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焚城夜 ...


  •   楔子:三股势力的绞索
      蒙古:狼噬残阳
      术赤的金帐矗立在黄河冰原上,十二面苏鲁锭长矛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斥候跪呈的羊皮地图上,蔡州被朱砂圈成滴血的瞳孔。拔都擦拭着祖父传下的波斯弯刀,刀身映出正在焚烧的汴京城楼——那里最后一位金国御史跳下城墙时,怀里还紧攥着半卷《大金礼典》。
      "告诉阔列坚,他的马鞭该沾点金人的脑髓了。"拔都甩出三枚占星银币,正巧落在天蝎宫方位。帐外忽然传来祆教祭司的诵经声,他想起那个被流放的妹妹海兰,此刻应当带着星图穿过西夏人的戈壁了。冰层下传来沉闷的断裂声,像是长生天在咀嚼金人的骸骨。
      金国:困龙浴血
      蔡州城头的蟠龙旗被箭雨撕成碎帛,完颜守绪倚着城墙咳出带冰碴的血沫。地窖最后三石黍米已掺入人骨粉,守城士卒正把阵亡同胞的皮甲煮作肉羹。尚书左丞拽着个啼哭的宫装妇人摔在阶前:"陛下!把这崔昭仪烤了,够军士饱食一日!"

      暗室烛影忽然晃动,完颜白袍下滚出个小脑袋。老宦官用匕首挑开婴儿的繈褓,露出肩头火焰状胎记:"此乃太祖嫡脉最后的骨血,求陛下允老奴带小殿下......"话音未落,一支鸣镝穿透窗纸,将青铜摇篮钉死在《女真译语》残卷上。
      南宋:绸缪惊雷
      襄阳城漕运码头,孟珙望着正在装船的三十万石粮秣。江风掀起他猩红披风,露出腰间玉带扣上"精忠"二字——那是三年前官家亲赐,如今却压得他脊梁生疼。副将递上临安急递:"史相有令,援金粮队需绕道唐州,等蒙金两败俱伤......"
      "等?"孟珙捏碎手中药囊,艾草香混着江雾弥漫,"去告诉林大夫,她的医船改挂商旗。再让工匠把震天雷零件藏进棺材——就说运的是朱文公《仪礼》雕版。"他转身望向北方,蔡州方向的夜空正被火光染成胭脂色,恍若看见十二年前汴京陷落时的血月。
      命运裂隙
      1233年腊月黄河冰面下,海兰的波斯匕首正撬动冻僵的祆教星盘。狼群呜咽从远处飘来,她忽然想起母亲,在占星袍上画出的天蝎图腾。冰层裂缝中闪过一点银光——竟是个顺流而下的南宋药箱,箱内《针灸大成》扉页写着"钱塘林氏"。
      同一时刻,蔡州城南废墟里,林若兰的银针正从金兵咽喉取出半寸箭镞。染血的绷带突然被狂风卷起,飘向正在焚烧文庙的蒙古铁骑。她抬头望见流星划过紫微垣,却不知那是海兰在百里外点燃的祆教烽燧。
      而城墙下的女童正吮吸着沾血的狼乳——母狼腹部的箭伤还在渗血,却将最后的热量裹住这个肩带火焰胎记的婴儿。汴京沦陷时失踪的传国玉玺,此刻正在狼穴深处,映着塞外寒星发出幽幽青光。
      ---

      ### **第一章:焚城夜(1234年正月)**
      **场景:蔡州城南废墟**
      1
      ---第一章:初逢开篇历史史实视角:
      公元 1234 年,天下大乱,如同一锅沸腾的开水,蒙古、南宋与金国三方鼎立,局势波谲云诡。蒙古大军气势如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金国则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而南宋宛如在惊涛骇浪中苦苦挣扎的一叶扁舟,在夹缝中艰难求生。蔡州,这座曾经繁华似锦的城市,如今却成为了三国纷争的焦点,战火熊熊,硝烟弥漫,仿佛末日降临。

