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自陷囹圄 ...
沈毓其实并未睡着,沈钧的动静一直在他眼底。他这几日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个人要如此竭心尽力留他?真只是为了所谓的江湖人的侠义?或者是闯贼将领的收服人心之策?他朱慈毓身上,还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方,值得他这样步步为营?
今日,却有一些他未预料到的答案正在浮出水面。
为他掖被的手微微擦过他颈下皮肤,温热的,有薄茧糙糙的触感。一如沈钧其人。
浅暗微青的曙光里,周围一片安静,所以显得廊上家仆的脚步声清晰可闻。沈毓听见沈钧坐起身的响动。接着就是轻微的叩门响声。
“什么事?”
沈钧话音刚落,就听家仆在门外回道:“公子,李将军与宋军师已在厅中等候,说有紧急事宜,公子快去吧。”
家仆话音刚落,走廊那边传来一阵动静更大的嘈杂脚步。沈毓也翻身坐起,沈钧系好襟领盘扣,对他道:“你先不要动,我出去看看。”
沈钧跨出门,就和正走过来的李岩对上眼光。李岩也顾不得客套,脸上半喜半忧,道:“有两个好消息。”他清一声嗓子,“一是顺王陛下今晨有旨,准了昨日奏疏上的第二条,手谕明日就可到刘将军那里,拷掠降官的惨烈之事暂时可望缓解。”
沈钧也被李岩话里的喜悦感染,笑道:“那太好了。陛下英明。”
李岩点头,语气里喜悦收敛了些:“另一件,是大顺悬榜而求的崇祯遗体,终于找到了,与周氏皇后一样,是自缢而死。陛下愿以国礼对待,与周氏一起送往昌平安葬。”
沈钧还未来得及反应,身后的门扇啪的被拉开,沈毓苍白了脸,站在门后,定定看着李岩。他的声音如一根嗡然作响的弦,弹在沈钧心上:“在哪里找到的?”
李岩明显有些吃惊。
沈钧住的是一处翰林的家院,只两进院落,家仆都是李岩强制拨过来的,然而出于习武人的习惯,近身之事都是亲历亲行。像房中夜宿有他人这样的事情,更是从来未有。然而此时沈钧看着忽然出现的沈毓,竟然自然得好像本该如此一样。
或许是兄弟多年未见,有许多话说,宿在一起也无可厚非。李岩在心中道。于是收起讶色:“在皇宫后的万寿山寿皇亭下。”
沈毓的脸色更白了些:“他……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李岩虽然奇怪沈毓为何对这件事反应如此之大,还是回答:“有一封给顺王陛下的血书。”
“什么内容?”
李岩终于仔细看沈毓一眼,“沈大侠的弟弟似乎对明皇崇祯很有兴趣?”
沈钧不动声色揽住沈毓肩头,“明朝皇族下落的事情,我也很想多了解一些,将军若是方便,可否多告知一二?”
李岩思索一会,四下望望,黑眉一压,“我们进屋去说。”
沈钧关上房门,三人在圆桌前落座。李岩从怀中掏出一册四孔线装蓝面册子,凝重递到两人面前:“都写在上面,你们自己看吧。”
沈毓几乎是夺过书册,微颤着手指看起来。
册子上详尽登录了明朝能寻到下落的主要嫡系宗亲,在洛阳被割肉煮食的福王朱常洵和武汉被投入长江的楚王朱华奎等历然在目。
记录末页,俨然就是崇祯的那封血诏。
【朕自登极十七载,三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将文臣尽行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沈毓看到最后,已经是面煞唇紫,说不出话来。
李岩的语气有些感慨:“生前恣意摊饷榨取百姓,刚愎自用错杀良臣,将死之时连亲人都不放过,最后留下的话却是这些。实在让人想不到,猜不透……”
沈钧的手在桌子下暗暗握了握沈毓的,只握住一手冰凉凉的汗湿。
只是片刻,沈毓死灰般的面色稍稍恢复,波澜不兴。他抽回手,把册子合上,慢慢推回李岩身前。声音暗哑:“我要去昌平州,戴孝守灵。”
沈钧完全不料他会说出这么一句,面色一变,然而此刻想在李岩面前制住沈毓的话头,已经是不可能。他只能看向李岩,全身戒备起来。
沈毓的话果然让李岩眉头一皱,“哦?”他看旁边的沈钧一眼,低头沉吟,再看向沈毓时,眼神转而犀利,“沈二侠有缅怀故国的情怀,是情有可原的。然而身在大顺营中,却去吊唁旧朝皇帝,你不怕顺王陛下不虞,定你一个藐视天子的罪名?”
沈毓不偏不倚迎视李岩:“所谓陛下,就只得这半边心胸?明朝自太祖以降,历帝王十六朝,海内清平,万邦来朝。大顺李闯凭临危之际的一纸免税空言,就要揽尽民心,妄称天子?”他讽刺一笑:“我观这几日的大顺军动静,都是得了云霓忘草履,更皆粗驽短浅,邦国权道全然不识,禁城之内,还能容人多久?”
沈毓这番问话,恰恰打在大顺朝少数在胜利的狂欢中尚还清醒之人的痛处,也是李岩的痛处。李岩的眼珠不动了,只牢牢嵌在沈毓脸上,半晌才道:“沈二侠说话,字字见血。好。我李岩请教,你对此可有什么解决之法?”
沈毓道:“李将军答应我去昌平,我就能想出挽救大顺的办法。”
李岩顿了一会,半信半疑:“此话当真?”
