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暗流中的生机 ...
-
深夜,突厥质子阿史那隼如同幽灵般潜入凤栖阁。摇曳的烛光映照出他紧张而坚定的面庞,他将一枚狼牙项链小心翼翼地放在案上,低声说道:“草原各部已收到消息,只要公主愿意联姻,我们便愿意与李朝休战,并协助镇压南蛮。”郑青衣轻抬眼眸,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将项链缓缓推回给他:“若我戴上这狼牙,明日早朝时,镇北王手中的虎符就会变成废铁。
到那时,朝廷的势力平衡将被打破,武派将失去最大的依仗。”阿史那隼瞳孔骤然一缩,这才注意到案角那盏微微闪烁的香炉,青烟缭绕,仿佛在诉说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香炉中焚的,正是他送给郑青衣的“返魂香”。
窗外,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庭院的青石路上。夜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远处,隐约传来几声夜鸟的啼鸣,更增添了深夜的静谧与诡异。“质子殿下可知,这香料不仅能让人三日不腐,更能催发人心底的欲望。”郑青衣修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冰凉的香炉,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本宫用它救过人,也用它杀过人。”
她观察着阿史那隼的表情,心中暗自思量:他会如何解读这番话呢?是恐惧,还是好奇?阿史那隼顿觉背后一阵寒意,冷汗浸透衣襟。
他深知这香料的神奇之处,也明白郑青衣手段的高明与莫测。仓皇离去时,他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揭开郑青衣的神秘面纱。郑青衣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同一时刻,城南瘟疫肆虐,哀鸿遍野。郑青衣身披素衣,带着太医院连夜熬制的汤药火速前往疫区。而二皇子郑琰此前已带领人马在疫区努力多日,却收效甚微,百姓怨声载道,质疑之声不断。
然而,当她赶到药铺门前时,却发现门前挤满了满脸恐慌的百姓。她掀开帘幕,目光如炬,赫然发现几个鬼鬼祟祟的南蛮细作正在人群中散播谣言:“朝廷的药根本无用,要活命就得投靠南蛮王!”郑青衣心中怒火中烧,但她面上却保持着冷静。
当机立断,她命人将药汤倒入街边沟渠,以示清白。同时,又命侍卫点燃浸过香料的火把。青烟袅袅飘散,百姓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她挺身而出,高举药盏,目光坚定而诚恳:“本宫以皇室血脉担保,此药必能驱疫!若本宫有半句虚言,愿以命相抵!”说罢,她毫不犹豫地将药一饮而尽。
那一刻,她仿佛一尊女神,庄严肃穆,让百姓们心生敬畏。相比之下,二皇子郑琰则深感无力,只能默默旁观,心中更加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充满嫉妒。
三日后,瘟疫果然得到有效控制。百姓们纷纷高呼“公主救命”,感激涕零。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那药中真正起作用的,是郑青衣提前服下的解药。
慈幼局的檐角风铃叮咚作响,郑青衣倚在廊下教孩子们辨认草药。新来的孤儿阿朵攥着半块玉佩,怯生生躲在梧桐树后。她裙摆上的突厥纹样让郑青衣瞳孔微缩,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那枚狼牙项链——这是阿史那隼昨夜留下的"信物",牙尖的暗纹在日光下泛着冷冽的幽蓝。
“公主,镇北王府的马车在巷口停了半刻钟。"翠屏压低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郑青衣。
她望向院墙外那抹熟悉的玄色衣角,萧景行正站在马车旁与程颉低声交谈,两人腰间佩剑的碰撞声像极了暴雨前檐角的冰凌相击。
等到程颉离开后,郑青衣走向萧景行,她缓缓提起裙摆……
“萧将军,这慈幼局和你也有渊源吗?”
萧景行没有回复她,似乎是在思考郑青衣到底听到多少他与程颉的对话,他现在还无法完全信任眼前这个公主到底是敌是友……
……
“程大人和萧将军关系怎么样呢?”郑青衣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认真的问萧景行……
“我们是同窗,今日不过偶遇叙叙旧……”,郑青衣似乎并不在乎萧景行在说什么,自顾自的说“听说程大人有一幅《织绵图谱》,我这刚好有一幅《兵甲图谱》,反正萧将军也是习武之人,改日我派人给将军送到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