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番外一(陈晚视角) ...
-
陈晚遇见江柚那一天,柳溪实验正在举行新生入学“摸底考”。
对这场考试,他并不在意——在他看来,中考已经是含金量最高的考试,“摸底考”难免有些画蛇添足。也因着这种散漫心态,直到考试铃声响起,他才姗姗来迟最后一个进了考场。
但显然,大多数人都是很在意考试的,就比如——他后面的那个小姑娘。
小姑娘头发不长,白白净净,双手捧着卷子,眼睛一眨不眨的浏览着题目,嘴巴悠悠叹着气。当他慢半拍进来,所有人都忍不住抬头对他行注目礼,唯有她岿然不动、目不斜视。
他觉得这个呆呆的小姑娘很有意思。
当他坐下后,却发现匆忙中自己连笔袋都忘了带。这着实是有些尴尬了,好在他脸皮厚,立刻举手寻求老师帮助。
老师见多了忘带涂卡笔的学生,却没料到陈晚是什么笔都没有带,两人对话间,引起满堂哄笑。唯有他身后,仍然是安安静静。
小姑娘不但没笑,还伸手戳了下他。他回头,只见小姑娘正在埋头做题,柳叶眉弯弯,淡红色嘴唇抿的紧紧,显然心情不怎么美妙。而她的桌边,正放着他需要的两支笔,甚至还有一块橡皮。
他有些惊诧,世上竟有那么淡定而周全的人吗?
考试完一场又一场,他对小姑娘也越来越好奇,本想让她留个联系方式给自己,却连自己都觉得唐突,于是不了了之,心下有些失落,想着以后也许不会再见到了。
可事情就是那样巧,分班那天,他正和老友聊的开心,却被新来的同桌打断了——而那个叫“江柚”的同桌,竟然就是考试时遇到的小姑娘!
他难掩欣喜,向她打招呼,但看她茫然的神情,显然根本就不记得自己——也对,她在他后面,又场场都到的早,或许根本没注意自己。
不过没关系,他想,来日方长,以后还有很多时间互相了解。
分班后,很快就迎来了军训,男女分开训,但他所在的营和江柚所在的营正好挨着。
每个营的节奏不同,他们休息时,江柚的营仍然在训练。少年们都围坐在树荫里,不知怎么的,他总有点挂怀自己的小同桌,时不时往那望。看得出来,她有一点笨拙,其他都勉强还能跟上,就是踢正步时,总是不那么协调,甚至有两次同手同脚,囧的面色羞红。他看着看着,既有点想笑,又有点心痒痒,简直想过去帮帮她。
训练一个上午后,总算到了午饭和午休时间,大家都饿坏了,住校的往食堂窜,跑校的往家里窜,他也是奔赴食堂的住校党的一员。可因着实在口渴,他让兄弟们先走,自己则先回了教室喝水。
等他走到门口,却愣住了。透过玻璃,他看见本该空无一人的教室,却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是他的同桌。正午时分,炙热的光和流离的影交错,在光与影之间,那女孩站在讲台上,嘴里脆生生喊着“一二一”的节奏,腰挺直,手臂摆动,腿随着手臂起起落落,划出道道弧线。
他恍悟,原来女孩是在暗自练习正步,天气很热,以至于她额头上挂着细密的小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过了一会儿,他的兄弟看他一直没跟上,折返回来找他。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在这看了很久了。怕惊扰了女孩,他忙叫着兄弟一起走了,终究没有喝水。
或许是出自好奇,自那天起,他时常在中午借着喝水之由去教室外徘徊,果其不然,每次都能看到女孩在这里练习,她的节奏越来越正确,表情也越来越从容。军训时,她自然的融入到队伍里,再也不是那个不和谐的因素。他心中暗自替她高兴的同时,也感到惊奇,原来看上去温吞平和的小姑娘,竟然有这样的心气和毅力。
和她同桌真的很省心,她不像别的女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是很安静的,安静到很多时候,你甚至会不自觉忽略她的存在。但——不知道从哪天起,她忽然开始定期投喂他。
是的,投喂,用一种很好吃很特别的饼干。她说,这饼干她吃不了,简直是太烦恼了,坚持要他帮忙一起消灭。她的语气是那样诚恳,可演技却那样糟糕,他几乎可以从她的眼神中窥探她的内心——那是一种温柔而怜悯的眼神。
陈晚想起自己总爱咕咕叫的肚子,忽然就福至心灵——她怕不是以为自己生活的不好,每天挨饿吧?手里的饼干忽然有些扎手,但随后他又觉得好笑,这个误会就这样延续了下去。作为报答,他也时常带吃的和她分享,两个人时常是在课间默默嚼着东西,活像两只仓鼠。
