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仙人螺号 ...


  •   这下今夜睡不着的,就不止陈遇一个人了。
      “他去金陵……做什么?”道纪茫然道。

      “谁知道。”陈遇见他不睡觉,忙催他回去歇着。

      但他亦觉得此事诡异:“他不是你师弟吗?怎么你受伤了,他就跟躲起来了似的?”

      道纪沉默了半晌,才道:“是有些巧。”
      两人行至卧房,道纪的困意也消了大半。

      “在宵禁前,我会启程去五十里外的津渡码头,从海上走到不了金陵,所以我会先抵达盐城,再从盐城换马车去金陵。”道纪推开门,把卧房里静神的熏香散出去些。

      “傍晚?那到五十里外的津渡码头,几近天亮了。”陈遇想了想,这是想要掩人耳目吗?

      道纪轻咳了一声:“是比较张扬的……船,还是在夜里出航比较好。”

      对“船”毫无概念的陈遇没起什么疑心,他是土生土长的内陆人,自小在北州附近长大,都没见过船。
      因此只当是什么他不知道的新奇玩意。

      两人无言地呆坐了片刻。
      直到陈遇略微感到了一些不自然,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在这种万籁俱寂的时刻被成倍放大。

      好在燕柠期间来给道纪换了一次伤药,陈遇才得空出去缓口气。

      考虑到道纪要离开几日,燕柠只好把膏药分成一片片,小心地搁置在分层的木盒子里,让道纪随身携带。

      热汤药显然是服不上了,燕柠抓了一把瓶瓶罐罐,也塞进木盒里,又唠唠叨叨地开始解释这些药丸各自的功效和服用的时辰。

      差点都把陈遇听困了。
      道纪自是很耐心地听完了,陈遇看了几次都不见他有什么不耐烦,对道纪心生敬佩。
      面对燕柠的唠叨能完全不生气的,道纪绝对是第一个。

      许是燕柠说累了,便给自己倒水喝,倒完才想起陈遇来,张头出来找。
      “天快亮了,你还不走吗?”
      “哦……”陈遇抬头,天微微亮,露出一点鱼肚白,看来今天是个好天气。

      “等等——”燕柠忙拦他。
      “?”
      “膳房蒸了热腾腾的包子!”燕柠眼睛亮亮的,“吃完再去也不迟。”

      “好,算你有良心。”陈遇摆摆手。
      在屋内的道纪传来一声轻笑。
      “你吃包子吗?”燕柠回头问。
      ……
      “吃。”

      道纪送燕柠离开。她的眼神似有担忧,但最终还是咬咬牙上了马车。

      回到卧房,两个热腾腾的包子散着热气,道纪掰开一个,是时令的马兰头豆干馅儿的。

      在中原腹地的北朝皇城,新鲜蔬菜是极少的,更别说是时令的,更是精贵,恐怕是每日都定好了送往各府的数量。

      他尝了半个,菜馅儿里掺着麻油的香气,加上马兰头清脆的口感,豆干的弹牙,一时多样的味道在嘴里传递,就像春末夏初缤纷的时节更替。

      燕柠肯定是偷偷尝了一个,这才叫住陈遇的。
      道纪笑着摇头,把剩下的都吃了,又用清茶漱口,这才把徘徊不去的麻油香气抹去。

      又在一只金丝楠木的匣子里取出一只洁白的螺号反复端详。
      这是一位朋友送他的信物,只要吹响螺号,东海仙岛的仙人便会领着他那只如同鲲鹏一般的仙兽前来相会。

      那只仙兽能在海中肆意徜徉,只需半日便能到盐城附近的海域。
      因此他才有了走海路这个想法。

      这是前些年在佛岛修养时他的一段意外仙缘。
      当时他的卜算之术方至天算,还不知道如何运用。

      此事之后,他才明白自己的卜算之术已可算到人道之外,入了六道之中。

      道纪习惯把侍卫都支走,但侍卫们怕了刺客,都不敢走得太远,便在周围蹲守下来,惹得道纪哭笑不得。

      自己只是想打一会儿盹。
      只是这个盹打的有点长。

      道纪睁开眼的时候,日头已经暗了下来,约莫已经是未申交接之时。
      他忙叫来侍卫换了一贴伤药,带上那只楠木盒子,还有他的罗盘和盘缠,准备轻装出发。

      郑江不安地在府门口搓手:“国师大人,您真要今天出门吗?”
      道纪点了点头。

      “要不再带点膏药,要带干粮吗?水果呢?哦……水果太重了,要不带点酥饼?”
      道纪笑道:“就去几天,算不上出远门,不必如此繁琐。”

      郑江小声嘀咕:“去武岭还不叫出远门呐?那里荒郊野岭的,什么都没有。”
      他还尚不知道道纪是偷偷去金陵。

      玄澄子是来送他的,递给他一块木牌,“风月楼的令牌,拿着去见楼主更方便些。”

