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归来 ...
-
燕都历代都是大梁最繁荣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因为梁国朝廷在此的缘故,还归结于它发达的陆运和水运系统。
数百条宽阔大道相互衔接,连通全国各地。一条名为彭江的长河自东向西流过燕都,为百姓输送水源的同时,也运载着数不尽的物资。
晨曦初现,彭江渡口处,江面上停靠着十几条帆船,工人们肩搬粮包来回卸载货物。
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上,船夫拉起竹帘,向里头讲道:“公子,到了。”
里头回了声“好。”
下一刻一位身材修长,面容俊美的青年走出船舱,他身着青衣长袍,一双眼睛如清泉般深邃。
站在渡口,青年望向北方,露出些许思念。
这人乃是苏家儿子苏捷,现年17,自前年离家求学后,已有两年没回燕都。
几月前,苏捷学业完成。他拜别老师,坐上了回家的马车,希望能早点回家,为秋季科举做准备。
如今经过几路奔波,苏捷终于踏上了燕都的土地。
苏捷下了船,一边早早等候着的车夫连忙上前。
片刻后,苏捷坐上了马车。
马车涌入街道,往北边驶去。
—
苏家,后院前厅处,院子里站满了人。
李璐端着盘子站在苏琦之身后,静默候着。
距离来到苏府,已过了两月。
李璐之前还怕自己适应不了工作,结果却是,每日的忙碌让她根本无心思索。
昨晚,苏家长子苏捷发了信鸽,说是今早能到家。
为了迎接苏捷,苏夫人和苏琦之早早起了床,在前厅坐着等人回来。身为苏琦之丫鬟的李璐,也跟着来了。
这两月,李璐觉得自己过得是如梦似幻,没什么感觉就过去了。
小到洗漱,大到陪苏小姐出府。除了苏小姐本人不想丫鬟跟着的,每一项都要李璐她们跟随。
李璐家虽然并不富裕,但基本的物质支持还是有的。李璐也一直感谢父母的付出,在学习上加倍努力。
只是,学校里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板凳,让李璐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别的。所以,她在和学习无关事情上的认知几乎为零。李璐也是最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干。
李璐想,以前自己没有时间干的,不想干的,现在可真是全干了一遍。
她也是真意外自己现在还能好好站在这里,毕竟,李璐在第一天后,就不想继续了。
每天都要站着,唯一坐的时间是吃饭睡觉。动不动就要弯腰跪拜,感谢小姐,感谢夫人……
饶是月钱丰富,吃穿不愁,主人还算和蔼,李璐也差点没忍住要离开。
还是张妙白和李璐讲,现在已经很好了,外面吃不上饭的人多的是,李璐如果离开了能去生活?更何况,李璐是被卖给苏府的,卖身契还在这里,她哪都去不了。
经过一系列的对比和考虑,李璐觉得,就凭自己对古代什么都不懂的状态,哪怕工作多么累,她也不能离开。
在苏府好歹有饭吃,在外面就是真的生死难料。
“李璐?”
李璐赶紧回道:“小姐,奴婢在。”
“茶凉了,你去换一壶。”苏琦之讲。
“是。”
李璐离开后,苏夫人放下茶杯,她对苏琦之讲:“也不知道捷儿到哪了……”
“想来也快了。”苏琦之讲。
“这么年来他在一直在外求学,现在也是终于回来了。”苏夫人讲道。
李璐换好茶后回来。端着新茶,她先是给苏琦之倒了一杯,又给苏夫人倒了一杯。
做完后,李璐喘了口气。刚才苏琦之问话,她差点没接上来,全靠二个月来的肌肉记忆勉强回答。
看来以后更要万分小心了。
—
这边,苏家大门外,苏捷刚下马车,就听到一声响亮的声音传来。
“二哥!”
苏捷回望,见一少年策马从远方奔来,身边跟着两位伙伴。
那少年十五六的样子,身着骑服,看来刚从马场下来不久。
苏意驾马来到苏捷面前,激动地喊道:“二哥,你回来了!”
他身边的二个好友也问好:“苏公子好。”
苏捷看着苏意笑道:“嗯,回来了。”
然后他拱手作礼,对那俩人问候:“好久不见,江公子,齐公子。”
江濮存和齐星也纷纷回礼。
江濮存讲:“苏兄老早就说要下学,这不,马课刚上完就跑了!我和齐兄在还疑惑怎么回事……原来,是苏公子你回燕都了啊!”
