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38章 老店的味道 ...
-
傍晚时分的空气带着初夏特有的湿润暖意,林夏站在公司茶水间里,指尖轻轻摩挲着陶瓷杯壁。从上次在顾沉办公室发现那张可疑的纸角后,她刻意避开了那些可能相遇的场合,连每日例会都刻意站在最远的位置。
茶杯里的金骏眉早已冷透,她却机械般地小口啜饮着。玻璃门外,脚步声渐渐靠近,她下意识绷直了脊背。"今晚..."熟悉的声音从身侧响起,青瓷茶具险些脱手。
顾沉不知何时出现在茶水间的磨砂玻璃门前,西装的袖口解开着,露出半截白皙的手腕。"我订了七点的位子。"他说话时垂着眼睛,目光落在她的茶杯上,"南湖巷那家玉兰居。"
林夏的睫毛颤了颤。这家藏在古巷里的老店,菜单上会用星宿给包厢命名,连餐前小菜的摆盘都暗合四季星图...这不是普通商务宴请会选择的地方。她还记得高中天文社春游时,曾透过落满灰的窗玻璃,望见过里头悬挂的牵星板。
"好。"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看见顾沉唇角绷紧的线稍稍舒展。他转身时带起一阵冷冽的雪松气息,而她望着他肩头被晚霞镀上的一层薄金,思绪跟着飘远。
暮色四合时分,他们沉默地穿过公司后门那条开满紫藤的步道。顾沉始终走在前面半步,背影挺拔如青竹。林夏发现他今天罕见地没系领带,衬衫最上端的纽扣松开着,露出线条分明的锁骨。
"到了。"顾沉的脚步停在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口。远处灯笼的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给那总是清冷的表情添了三分温度。巷子深处飘来桂花蜜的甜香,林夏恍惚记起高二那年秋分,天文社观测活动后,有人在她课桌里放过一小罐自制的桂花糖。
老店门前的灯笼轻轻摇晃,在顾沉眼底投下细碎的光影。她忽然发现,这条他选择的路线,恰好能看见店铺门楣上那块篆刻着二十八星宿的紫檀木匾——在暮色里闪着陈年的微光。
玉兰居的门帘是用细竹条编成的星轨图案,顾沉抬手拨开时,竹条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店内幽暗的光线里浮动着檀香,林夏的目光掠过墙壁上悬挂的星图屏风,每一幅都用银线绣着不同的节气星象。
"是小天啊!"柜台后传来砂纸般沙哑的笑声。系着靛蓝围裙的老人从屏风后转出来,手中的黄铜水烟袋还在冒着袅袅青烟。他布满皱纹的脸在看见顾沉时舒展开来,像一张揉皱后又小心抚平的老宣纸。
顾沉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林夏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裤口袋——那里似乎装着什么硬物,撑出方形的轮廓。在他惯常游刃有余的社交面具后,这点细微的慌乱显得尤为真实。
"三年零四个月了。"老人径自数着日子,烟袋锅在柜台敲出清脆的响,"上次来还是冬至,就坐在"参宿"包间。"他转向林夏时,浑浊的眼睛忽然亮起来,"这位姑娘...有点眼熟啊?"
空气突然凝固。顾沉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向前半步刚好挡在林夏与老人之间:"许叔,要'心宿二'那间。"他的声音比平时低,尾音带着些不易察觉的轻颤。
老人却已颤巍巍从柜台抽屉取出本泛黄的留言簿,"哗啦啦"翻到某一页。林夏看见发黄的纸页上贴着张褪色的拍立得,模糊的影像里穿校服的女生低头写着什么,而少年时期的顾沉——不,应该说是"小天",正在看她的侧脸。照片右下角用蓝色圆珠笔记着日期:2015年6月25日,夏至观测活动纪念。
"瞧我这记性!"老人拍着额头,指甲缝里还沾着朱砂色的颜料,"这不就是当年总来买桂花糖的..."话音戛然而止。顾沉突然伸手按住那页纸,骨节泛白。
林夏的心脏像是被看不见的手攥住。记忆深处有什么呼之欲出——高二那年夏天,她确实总在天文台活动后绕路来这家店。可那张照片里的情形,她竟毫无印象。更让她心惊的是,此刻顾沉的衬衫后颈处分明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在昏黄的灯笼光下闪着微光。
"两位这边请。"老人的神情骤然变得谨慎,他收好留言簿时,一枚铜制的星盘钥匙从围裙口袋滑落。顾沉弯腰的动作比林夏快了一拍,指尖触到钥匙的瞬间,她看清了上面镌刻的小字:"玉衡赠小天·丙申年立冬"。
走廊挂着的铜制风铃突然无风自动,发出空灵的声响。林夏跟着老人穿过光影交错的回廊时,发现自己的手心不知何时也沁出了汗。前方顾沉的背影依然挺拔如青竹,可西装后摆却微微起皱——那是他惯常情绪波动时才会出现的小动作。
"心宿二"包间里陈设着六角形的老檀木桌椅,墙面嵌着整块黑曜石磨成的星空图。顾沉抬手调整壁灯时,袖口露出一截银色表链,秒针走动的声响在静谧的包厢内异常清晰——这表盘上印着的不是数字,而是黄道十二宫的符号。
"您二位看看用些什么?"侍应生递来的菜单册并非普通纸页,而是用半透明的云母片装订,在灯光下泛着星云般的紫晕。林夏接过时指尖掠过扉页篆刻的北斗七星纹路,触感微凉。
她的目光停在第三页的"小食"栏。那道标价二十八元的酱腌青梅被称作"天市垣时令小点",旁边的酥炸藕合下方却标注着"天蝎座α特供"的字样。每个菜名前都缀着星官名——"织女煲仔饭"、"轩辕三鲜饺"、"北斗七杯盏"...