在和同桌奇奇怪怪的氛围中,第一次月考很快就来了,成绩出来后,同桌的女孩眼睛红红的,活像只兔子,他感觉惊诧,心里有些闷,在他的询问中,她终于吐露了自己的烦恼——糟糕的理科成绩,望女成凤的妈妈,无形的压力……
说实话,这种烦恼,他从未有过,他爸妈对他的要求很简单:活着就行。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有的孩子,身上背负的更多。他努力开解她,终于看见她的眼中泪花花收起。
女孩说,他们两个很互补,擅长的科目恰好是对方的弱项,适合一起组队学习。从那天起,她开始问他数学问题,听不明白的,便要他写在纸上,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研究。同时,她也在帮他学英语,总是给他一些抄录的卡片,让他好好记住,事后检查听写,刚开始只是单词,后来又多了语法、固定搭配、长难句……
他无法拒绝她求知的眼神,更无法拒绝她诚挚的热心。学习一门枯燥的学科,忽然就变得生趣盎然起来。就这样,他和小姑娘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他以前从未得到过老师欢心,可这次居然神奇的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好学生。
过于平和宁静的日子里,他时常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在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飞逝中,高一上学期结束了,下学期也要结束了,班里发了志愿单——自高二起,文理要分科,班级要重组。
不出所料的,身边的女孩一笔一划在志愿单写下了文科,她面色轻松,有些小雀跃:“终于不用再学物理和化学了。”
而那一刻,他竟然鬼使神差的说了句:“我和你一起学文吧。”
女孩惊了,手忙脚乱的劝他学理科——“你数理化都那么好,文科反而不出彩,当然要选理科啊,以后就业面也广,选择也更多。”
这些他当然明白,他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会说出学文科这种话,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傻。最后切切实实在志愿单上写下理科的时候,他感觉尘埃落定,却莫名有些低落颓然。
分科后,他和昔日小同桌的距离变的远。可他隔三岔五,会去她的教室找她。有时会给她纸条,聊聊最近情况。有时却只是远远看一眼,便觉得心情好很多。过于浮躁的世界里,那个人总是认真而淡定,像夏天的一缕清风,轻轻柔柔,舒舒爽爽。
就这样,他也顺其自然的结识了她在班里的好朋友,许薇。那时候,他还没意识到,许薇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那样大的影响,不过那是后话了。总之,在他的坚持下,高二高三那两年里,他和她不曾走远。
高三那年,黑板上的倒计时以惊心动魄的速度飞速缩减,在炽热夏日的高考,是解放,更是离别。高考前夕,学校安排了在食堂自习,他比照着班级分区,找到了她,她正趴在桌子上背东西,手里摇着扇子。
他约她出去走了一会儿,略有忐忑的给了她新办的手机号码——这是一个有她生日的神奇号码,是他特意找的。他那时变得特别杞人忧天,很是担忧万一对方的□□或者微信被盗了,从此便要失联,而有个手机号就是双重保险。她收下了号码,却没说什么。她有没有发现其中玄机呢?这一点他也不知道。
高考和其他考试的最大区别就是,这场考试的影响旷日持久。在漫长的煎熬后,终于等到了出分数的那天,刷出成绩的第一时间,他问了她的情况。幸而,两人发挥的都不错。
他打听了她的志愿意向,买了报志愿的资料,也在网上不断地查,最后确定了和她一样的学校。她那天很开心,她说,昔日好友再同窗,乃是人生一美事。
可惜,他们终究没能再同窗。谁也没想到,那年她选择的专业意外火爆,她最终被柳溪大学录取。而他那些对远方的向往、对未来的期待,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似乎一下子找不到头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