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金秋硕果盈满枝 ...
-
处暑过后的清晨,百草园的药圃笼罩在一片金色的薄雾中。姜小满蹲在血竭苗前,小心翼翼地翻开记录簿——这株来自南疆的珍稀药材,已经在北方的土壤里生长了整整五个月,如今茎秆粗壮,叶片肥厚,完全看不出是异地栽培的品种。
"先生,您看!"栓子突然小跑过来,手里捧着一片红叶,"血竭开始变色了!"
姜小满接过叶片,对着阳光仔细观察。原本翠绿的叶脉果然泛起了淡淡的红丝,这正是血竭开始积累药性的标志。她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去把文茵她们叫来,该记录这个重要阶段了。"
男孩刚要转身,药圃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铃铛声。苏娘子骑着她的小毛驴风风火火地闯进园子,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小满!快准备接旨!太后娘娘派钦差来了!"
姜小满手一抖,记录簿差点掉在地上。自从上次药膳大会后,太后虽然时有赏赐,但派钦差亲临还是头一遭。
"阿婆!"她急忙往屋里跑,"快把太后赐的那套衣裳找出来!"
百草园顿时忙作一团。阿婆翻箱倒柜找出那套藕荷色宫装,周婶带着妇女们打扫庭院,铁匠则领着徒弟们紧急修整大门。小草和三位女弟子更是手忙脚乱地整理药材标本,想给钦差留下好印象。
日上三竿时,一队锦衣卫护送着钦差大臣缓缓驶入村口。让所有人意外的是,领头的竟是久未露面的秦嬷嬷!
"姜姑娘,别来无恙啊。"老嬷嬷笑容满面地扶起行礼的姜小满,"太后娘娘惦记着你培育的血竭,特意派老身来瞧瞧。"
秦嬷嬷在百草园住了三天,对这里的一切都赞不绝口。
她跟着文茵学习药材分类,品尝惠娘做的药膳点心,甚至让兰儿用她那灵敏的鼻子辨别了几味容易混淆的药材。但最让她惊叹的,还是姜小满成功培育的血竭。
"老身在太医院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品相的血竭。"秦嬷嬷抚摸着已经开始泛红的叶片,连连称奇,"姜姑娘,你这培育之法若能推广,可是造福苍生的大功德啊!"
姜小满谦虚地笑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其实方法很简单——"
她详细讲解了血竭的栽培要点,从土壤配比到遮阳技巧,毫无保留。秦嬷嬷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竟取出纸笔认真记录起来。
"姑娘胸怀令人敬佩。"记录完毕,老嬷嬷感慨道,"太后娘娘说得没错,你确实继承了那位游方女医的仁心。"
"游方女医?"姜小满心头一震,"嬷嬷认识我娘亲?"
秦嬷嬷面露讶色:"你不知道?二十年前,那位女医曾为太后诊治过顽疾。若非后来......"她突然住口,转移了话题,"总之,太后娘娘一直记着这份恩情。"
这个意外的信息让姜小满整晚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棂,她轻抚着手腕上的月牙胎记,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第二天清晨,秦嬷嬷临行前,将一个锦盒郑重交到姜小满手中:"太后娘娘赐的。她说...是时候物归原主了。"
盒中是一本泛黄的《药王针经》下册,扉页上赫然印着与她胎记一模一样的月牙标记!
秋分这天,百草园迎来了建园以来最大的喜事——小草带着太医院的考核成绩回来了!
"全甲等!"小姑娘挥舞着成绩单,在院子里又蹦又跳,"孙院判说,我是十年来年纪最小的全甲等!"
姜小满接过盖着太医院朱印的绢布,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评语,最后还附有孙院判的亲笔:"此女天赋异禀,更难得是仁心仁术,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阿婆喜极而泣,搂着小草一个劲地喊"心肝宝贝";铁匠当场宣布要打造一套银针作为贺礼;连一向节俭的周婶都杀了两只老母鸡,说要好好庆祝。
"先生..."热闹过后,小草突然压低声音,"我在太医院藏书阁...找到些线索。"
她小心翼翼地从包袱里取出一本残破的手札,翻开其中一页。姜小满定睛一看,上面记载的正是关于"月牙胎记"的传说——那是药王孙思邈一脉的独特标记,传女不传男,至今已失传百余年。
"还有更惊人的。"小草凑到她耳边,"太后宫里的老宫女说,当年那位游方女医...很可能是药王嫡系后裔!"