“一字不假。”沈毓缓缓道:“而况明皇陵陪葬数百典籍,记录帝王之术,平治之法,将军着人拿去,必然能解燃眉之急。”
李岩当即起身道:“沈二侠要去昌平,我找几名得力属下陪你一道。”
“不用了,”沈毓淡然:“有大哥沈钧与我同行,就已足够。”
李岩面向边上一直严阵以待的沈钧,道:“也好,沈大侠今日本要去汝侯府上监督助饷,献策昨晚又在我府上卜了一卦,卦象不佳,我本要来提醒他几件事,看来不用了。我与守城将士说一声,现在一起去昌平,正跳过今日晦气。”
送走了李岩和伫在前厅等候的宋军师,不一会儿,就有侍卫奉命持了临时出城的符令来与二人。
沈毓站在垂花门下,抚摸着掌中的令牌,望着远处掩住城门的重檐叠瓦处出神。沈钧自厩下牵了绿耳出来,嘱了家仆侍从,走到门前,把搭在肘弯的鹿皮袍子有些粗鲁地披在沈毓单薄的绢衣外面。接着御马打了两个响鼻,沉着脸,朝沈毓伸出手:“上马吧。”
沈毓回过神来,把手搭在他掌中,沈钧带他轻盈一跃,上了马背。让沈钧全无预料的,是沈毓竟然自发将身子缩进他怀里,昨晚同寝时还显端倪的别扭之态,完全没有了。他反而犹豫了一会,才揽住沈毓被厚袍裹的严实、却还嫌纤细的腰杆。
绿耳马信缰慢行,马上的两人偎在一起,谁都没有说话。
清晨的街上,零星有几队巡逻的值兵,都是睡眼惺忪、哈欠连天,好几个走路还是摇摇晃晃的。墙角巷弄呕吐下的污物不堪入目,稀拉的各种臭味弥漫在空气里。几个卖早点的茶摊前围着吃白食的大顺朝军爷,摊主一脸勉强而无奈地赔笑着。
沈毓冷眼看着街上的形色事物,突然动了动身子,道:“沈钧?”
“嗯。”沈钧不冷不热应了一声。
“送我到昌平以后,你回京城来,去外朝协和门以东的文华殿,帮我找一件东西,好么?”
“好。”
沈毓道:“应得这样爽快,你怎么都不问我是什么东西?”
沈钧心中一叹,突起向往:你能这样一直安安静静待在我怀里,就算是要命,说不定我也给了。然而一刹那间,他又惊醒一般打消去这想法。硬起口气道:“你要我去找,自然会说的。”
沈毓低下头,他垂下脸的姿势里,面无表情。“大哥受人之托时,最好还是问清楚所托为何再做承诺,否则,日后后悔起来,既误人,又误己。”
这句“大哥”让沈钧心底某处一软,某些对他不顾性命的任性所起的怒意消散无踪,他后面的话,好像都不重要了,沈钧脸上漾出一个极淡的笑来:“我不会后悔。无论你要我做什么。”
“京师之枕”昌平州,处于燕山之下,自古,就是京城的北面大门,有“密迩王室,股肱重地”之称。明朝四大雄关之一的居庸关就矗立在此。然而,配有神机营火炮的雄关,依然没有挡住李自成的伐掳,大顺军就是从此处进逼顺天府,火烧皇陵享殿,进占京师。
李岩还是在德胜门城门处派了两名营卫引路。沈毓却严辞拒绝。沈钧只得遣回了营卫,独自和他上路。绿耳下蹄如风掣,二人不久就策马行到谒陵必经的沙河店。
天色阴沉,风声飒飒,沈毓叫停下马,独身走上沙河长街。沈钧牵了绿耳马,紧紧跟上。
沙河,温榆河上游的北沙与南沙水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之重,堪比塞外通往京师的咽喉。嘉靖年间的尚宝司少卿崔学履辑编《昌平州志》,所列出的“燕平八景”,有一处曾名噪一时的“安济春流”,有诗道:野岸莎明雁,河桥柳啭莺。雪消春涨稳,渔艇来去轻。描绘的就是沙河镇的安济村。
正统十三年,由于北去天寿山谒陵朝宗的需要,睿帝下旨在温榆河上修石桥两座,北朝宗、南安济。桥竣工以后,沙河店南来北往人马熙攘,商贾云集。居庸关外的蒙古部族也常经此入顺天府朝见天子。沙河顿时成为昌平州一处富饶秀美的胜地。
如今,明朝徭役摊饷加上大顺军过,沙河虽然未曾全然败落,却也荒芜了不少。街头的店面,只有三两处客店还半敞门扇,守着偶尔来歇脚的担贩走卒。
街头尽处,隔着浚池,俨然是一面方正城垣。沈毓缓步走到城下,仰望汉白玉的城门匾额,一动不动。沈钧握着他的手,依稀辨清匾额上虬劲有力的字迹,道:“巩华城?”
过了半晌,沈毓才道:“对。巩华城。”这三个字似乎唤起了他某种记忆,苍白的脸上现出一种罕见的平淡安宁神色。
正在这时,不远处街边的客店有人站在门口,对两人喊道:“喂!你们打哪儿来?!要做什么?那里是巩华城,不能进去的!”
昌平:古称燕平。燕平八景:松盖长青、天峰拔翠、石洞仙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龙泉喷玉、安济春流和居庸霁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自陷囹圄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