑自行车,在她摔倒时给她包扎膝盖;想起她们一起在小区花园里埋下"时间胶囊",约定十年后一起挖出来;想起离别那天,十二岁的瑶瑶姐红着眼睛塞给她一张纸条,却被妈妈以"小孩子不要随便留联系方式"为由收走了...
第二天一早,林笙就在食堂门口"偶遇"了简瑶。这次她没有假装巧合,而是直接走到简瑶面前:"学姐,我们以前认识吗?"
简瑶手中的豆浆差点洒出来:"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我记得你。"林笙直视简瑶的眼睛,"瑶瑶姐。"
简瑶的表情瞬间凝固,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她慌乱地移开视线:"你认错人了。"
"那张照片里明明就是你。"林笙不依不饶,"春熙苑7栋2单元501,我家住401,你经常来我家蹭饭,因为我妈做的红烧肉特别好吃。"
简瑶的耳朵尖都红了,她咬着下唇,眼神飘忽:"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为什么不告诉我?"林笙追问,"开学第一天你就认出我了对不对?"
食堂里的人越来越多,简瑶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相认弄得手足无措。她匆匆喝完最后一口豆浆:"我还有课,先走了。"说完几乎是落荒而逃。
接下来的几天,简瑶开始刻意避开林笙。食堂、图书馆、教学楼,所有她们曾经"偶遇"过的地方都不再出现简瑶的身影。林笙给她发的微信也石沉大海,只偶尔收到礼貌而简短的回复。
这种刻意的疏远让林笙既困惑又失落。她不明白为什么相认会让简瑶如此抗拒,难道那段童年友谊对简瑶来说并不重要吗?
一周后的摄影社例会上,社长陈墨一脸凝重地宣布了一个坏消息:"学校要削减社团经费,我们社在裁撤名单上。"
社团成员一片哗然。林笙虽然刚加入不久,但已经被社里的氛围和活动深深吸引,听到这个消息也不免失落。
"不过,"陈墨推了推眼镜,"学生会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我们能协助完成校庆宣传片的拍摄,就可以获得特别经费保留社团。"
林笙眼前一亮:"那太好了!"
"问题是,"陈墨苦笑,"这个项目由学生会文艺部负责,而文艺部部长..."
"是简瑶学姐。"一个学姐接话,表情复杂,"她出了名的严格,上学期舞蹈社差点被她逼到解散。"
林笙的心沉了下去。现在的简瑶正在躲着她,而摄影社的命运却掌握在这个"严格"的学姐手中。她想起迎新时简瑶说过"摄影社经费有点紧张",原来她早就知道这一切。
例会结束后,陈墨叫住了林笙:"听说你和简瑶学姐关系不错?"
林笙不知如何回答。她们算是老朋友,还是刚闹翻的旧相识?"我们...认识。"
"那太好了。"陈墨如释重负,"你能不能帮忙沟通一下?社团真的不能被裁啊。"
面对社长期待的眼神和社团存亡的关键时刻,林笙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走出活动室,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简瑶的电话。
响了很久,就在林笙以为不会有人接听时,电话通了。
"...喂?"简瑶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学姐,是我,林笙。"她紧张地攥紧手机,"关于摄影社的事,我们能谈谈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明天下午四点,学生会办公室。"
没等林笙回应,电话就挂断了。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让林笙心里发酸。曾经的瑶瑶姐对她百般呵护,现在的简瑶学姐却冷若冰霜。十年时间,真的能让一个人变得如此陌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