姜小满心头剧震。她想起秦嬷嬷说的话,想起那本《药王针经》,想起自己对药材天然的亲和力......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正当她陷入沉思,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苏娘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小满!快...快去看!你种的血竭...血竭结果了!"
血竭树下已经围满了人。
在秋日的阳光下,那株曾经弱不禁风的幼苗如今已长到半人高,枝头挂着十几颗红宝石般的果实。最神奇的是,当姜小满轻轻划开树皮时,竟真的渗出了暗红色的树脂——这正是名贵药材"血竭"的正品!
"奇迹...简直是奇迹..."闻讯赶来的程老先生颤抖着双手,老泪纵横,"老夫毕生所求,今日得见啊!"
姜小满小心地收集着树脂,心中百感交集。这株血竭不仅是她心血的结晶,更仿佛是一种血脉的传承。
当夜,百草园举行了盛大的双庆宴。既是庆祝小草学业有成,也是欢庆血竭培育成功。村里的老人们几乎全来了,连卧病多年的张爷爷都让孙子搀扶着到场。
宴席上,姜小满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乡亲们。"她站起身,声音清亮,"我打算将血竭的培育方法公之于众,让更多医者受益。"
满座哗然。要知道,这等独门秘技放在任何药铺都是镇店之宝!
"不过有个条件。"她继续道,"学会此法者,需承诺以平价供给百姓,不得哄抬药价。"
沉默片刻后,程老先生第一个站起来响应:"药王谷愿第一个立誓!"
紧接着,铁匠、周婶、赵老大......一个接一个的村民起身表态。最后连年迈的张爷爷都颤巍巍地举起酒杯:"咱们百草园...做的是积德行善的大事啊!"
月光如水,照亮了院子里每一张真诚的面庞。姜小满望着他们,忽然明白,这才是她穿越最大的意义——不仅找回了失落的传承,更让这份传承在更多人手中延续。
寒露前夕,百草园迎来了第一批学习血竭栽培的学徒。
除了程家派来的弟子,还有附近州县慕名而来的药农。姜小满将教学场地设在药圃旁的空地上,由小草和文茵负责理论讲解,她自己则亲自示范操作技巧。
"土壤要三分河沙、两分腐叶......"
"夏季遮阳需在巳时至申时......"
"取树脂时切不可伤及主干......"
学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有人甚至画下了详细的图示。姜小满穿梭其间,耐心解答各种问题,时不时让栓子帮忙演示。小男孩经过半年的练习,如今手法已经相当娴熟,引得不少成年学员啧啧称奇。
教学间隙,惠娘和兰儿会送来特制的药膳点心。这是姜小满特意安排的——既让学员们补充体力,也顺便展示药食同源的理念。
"姜先生。"一位来自北方的药农尝了口茯苓糕,突然红了眼眶,"我家老娘病了很久,就缺一味好血竭......等学会了这法子,我第一个给她用上!"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姜小满渐渐发现,来学习的不仅是求技之人,更多是带着故事和期盼的普通人。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公开秘方的决心。
深秋的夜晚,姜小满独自在药圃巡视。血竭树在月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仿佛有生命般轻轻摇曳。她轻抚树干,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就知道你在这儿。"阿婆提着灯笼走来,将一件夹袄披在她肩上,"入秋了,小心着凉。"
灯笼的暖光映照着老人慈祥的面容。姜小满突然问道:"阿婆,如果...如果我真是那位女医的后人,您会觉得意外吗?"
老人沉默片刻,轻轻握住她的手:"傻丫头,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是老婆子最疼爱的孩子。"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姜小满湿了眼眶。是啊,血脉传承固然重要,但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才是她最珍贵的财富。
【叮!"桃李满天下"任务完成,奖励5000点田园值。当前总评分:14500/10000。主线任务超额完成!】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姜小满却只是微微一笑。她搀着阿婆慢慢往回走,身后,血竭树的新芽在月光下悄然舒展。
三年之期将至,但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