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奔赴定远 ...

  •   后来人们始终不知晓那日在殿中崔望北和帝王说了些什么,竟让极不爱护官员的老朱赐下一柄天子剑护身。
      无他,不过是崔望北向帝王以人头担保,他会制精盐—雪花盐,并给了老朱一份样品。
      素来十分珍惜人才的老朱当即便同意了崔望北的请求,只要他说的是真的,别说一把天子剑,十把百把他都有。
      毕竟天子剑解释权在老朱手里,他不介意容忍崔望北这点小聪明,世上谁人不贪生呢,人之常情罢了。
      但美滋滋达成目标的崔望北不知晓的是,他前脚刚出殿门,后脚锦衣卫便在他租住的院子旁设了个据点。
      自此崔望北提前享受到了朝中重臣才配的待遇—锦衣卫日夜轮班趴房顶。
      甚至这支锦衣卫的千户沐逍,都是老朱眼里妥妥的自己人。
      沐逍,父沐英。沐英是朱元璋义子,而沐逍是朱元璋眼皮子底下长起来的,再小的时候,沐英随朱元璋征战,沐逍甚至和常家三子长年一同养在马皇后处。
      崔望北哼着歌回了值房,和面色奇怪的詹徽友善的打招呼。
      詹徽嘴唇动了动,刚想说些什么,就被从屋内出来的韩宜可打断了。他看了眼上官,沉默的低头翻开了案上的奏本。
      韩宜可大早上的和老朱对线了一波,这会儿嗓音还稍微有点沙哑,他看着眼前这个秀气的年轻人,示意崔望北进屋详谈。
      “听闻你字破虏,为祖父所取。”
      抚着白胡子的小老头亲手给看好的后生倒了茶。
      崔望北忙起身双手接过,笑道。
      “是,韩大人,之后还得承您关照。”
      韩宜可昨日一回京便听闻陛下新拨了一位副手给他,而这位副手近日来堪称是陛下及太子的新宠臣,上位过程也是相当的曲折离奇。
      但总体来说韩宜可对新副手崔望北还是满意的,不惧强权,勇于争斗,是个好苗子。
      今日一见,果真眼神清正,自有竹骨在脊。
      “嗯,你为官日久,还未曾下过地方。此次陛下钦点了你与郑士元同去定远,你可有什么想法?”
      崔望北抬目对上老头严肃又殷切的目光,沉吟片刻后道。
      “大人,若说想法自然是有,但若无实证,一切皆是空谈。”
      韩宜可饮尽杯中茶水,斜觑着和他打太极的崔望北,微笑着把他轰了出去。
      何必他来操这份心,当他不知道陛下许了这小兔崽子什么东西吗。
      崔望北一边腹诽着老头太暴躁一边老老实实的赔笑退出去了。
      他刚退出去就见一个中年男人拿着个小包袱站在他工位旁边,一副等待的样子。
      正是早朝时和韩宜可一起对线老朱的郑士元。
      郑士元见崔望北从屋里出来当即眼中一亮,上前拽着崔望北便要走。
      “崔大人,咱们即刻便出发,去的迟了恐查不到什么实证。”
      欲言又止的詹徽再次被抢了话头,急于开口的他不小心咬到了舌头,顿时疼的捂嘴躬腰无暇他顾。
      而崔望北满头黑线的被郑士元拽到门口,伺机抓住门框才止住踉跄的步子。
      “郑大人,且容我回家收拾些衣物细软再出发。”
      郑士元掰开他抓在门框上的手指,急匆匆的继续向前。
      “我同你一起,马车已候在宫门外,我同诸位同僚也已商定出发时间,他们会在城门处等着我们。”
      崔望北:“......”
      这性子急的。他到底该不该提醒郑兄,当早朝上他们毫无遮掩的弹劾朱恒之后,就已经晚了。
      崔望北敢用三个月的俸禄做赌,给朱恒送信的人必然比紧赶慢赶的他们先一步到达定远。
      不然老朱会在朝议上特意点出实证的重要性吗?他分明心中有数,此去定远,必是拿不到实证的。老朱打算什么,崔望北简直零秒猜到,不过就是先保下侄子小命,再人后教训处罚。
      朱恒是谁?那是朱元璋的堂侄儿,更何况朱恒父亲对朱元璋有大恩情,活命之恩再加上葬父母之恩,深到让老朱曾亲口允诺过朱恒,可称他为父皇。
      且朱恒家中独他一根秧苗,小农思想贯彻到骨子里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忍心让恩人堂兄断了香火。
      崔望北暗中观察郑士元,心中虽敬仰他文臣的风骨,却略微有些忧愁。历史上郑士元确实如愿让朱元璋斩了朱恒,代价是自己也差点与朱恒同下黄泉。
      幸有太子以唐太宗纳魏征谏、曹操宽待陈琳的典故,来为郑士元求情。让冷静下来的朱元璋不仅收了打算杀人的心,还被郑士元所打动,升他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正五品官员。
      但很快空印案发,郑士元被牵连下狱,出狱后同年,在其弟向朱元璋进言空印案之冤后,兄弟俩手拉手被流放了。
      就......很难评。
      心理活动十分活跃的崔望北又看了郑士元这个大冤种一眼,唏嘘不已。
      郑士元廉洁,穷到无钱给妻子治病,乃至妻子亡故亦无钱为之安葬,被穷困逼到儿子卖身葬母的地步,最后还是同僚亲友筹钱葬了他的妻子。
      想到这,崔望北难受的啧了一声,都怪死抠死抠的老朱!