      在 1234 年正月的一个夜晚,蔡州城南的废墟上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和死亡气息。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如今已被战火摧毁,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和满地的尸体。
      14 岁的林若兰跪在焦土上,她的身旁躺着一名身受重伤的金国士兵。尽管四周火光冲天,喊杀声不绝于耳,但林若兰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眼前的伤兵身上。她迅速打开自己的医箱,准备为伤者治疗。
      当她打开医箱的内层时,却发现了一封孟珙的手书。手书上写着:“凡救蒙军者,赏钱三百;然金人妇孺,救之无罪。”林若兰心中一紧,她意识到这封信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就在这时,一支流矢如闪电般划过夜空,擦过林若兰的耳际,带起一缕发丝。她惊愕地看着那支箭,箭羽上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波斯数字“Ⅻ”。这个符号让林若兰心生警惕,她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直觉告诉她,这绝非普通的箭矢。。
      2. **弯刀与银针**
      在一片废墟般的瓦砾堆中,突然传来一阵女童的啼哭声。林若兰闻声,心急如焚地想要去寻找声音的来源。她看到一根巨大的断梁横在那里,挡住了她的去路。
      林若兰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搬动那根断梁,然而,就在她刚刚碰到断梁的瞬间,一道寒光闪过,一柄镶着绿松石的弯刀如闪电般劈下,将那根断梁轻易地劈开。
      林若兰惊愕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波斯商队服饰的年轻女子站在她面前。那女子大约十七岁左右,身姿高挑,蒙着面纱巾,只露出一双绿色的眼眸,如宝石般璀璨夺目.
      只见两人的手掌紧紧交叠在女童的身上,仿佛要将全身的力量都传递给她一般。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时刻,林若兰手中的银针却突然失去了控制,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直直地刺向了海兰的虎口。海兰显然没有预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不禁轻呼一声,但随即嘴角却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她凝视着林若兰,轻声说道:“汉家小娘子,你这救人的银针,难道也能用来杀人不成?”
      海兰静静地凝视着女童,在那清澈纯净的眼眸中,她仿佛看到了幼年的自己。同样的懵懂无助,同样的眼神里藏着对世界的未知与惶恐。一瞬间,时光仿佛交织,幼年的自己与眼前女童的身影重叠起来。
      海兰的心被深深触动,她轻轻地将女童拥入怀中,感受着那小小的、微微颤抖的身躯。女童安静地依偎在她怀里,像找到了避风的港湾。
      “以后,你就叫阿塔娜吧。”海兰轻声说道,声音温柔得如同春风拂过湖面。“阿塔娜,在波斯语里是星辰的意思。”她继续说着,目光望向远方,似乎看到了璀璨的星河,“希望你能像星辰一样,即便身处黑暗,也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女童抬起头,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海兰,虽然她还不明白这名字的含义,但从海兰的眼神和语气中,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与爱意。阿塔娜轻轻地应了一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稚嫩的笑容。这一刻,这个小小的房间里,仿佛被星辰的光芒填满,温暖而美好。海兰知道,从此自己的生命里,多了一颗需要守护的小星星 。
      正当海兰沉浸在这份温暖中时,一阵嘈杂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林若兰神色一紧,“不好,可能是蒙军巡逻队。”海兰迅速将阿塔娜藏到屋内角落,和林若兰一起躲在门后。