齐星:“是啊,苏公子你两年没回燕都了,今个一见风光更胜以前啊。”
苏捷礼貌回复:“两位好久不见,家弟给你们添麻烦了。”
“哪有的事!该是我们给苏兄添麻烦了哈哈哈。”江濮存和齐星笑道,拜过礼后离开了。
他们走后,苏意讲道:“二哥,你终于回来了!这下好了,母亲也不用天天挂念你了。”
俩兄弟边聊边走,来到了后院前厅。
苏意先一步进屋讲:“母亲,二哥回来了!”
苏夫人刚还在和苏琦之聊天,这么一听赶忙站起来,她激动道:“到了吗?在哪?”
苏捷走进屋里,双腿跪下,“母亲,孩儿回来了,劳母亲牵挂。”
“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我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苏夫人把苏捷扶起来仔细看着,“在外面辛苦了,你看,都瘦了!回家了就好好补补!”
“是,母亲。”苏捷回道。
苏琦之坐在一边默默笑着,她讲:“二郎可算回来了,这下,我们一家人也算是团圆了。”
苏意激动地说:“二哥!父亲也老早念着你。你回来了,他就不用老是说我了。”
气氛因苏捷的到来而热闹非凡。
李璐站在角落一旁,她刚好和别人换班,不用在身边紧密伺候,所以现在可以休息一下。
李璐低着头,听着前边传来的笑声,不禁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父母,眼眶受不住思念开始模糊。
无论怎么说服自己,李璐还是想回家。
苏相下朝后回到家,也来到了前厅。
苏家人围着圆桌相接而坐,精心准备的菜肴被一一端上。
苏相坐在上位,苏捷回家了他很开心。但碍于自己一家之主的身份,他没有表现得太明显。
苏意瞅瞅苏相,又看看苏捷,和苏捷小声交谈起来。
“咳咳……”苏相咳了几声,然后转头对苏捷讲,“你回来就好,好好准备秋闱,快要科举了。”
苏捷:“是,父亲。”
苏相点了点头,然后又对苏夫人道:“琦之的嫁妆,都准备得如何了?有什么缺的尽管和府里讲。”
苏夫人笑道:“自然是耐心置办着,现下还在采买中,不久就可以全部完成。”
“嗯,那就好。”
苏琦之在一边静静听着。
她喝口茶,然后讲:“父亲,母亲。齐小姐发了邀约,说要这月中旬要举办赏花会,这……女儿不好推脱。”
“如此,那便去吧。”苏相讲。
“是呀,趁眼下有时间,琦之去去也成。”苏夫人迎合着。
苏琦之讲好。
苏捷在一旁边听边吃,回家路程漫长,他这几个月尽是奔波了。现在到了家,后面自然要好好歇息一段时间。
只是……苏捷想到路上的所见,对苏相说:“父亲,孩儿途中路过几个郡,那里杂草满地,百姓衣不裹食,想来是饥荒所至。”
“嗯,今年干旱频发,是有几处饥荒。不过,不用担忧,朝廷早已下发赈灾粮。想来,早就到了。”苏相有点高兴地摸着胡子讲,不甚在意。
在苏捷没回来前,他就时不时会和苏意讲些朝事,但,苏意对这些不感兴趣。眼下,苏捷回来了,他也算是真正有人能说了,苏相还心情还挺好。
不一会儿,苏家人逐渐离席,家宴结束。
晚风微凉,李璐和其他几个丫鬟跟在苏琦之身后。她们拐进小路,来到一处荒院。
经过俩月的相处,李璐也知道了苏琦之的一些习惯。她平时吃完饭,就爱到处走走消食。
眼下也不知是来到了何处。
说来苏府是真的大,天天走还没有走完,今天又发现了一个新地方,李璐想。
苏琦之站在门口待了半响,才带着李璐她们离开。
谢天谢地,终于要回院了,李璐内心的小人用力鼓掌。
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回院,苏琦之回后没多久就能歇下。她休息了,李璐也能回房了。
今天也是如此,苏琦之早早就歇下了。
李璐和海香告退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院门口等着。
不一会,张妙白也从院里出来了。
在刚开始时,李璐和张妙白都是苏琦之的二十四小时保姆。但张妙白人很机灵,很会干活,苏琦之也就渐渐给了她管理的权利。
现在,张妙白可以算是和海香并肩的大丫鬟了,她管理着院子里的一切大小杂事,平时很忙。
张妙白和李璐讲过,说要她积极一点,也可以和自己一样。但……李璐表示积极不了,她没有张妙白那样的精力,对她来说,干好就可以了,她实在没有心情去升官。
张妙白来到李璐身边,“我们走吧!快些歇息,今天好累啊。”
“好,走吧。”
迎着月色,俩人并肩离开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