      他对臣下苛刻的要死,对他们朱家子孙倒是宽容的很,驰名双标!
      郑士元如此廉洁奉公的大臣,在他手里也没能有个好下场。
      他不禁又啧了一声。
      老朱长寿,还能活个二十来年才驾崩,这日子可怎么熬才好,难道他后期也要加入历史上的那道独特风景线?
      在牙齿里藏着见血封喉的毒药,每日写好遗书再去上朝?!
      崔望北啧啧有声,咬牙切齿。
      一旁的郑士元为之侧目,不禁反思他是否又得罪了一位同僚。
      *
      朱檐碧瓦,高云飞雁。
      晴朗的蓝天衬得宫墙愈发红艳。
      宫城内,老朱强压着脾气陪妻子马皇后用过午膳,便快步回了文渊阁。
      殿门前,毛骧已在等候。
      老朱大马金刀坐至案前,黑沉沉的眼珠盯住案前的毛骧。
      “你,派卫中好手去查,朱恒任定远知县后的事,顺便盯一盯崔望北处事。”
      “是!”
      毛骧走了没多久,朱标冷着脸踏进了文渊阁,不过片刻,殿内便传出了大明最尊贵的这一对父子的争辩声。
      殿前侍卫监人均是司空见惯的杵在原地。
      叮咣几声响后,朱标跑了出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反驳着君父。
      “贪腐食化人心,朱家子弟非人乎?若事真,更该以儆效尤!”
      回答朱标的是殿中飞出来的一只靴子,正中太子殿下金贵的屁股。
      殿前的小太监冷静的等着太子殿下跑远,才捡起那只龙靴,回殿中服侍朱元璋穿好那只靴子。
      朱元璋挥手示意侍人退下,他坐在太师椅上沉沉叹了口气。
      午后的阳光从窗棱间洒落,轻柔的照耀在朱元璋身上,而他却紧了紧外袍,感觉手有些发凉。
      韩宜可性情刚直,郑士元为人清廉,均是难得的好官儿。
      恒儿吾侄,你可莫让咱失望啊!
      *
      出了京城,一路南至凤阳。
      崔望北一行人轻车简行,遇城不进,仅在驿站中补给休息。
      方进凤阳境内,崔望北便觉奇怪,凤阳为龙兴之地,且朱元璋曾有意以凤阳为中都,在放弃这一决定后,为发展家乡凤阳实施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
      移民六次、驻军约六万、减免十年徭赋、兴修水利等等。
      为何观凤阳百姓精神及穿着,尚不如其他州县。
      崔望北暗暗记下,只待回程时细问。
      官道上人来人往,定远城门处是进进出出的百姓及商队。
      崔望北及郑士元远远望去,只见城门左处行人绕行,空出好大一片地方。
      空地上,搭起遮阳蓬,摆有八仙桌及椅凳茶水。身着锦袍,腰挂玉带的中年发福男人坐在正中,一副等候已久的派头。
      崔望北唰的甩下手中帘布,权当没看见。
      与他同乘的郑士元这几日和崔望北相处的不错,也了解些许他的脾性,见他脸上露出掩不住的郁闷,调笑道。
      “崔弟怎的这般苦恼?可是城门处有不想见的人?”
      崔望北瞥他一眼,嗤笑着让开半个身位,便宜他自己探身去看。
      不过须臾,郑士元也唰的一撂帘子,缩回脑袋一脸郁闷。
      “怎么?郑兄也看见不想见的人了?”
      郑士元叹气。
      “愚兄猜,那位即是朱恒朱大人。”
      崔望北见他比自己还愁,顿时乐了。
      “郑兄何必如此忧愁,说不定那位只是朱大人的管家罢了。”
      说话间,离城门不过只还有三丈之距,崔望北向外望去,蓬下的男人仿佛找到了目标般,带人径直向马车走来。
      “敢问可是崔郑二位大人当面?我家主人已恭候多时,还请二位大人赏光一叙。”
      崔望北迎着郑士元惊诧的目光一笑,他说什么来着,说不定这锦袍玉带,穿的比他们二人还体面的男人只是朱府的管家罢了。
      朱恒可是称呼朱元璋为父皇的男人,只怕在朱恒眼里,这天下都是他们朱家的天下,对他们这等臣下,何须他亲自来迎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奔赴定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