"许叔的怪癖。"顾沉忽然开口,他取过茶壶斟水的动作很轻,青瓷壶嘴吐出的水线像银链般笔直,"按他的说法,每个节气适合吃的菜对应着不同星宿。"他的目光从林夏捏着菜单微微发颤的指尖掠过,又很快移开。
林夏却盯着"紫微垣养生羹"的配图出神。素白瓷碗里浮着七粒枸杞摆成的勺子形状,正是当年天文课上老师教过的北斗七星定位法。记忆里有个模糊的身影站在观测台旁,用清朗的声音解释:"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永远在变,但紫微垣的中心位置..."
"你总该认得'天厨'。"顾沉的指尖忽然点在菜单某处。那里有道配着糖桂花的水晶糕,命名为"天厨增二甜点"。林夏的呼吸蓦地一滞——高三那年冬至,她发着烧坚持来参加天文社观测,活动结束时有谁往她课桌里塞了盒桂花糕,便签上就写着这两句陌生的星官名。
茶盏在她指间晃出零星水花。那些被时光冲散的碎片正在重组:天文社教室里总是倒着走的壁钟,档案室失踪的社员登记表,还有那张照片里凝视她侧脸的少年。当她抬头时,恰好看见顾沉用茶水在桌面画出三条蜿蜒水痕——是夏季大三角的简化星图。
侍应生等待记录的身影被屏风折出朦胧的剪影。林夏发现菜单末页用金粉勾勒着某年夏至的星象记录,日期恰是他们高三毕业前夕。而顾沉此刻注视着她的神情,就像那天在档案室她翻到残缺校友录时的模样——欲言又止的眼眸深处,藏着某种克制的暗涌。
"紫微羹..."她听见自己声音轻得像飘落的星尘,"再加这份'织女素三鲜'。"点完才意识到,这两个选择恰好对应着北天极与天琴座最亮的星辰——当年天文台望远镜对准的第一个深空目标。
顾沉执笔在点单册登记的手突然顿住。他的袖口蹭到了朱砂印泥,在云母菜单角落留下道赤色痕迹,恰似古籍星图上标注超新星爆发的那个特殊符号。壁灯光影流转间,林夏看见他嘴角牵起极浅的弧度,像是终于等到某个期盼已久的信号。
青瓷碗盏撤下后,顾沉的指尖在檀木桌沿轻叩三下,黑曜石墙面竟缓缓滑开一扇暗门。暗格里悬着盏鎏金走马灯,灯影流转间投射出不断变幻的星图,将整个包厢笼罩在流动的银河里。
"这是天球仪的简化版。"顾沉抬手调整青铜灯架的角度,灯影忽然定格在夏季星空的图案。他的袖口掠过灯罩时带起一阵细微的风,那些黄铜星子便叮咚作响,像极了当年天文台顶楼那架星象仪运作时的声响。
林夏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桌面的木纹。那些被桐油浸润的纹路在灯光下显出奇特的走向——根本不是什么自然木纹,而是用细如发丝的银线镶嵌出的仙女座星云。她忽然想起高三那年在市天文馆参观时,展柜里有件宋代星盘也采用类似的镶嵌工艺。
顾沉忽然俯身按下她座椅扶手上的貔貅雕饰。包厢穹顶的竹篾灯罩应声下降,外层竟是用桑皮纸裱糊的古代星图。"开元十二年敦煌星官的复制品,"他的声音罕见地透着温度,"当年用来测算二十四节气的。"林夏注意到他说"当年"时,目光落在她发间别着的那支铜镀金的缠枝莲发簪上——那是三年前毕业旅行时在敦煌夜市买的。
走道里传来侍者送甜品的脚步声,顾沉却突然拉开西窗的纱帘。暮色中浮现出一面紫铜屏风,上面锤揲出的二十八宿图案在夕阳里泛着暗红的光。他取过茶匙轻敲屏风边缘,那些星座轮廓突然亮起幽蓝的荧光。
"磷铜合金。"他的指尖沿着屏风上"角宿"的轨迹滑动,"白天吸光,入夜自明。"这个动作让林夏心脏骤缩——高三暑假那次露营,有谁也用树枝在篝火映照的沙地上画出过同样的星轨。而此刻顾沉西装前襟别着的黄铜领针,正是角宿一的星形。
当侍者端来杏仁豆腐时,青瓷碗底竟沉着用糖霜勾勒的猎户座星图。顾沉用银匙轻点碗沿:"许叔的恶趣味,每天随当日星象更换。"勺子搅动间,那些星子便如当年天文台望远镜里所见般流转起来,直到三粒枸杞组成的腰带三星停在她视线正前方。
"其实最特别的是这个。"顾沉忽然引她看向包厢门楣。那里悬挂的看似普通铜镜,凑近才发现镜面蚀刻着精细的等分线——是古代浑天仪的简化测度。"镜框阴刻着乙未年夏至的日影长度。"他的声音蓦地低下去,那恰好是他们高中天文社最后一次集体观测的日子。
暮色渐浓时,林夏发现地砖缝隙里嵌着细小的夜光石,连起来竟是北斗七星的形状。而顾沉站在勺柄指向的位置,西装袖口的黑曜石纽扣在暗处发出星子般的微光,与他年少时那件旧校服第二颗纽扣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