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花灯节 ...
-
京都薛家,高门大户,家风清正。家宅深处,正堂之内,雕梁画栋,檀香袅袅。
五岁的婉瑜,生得粉雕玉琢,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恰似两汪清泉,顾盼间灵动非常。她身着月白绫罗小袄,袖口绣着精致的海棠花纹,下身配着一条浅绿撒花百褶裙,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如春日嫩柳。此刻,婉瑜正趴在薛老太太膝上,小手里拿着一个精巧的机关匣。
这机关匣是薛家祖上传下的物件,周身由檀木制成,雕刻着繁复的花纹,边角处镶嵌着温润的玉石。匣上设有多重机关,需找准角度、力度,按特定顺序转动旋钮、推动滑块才能打开,内里藏着薛家先辈留下的奇巧玩意儿,寻常人摆弄不得,可小婉瑜却对它痴迷不已,短短时日,已摸清不少门道。
婉瑜纤细的手指在机关匣上灵活地跳动,时而拧紧一个铜制旋钮,时而轻轻滑动一块雕花玉片,小眉头微微皱起,全神贯注,模样煞是可爱。薛老太太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着深紫色织锦缎袄,上面绣着象征长寿的仙鹤图案,腰间系着一条墨玉腰带,端坐在雕花楠木椅上。她慈眉善目,脸上虽有岁月留下的痕迹,可眼神依旧矍铄,满是对婉瑜的疼爱,时不时伸出手,轻轻抚摸婉瑜的发丝。
就在这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继室林氏款步走进正堂。她身着桃红色镶边旗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细腻的金丝线花纹,头上珠翠摇曳,每走一步,身上的玉佩便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林氏刚进门,便看到婉瑜和薛老太太这温馨的一幕。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老太太,瞧您和瑜姐儿这亲热劲儿,可真是羡煞旁人。”林氏莲步轻移,走到近前,微微欠身
林氏嘴角噙着温婉笑意,一手牵着两岁的儿子瑞哥儿,肉嘟嘟的小手被她轻柔握住;另一手又从身后牵出差不多大的女儿瑶姐儿,两个孩子粉雕玉琢,身着鲜艳华服 ,蹒跚着步子,被带到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孩子们嚷着要给您请安呢。”林氏微微欠身,声音轻柔,带着几分讨好。瑞哥儿和瑶姐儿有样学样,奶声奶气地叫着“祖母”,还努力屈膝、拱手行礼。
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缝,赶忙伸手牵过瑞哥儿,把他抱在腿上,一只手却还是紧紧搂着婉瑜,亲昵地说:“我的乖孙儿、乖孙女,都来了好,都来了好!”
突然,老太太像是想起什么,对林氏说道:“你啊好些天没见瑜姐儿了,别生分了才好,瑜姐儿自小没了娘,把你当亲娘。今儿个外头花灯会正热闹,你带婉瑜也去凑凑热闹,散散心。这俩小的就留在我这儿,我帮你照应着。”
婉瑜一听,下意识抓紧手中的机关匣,满是不舍。这匣子才刚摸到些新窍门,正玩得入迷,可又不好违背长辈的意思。她抬眸,眼巴巴地望着老太太,小声说:“祖母,我……”
老太太摸摸她的头,温声道:“去吧,回来再接着摆弄,祖母帮你收着。”
无奈之下,婉瑜只好慢慢放下匣子,站起身来,乖巧地走到林氏身旁。林氏脸上挂着得体的笑,轻轻揽过婉瑜的肩,说道:“走吧,瑜姐儿,去看看那满街的花灯,保准你喜欢。”
一行三人出了正堂,往府门外走去。婉瑜忍不住回头张望,望着那正堂,心里还惦记着她的机关匣,没注意到林氏那微微皱起的眉,好一会儿才舒展开。
林氏莲步轻移,牵着婉瑜的手款行至马车前。几匹毛色油亮的骏马已套好在车辕,车身朱漆锃亮,雕栏玉砌,彰显着薛家的富贵。一旁,几个奴仆垂手侍立,神色恭谨,车上装满了锦衾、糕点和暖炉等物,以备途中之需。
林氏微微侧身,抬手轻轻理了理婉瑜鬓边的碎发,和声细语地说道:“瑜姐儿,夜里风凉,要是觉得冷,可一定要告诉母亲。”她嘴角噙着温婉笑意,目光中满是关切。
婉瑜用力地点点头,眼睛却一刻也没离开那热闹非凡的街道,小脸上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声音清脆得如同银铃:“母亲,我不冷,我就盼着赶紧到花灯会呢!”