      “好,这里的事就多劳烦你了。”道纪颔首。
      玄澄子摆摆手,起身往回走:“师出同门,不必客气。”

      道纪本想骑马,但伤势在身,不易劳顿,因此被燕柠制止,只好改乘马车。
      好在良马脚程快,比他骑马慢不了多少。

      津渡码头离皇城约两个时辰不到的路程,说远不远,走官道最快。
      为了掩人耳目,道纪坐的是羽林卫的马车。

      独有的马车式样让道纪在官道上畅通无阻,加上车夫亦穿着羽林卫的铠甲,一路上更是连例行检查的官兵都不敢阻拦。

      羽林卫急着出城,谁敢拦?
      万一里头坐的是什么尊贵人物,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道纪在车里摆卦,算的是此行结果,许是所算之事和自己有关,得到的卦象模糊,道纪一时也不解其意。

      他此行本是想照旧去萧家住下,但萧云何忽然回了金陵,让人摸不透。

      萧家在金陵的店铺众多,许多掌柜曾见过萧云何和道纪一同进出,若是转告了萧家或是萧云何,怕是有麻烦。

      因此道纪打算还是寻一间客栈住下,再探探萧家的风声。

      道纪轻叹了一口气,早知道应该问玄澄子借他的斗笠。

      小心地收了罗盘放入匣子,道纪才意识道,其实自己的占卜之术精进至此,已经不需要用罗盘作为参照了,只是这罗盘……

      是南境独有的寒石,晶莹剔透。
      中原的玉质以髓为贵,玉髓越美,玉的价值越高。
      南境的寒石则不同,越没有杂质,寒石便越珍稀。

      尤其是他这一块,整个南境都寻不到第二块来,道纪在嶂林毒雾里转了两月有余,才在一片玉脉里找到的。当时削磨掉了一小块,被匠人制成了玉簪,他送给了燕栖桐。

      至于领他去山里的,自然是燕栖桐了,若不是当地人领路,他早就迷失在了密林之中。
      让他不再用这块罗盘,他反倒有些不习惯。

      如今他不习惯的事情太多了些,当国师、推星象、上朝、候客,还有燕柠、陈遇……
      只有这块罗盘是熟悉的。

      道纪闭目休憩,快速行进的马车在密林里穿梭,已过了宵禁时间,路上并无行人马车,只有林中鸟儿不安地啼叫。

      北朝的官道每隔十里便有一个巡查的哨点,因此劫道的贼人甚少,商人们也多往官道走,平日里颇为热闹。

      本想乘此时刻入定,睁眼闭眼间便能到津渡码头。
      可闭上眼,陈遇微扬的嘴角,刻薄又冲动地拽着他的画面复又浮现,让道纪无法沉静。

      偶尔刮过马车车顶的树杈发出脆响,在夜的宁静里抓挠。
      像是一颗不安的心的无序跳动。
      ……
      两个时辰后,道纪的马车终于到了津渡码头。
      这是一个靠着码头建起来的小镇,除了来往的商客,平日里没什么人气。
      夜里的码头城镇空空地挂着酒家的酒旗,在空中飘扬,却无酒香。

      道纪目送马车离开,在夜里惊起鸟雀。
      他则徒步往海滩边走去。

      这里倒是没有宵禁的规矩,但时至深夜,路上也没什么行人,偶有人经过,也是打更的更夫。

      走到一片沙滩上,道纪怕海水渗进鞋里,纠结了片刻还是把靴子脱了,又把衣摆往上卷了三层,结结实实地打了几个结,悬在身侧。

      看起来颇有点落魄的狼狈。

      海水和沙滩交接处,沙滩被海水沁成深色,道纪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潮水涌来,在他的脚背砸出白色的泡沫浪花。

      在初夏之际的海水尚还有一些凉意。
      习惯了这个温度的海水,倒还有些惬意。

      道纪一个人站在浅滩上,像一根扎在沙地里的浮木,摇摇晃晃的。
      他打开楠木匣子,取出那只洁白的螺号。

      巴掌大的螺号洁白没有任何花纹,只系了一条银色丝带,末端是一块浪花样式的银质薄片。

      道纪端着螺号,深吸一口气,对着尾部吹去。
      螺号发出空旷寂寥的吟声,和海潮声一同散入空中。

      道纪屏气,专注地望着远处的海面,海上依旧波光粼粼,时而有水鸟嬉戏,却没有别的动静。

      “难道有什么别的事耽搁了?”道纪不免想到这位调皮捣蛋的仙人,不知道在何处玩耍。

      退了几步,道纪离开会被潮水打湿的浅滩,在不远处抱膝坐了下来。
      这让他不免想到了自己在东海佛岛静养的日子,那里的海要比北津渡漂亮得多,海水也更暖和。

      他把下巴搁在膝盖上,等着这螺号的主人给他回应。
      冷不丁的,道纪忽然感到有人靠近,一阵寒意切碎了海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