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长安神童的末路 ...


  •   长安城贡院的铜钟敲过第三声,李焕之盯着朱漆榜单上那个刺目的名字——"解元:郑子明"。指尖深深掐进掌心,他望着榜单上自己那个不起眼的第三名,喉间泛起苦涩的自嘲。三年前,他还是长安城里人人称道的"五岁能诗,七岁通经"的神童,如今却连会试前三都挤不进去。

      "李焕之,第三名!"主考官的铜锣声惊起檐上寒鸦,围观的举子们顿时炸开了锅。

      "哈哈哈,神童跌落神坛了!"

      "听说他去年乡试都差点落第,如今不过第三名,也算给咱们这些苦读十年的人出了口气。"

      "要我说啊,定是他父亲李侍郎买通考官的事败露了,不然哪能突然就不行了?"

      李焕之垂眸盯着青石板上晃动的树影,耳边嗡嗡作响。三年前那个春风得意的少年仿佛还在眼前——金殿之上,他出口成章引得龙颜大悦,御笔亲题"长安第一神童"的匾额高悬在李府门楣。可自从父亲卷入贪墨案,他的诗文就像被抽去了魂魄,连国子监的祭酒都说他"江郎才尽"。

      "郑公子请留步!"清脆的女声让李焕之抬头,却见当红歌妓李师师正袅袅婷婷走来,腰间的玉佩随着莲步轻颤。人群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这长安城最神秘的艺伎向来只接待达官贵人,此刻竟主动与落第书生搭话。

      "李公子可是在为名次烦恼?"李师师指尖轻轻拨弄腰间流苏,眼波流转间风情万种,"妾身新得半阙《清平乐》,正愁无人唱和呢。"

      李焕之刚要答话,忽闻街角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匹枣红马如离弦之箭般冲来,马上之人青衫翻飞,正是当今太子的伴读陆少游。人群纷纷避让,陆少游却在李焕之面前勒马停住,居高临下俯视道:"李焕之,听说你连三甲都没进?真是可惜了当年的神童之名。"

      李焕之攥紧的袖中滑落半卷诗稿,陆少游的马蹄恰好踩过,墨字在尘土中晕染开来。李师师轻叹一声,弯腰拾起诗稿,却见上面墨迹未干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她若有所思地抬头,正撞见李焕之略显狼狈的眼神。

      "李公子,"李师师忽然轻笑,"听说你府上有株百年白梅开得正好,不知今夜能否有幸共赏?"此言一出,满场哗然。陆少游的脸色瞬间阴沉,他爱慕李师师已久,却从未得到如此邀约。

      李焕之正要婉拒,街角突然传来琵琶声。循声望去,只见一辆青幔马车缓缓驶来,车帘掀开处,露出半张如雪肌肤。李师师脸色微变,竟是恭敬地行了个万福礼。马车中传来清冷女声:"李公子,家师有请。"

      李焕之莫名其妙地上了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他瞥见陆少游铁青的脸和李师师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神情。马车行驶在朱雀大街上,李焕之注意到驾车之人竟是个妙龄少女,腰间悬着的青铜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姑娘,令师是?"李焕之试探着问道。

      少女回头一笑,梨涡深深:"到了你自会知晓。"

      马车在一座清幽别院停下,李焕之跟着少女穿过垂花门,迎面而来的香气让他瞳孔骤缩——这分明是三年前父亲书房里特有的龙涎香。正惊疑间,屏风后转出个青衫老者,竟是三年前被皇帝下旨处斩的国子监司业周怀瑾!

      "焕之,别来无恙?"周怀瑾抚须而笑,眼中精光闪烁。

      李焕之踉跄后退,却被少女不动声色地扶住。"周...周大人,您不是..."

      "嘘——"周怀瑾竖起食指,"我若死了,谁来查那桩陈年旧案?"他从袖中取出半块玉佩,正是李焕之失踪多年的母亲当年佩戴之物,"三年前的科举舞弊案,牵扯的可不只是你父亲。"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李焕之突然想起昨夜在后花园捡到的那封匿名信,上面用血写着:"真相在慈恩寺塔第七层。"月光下,李师师的身影仿佛还在梅林间徘徊,她腰间的玉佩与周怀瑾手中的半块严丝合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长安神童的末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