主仆二人登上马车,缓缓朝着花灯会的方向驶去。车内,暖炉散发着融融暖意,锦衾柔软舒适。婉瑜哪有心思享受这些,她像只欢快的小鹿,紧贴着车窗,鼻尖都快贴到窗棂上了。街边的叫卖声、欢笑声、丝竹声交织在一起,声声都挠在她的心尖上。
“阿秀,你快瞧!那盏兔子灯好大好漂亮,耳朵还会动呢!”婉瑜兴奋地拽着身旁丫鬟阿秀的衣袖,小手指向窗外,眼睛瞪得溜圆,满是新奇与激动。
阿秀嘴角含笑,轻声应和着:“是呢,小姐,等会儿到了地方,您想去哪儿看,奴婢都陪着。”
婉瑜叽叽喳喳,小嘴就没停过,分享着自己对花灯会的种种期待。她满心满眼都是那绚烂多彩的花灯,热闹非凡的盛会,丝毫没注意到林氏靠在车厢一角,神色略显窘迫。
马车晃晃悠悠,林氏思绪纷乱。想起老夫人临行前的叮嘱:“带着瑜姐儿,好好玩,莫要冷落了她。”那语气看似温和,可落在林氏耳中,却像根刺。她嘴角虽挂着笑,可笑意未达眼底,心底暗自腹诽,老夫人这般偏袒,莫不是笃定了自己会偏心亲生儿女?
这次出门,本是亲近婉瑜的好机会,若是不能讨得这孩子欢心,回头老夫人怕是又要给脸色。林氏越想越烦闷,手中的帕子都被攥出了褶皱。
她瞧了眼仍趴在窗边兴奋不已的婉瑜,心里满是疑惑。阮氏,那个早早离世的女人,生前没少遭老夫人嫌弃,如今怎么她的女儿,却这般受宠?
若说,老夫人是暗地里偏袒着瑜姐儿,那丈夫便是明目张胆的偏心,每日记挂的不是朝廷就是这个女儿,就连当妻子的都见不到他几面。
林氏靠在榻上,目光透过窗棂,思绪飘回初入府的时光。那时她尚无子嗣,常去老夫人处,尽心照料瑜姐儿。
瑜姐儿是个乖巧伶俐的孩子,林氏没有亲生儿女,便将一腔母爱都倾注在她身上。冬日里,亲手为她缝制厚实的袄子;夏日时,摇着扇子为她驱赶蚊虫。瑜姐儿软糯地叫她“母亲”,那声音甜到了她的心坎里,她也真心实意地把瑜姐儿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关怀备至。
后来,林氏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亲骨肉,她的心思自然更多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去老夫人那儿的次数少了,即便去了,也只是匆匆请安便返回自己院子,与瑜姐儿渐渐疏远。
林氏心里清楚,丈夫有个深爱的女子。她天真地以为,有了孩子,就能拴住丈夫的心,让这个家更圆满。孩子出生后,丈夫只是短暂露面,随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疏离,很少出现在她的院子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氏逐渐明白,从前丈夫偶尔的陪伴,竟是沾了瑜姐儿的光。那时为了去看瑜姐儿,丈夫才会时常出现在老夫人处,她也才有机会与丈夫相处。想到此处,林氏眼眶泛红,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不过是个女孩儿家,怎就比自己那乖巧可爱的瑞哥儿还得宠?难不成,就因为阮氏是原配,就因为这份先入为主的情分?想到这儿,林氏轻轻叹了口气,暗暗告诫自己,无论如何,今晚都要想法子和婉瑜拉近关系,不能再让老夫人挑出毛病。
“吱呀——”马车稳稳停下,婉瑜迫不及待地掀开车帘,刹那间,眼前的景象让她瞪大了双眼。五彩斑斓的花灯挂满长街,像一片灯的海洋,红的似火,粉的像霞,黄的若金,光芒交织,如梦如幻。小贩们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远处传来的丝竹声,全都混在一起,热闹非凡。“母亲你瞧!”玉姝兴奋地拽着林氏的衣袖,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
林氏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应道:“是挺热闹,莫要乱跑了。”
二人随着人流来到一处猜灯谜的摊贩前,玉姝一下就被那些写满谜题的纸条吸引住了。她时而皱眉思索,时而眼睛一亮,不一会儿就猜出了好几个,摊贩笑着递上小物件作为奖励,婉瑜开心地接过。
可她没注意到,人群中有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已经盯上了她。就在她又沉浸在一道新谜题中时,周围突然一阵骚乱。人贩子瞅准时机,一个粗壮的男人猛地挤到她身后,一只大手捂住她的嘴,另一只手抱住她的腰,迅速将她拖出人群。
“唔……救……”婉瑜拼命挣扎,发出含糊不清的呼救。慌乱中,她看向林氏,眼中满是求救的渴望。林氏就在不远处,可她愣了一下,眼底满是复杂情绪,竟没有立刻冲过来。那瞬间的迟疑,像一道鸿沟,隔开了婉瑜的希望。
待婉瑜的身影消失在人海,林氏才大喊“来人呐,有人偷孩子!”,她身上也冒出许多冷汗,可一切都晚了。
回到府中,老夫人听闻此事,气得浑身发抖,怒目瞪着李氏:“你是怎么照看婉瑜的?如今她被拐,你难辞其咎!”薛继章冷冷地看着林氏,眼神中满是指责:“瑜姐儿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定不会放过你。”林氏瘫坐在地,泪水夺眶而出,满心懊悔,可失去的人,又怎会轻易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