      门被粗暴地撞开,几个蒙军士兵冲了进来。为首的军官扫视着屋内,目光停留在海兰身上,“你是波斯商队的人?为何会在此处?”海兰镇定自若,“我们商队路过此地,遇到战乱,孩子受惊走丢,我来寻找她。”军官狐疑地看着她,又在屋内搜寻一番,并未发现异常。
      就在军官准备离开时,阿塔娜不小心碰倒了一个罐子。清脆的响声让空气瞬间凝固,军官立刻转身,抽出长刀,朝着声音来源走去。林若兰心提到了嗓子眼,海兰则迅速挡在阿塔娜身前,目光坚定。一场危机似乎一触即发……
      军官步步逼近,长刀在火光下闪烁着寒光。就在他即将动手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紧急的呼喊:“将军,前方发现金国余党踪迹!”军官犹豫了一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但军情紧急,他只能收回长刀,恶狠狠地瞪了海兰她们一眼,“算你们走运!”说罢,带着士兵们匆匆离去。
      海兰和林若兰长舒一口气,紧张的情绪这才缓和下来。阿塔娜从海兰身后探出头,眼中满是惊恐。海兰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安慰道:“别怕,没事了。”
      经过这次惊险,她们深知此地不宜久留。海兰决定带着林若兰和阿塔娜离开蔡州。三人趁着夜色,小心翼翼地穿过废墟,朝着城外走去。月光洒在她们身上,脚下的道路崎岖而漫长,但她们心中都怀揣着一丝希望,期待着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众人正行至一处山林,四周静谧无声。忽然,前方涌出一队身着宋兵服饰的人马,可仔细瞧去,他们举止间透着一股凶悍与粗蛮,哪里有半分宋兵的模样,分明是假装宋兵的金国残兵。
      这群残兵见众人出现,立刻挥舞着兵器冲了过来,场面瞬间混乱不堪。海兰反应极快,抽出佩剑,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大声呼喊着让其他人快走。她身形敏捷,剑如闪电,每一招都凌厉无比,一时间竟阻挡住了残兵的攻势。
      然而,对方人数众多,渐渐将海兰围在中央。海兰毫无惧色,拼尽全力厮杀,却还是被一名残兵寻到破绽,用弓箭射中了海兰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衫,可她依旧咬牙坚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孟珙的参将带着援军赶到。她手持长枪,威风凛凛,长枪所指之处,残兵纷纷倒下。在参将的带领下,众人很快将金国残兵斩杀.
      林若兰心急如焚地跑到海兰身边,只见海兰面色苍白,伤口处还在不断渗血。她赶忙将海兰扶起,小心翼翼地带回军营疗伤。回到军营后,军医迅速赶来诊治,林若兰守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担忧,祈祷着海兰能平安无事 。
      众人渐渐远去,四周恢复了一片寂静。这时,蒙古领兵带着一队人马缓缓现身。他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目光深邃,望着众人离去的方向.
      第二章星图劫
      ? 林若兰为海兰包扎肩头箭伤时,习惯性地用银针轻敲药碗。这个动作与海兰母亲调配药时的习惯完全一致.
      海兰在高烧模糊中,突然抓住林若兰的手腕,林若兰包扎伤口时的温热掌心,海兰恍惚间回到了,五岁时触摸母亲祆教祭司袍的记忆。两种织物产生诡异通感:母亲的白麻圣衣粗糙如沙漠热风,林若兰的棉质绷带却柔软似波斯湾潮汐。当海兰本能地抓住林若兰衣袖时,手指关节因过度用力泛白,恰如当年被迫放开母亲衣角的那个雨夜。

      林若兰专注的侧脸与母亲当年在波斯医馆施救的剪影重叠,两人同样会在治疗时无意识哼唱童谣——林若兰吟诵的是《黄帝内经》五音疗疾的角调音阶,而记忆中的母亲哼唱的则是波斯民谣《拉拉依》(??????,波斯摇篮曲)。这种跨越文明的声韵共鸣,让海兰在疼痛中产生认知错位。
      若兰看着眼前意识已经模糊的人,看着随身携带的医箱内层刻着父亲的绝笔诗:"银针可医乱世伤,难愈山河破碎疮"
      次日当林若兰的艾灸烟雾升腾时,当星辰的银针刺破艾灸烟雾的刹那,海兰瞳孔深处泛起波斯湾特有的靛青色涟漪。她看见母亲的白麻圣衣在驼铃声中化作敦煌飞天的飘带,而林若兰棉质绷带上的艾草香,竟与儿时医馆檐角悬挂的藏红花香囊气息重叠。两种文明的药香在虚空中交缠成螺旋,将她的意识托向记忆穹顶——,海兰突然用古波斯语呢喃出母亲童谣的残句:"星辰是天空的银针/缝合黑夜的伤口"(??????? ??????? ?????? ???????/ ?????? ?? ??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