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共议 ...
-
回到公主府,踏入暖阁的门槛,外间带来的凛冽气息似乎才被室内融融的暖意驱散。宋挽蕴早已等候在此,见她归来,立刻起身迎上,眸中忧色与关切交织,未等戚姝宁开口,便已执起她微凉的手,轻声问:“可还顺利?”
掌心传来的温软触感,瞬间熨帖了戚姝宁因震怒而略显躁动的心绪。她反手握住那只纤细却坚定的手,引着她一同在窗边的软榻坐下。
窗外,雨后初霁的阳光透过薄云,洒在犹带水珠的草木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与室内沉凝的气氛形成微妙对比。
“顺利?”
戚姝宁唇角牵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将安亲王府门前对峙的情形,包括戚容与那瞬间的色变与最终的退让,细细说与宋挽蕴听。她语气平静,但宋挽蕴却能从中听出那压抑着的、如同暗流般的怒火与凛然杀意。
“……他认了‘御下不严’,暂息此事。”戚姝宁最后总结道,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宋挽蕴的手背,仿佛借此确认她的存在,平复内心的波澜,“这一记耳光,算是结结实实甩在他脸上了。”
宋挽蕴静静听着,她能想象到当时剑拔弩张的情景,更能感受到戚姝宁独闯王府、直面质疑的压力与决绝。她未曾插言,直到戚姝宁说完,才轻轻回握了一下她的手,柔声道:“辛苦你了。”
顿了顿,她眼中掠过一丝睿智的思量,“经此一事,安王府短期内必不敢再明目张胆地试探。只是,打草惊蛇,亦可能迫使他们行事更为隐秘,或……狗急跳墙。我们需得防范他们暗中串联其他势力,或在朝堂上给你使绊子。”
“跳梁小丑,何足道哉。”
戚姝宁冷哼一声,眉宇间自有睥睨之气,“宗室之中,并非他安王府一家独大。至于朝堂……”她眼底寒光微闪,“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还有哪些人,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话虽如此,但她紧蹙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宋挽蕴看在眼里,知她心系更深的隐患。她起身,走到一旁的红泥小炉边,亲自执壶,斟了一杯刚沏好的、温度恰好的安神茶,递到戚姝宁手中。
“安王府之事暂且按下,他们若再有不轨,我们见招拆招便是。”
宋挽蕴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眼下更迫切的,是边境金戎的异动,和那藏于九地之下的玄狐。”
她引着戚姝宁的目光,投向书案上那张日益复杂的线索图,“刑房那个探子,仍无进展吗?”
提及此,戚姝宁刚端起的茶盏又放下,脸上掠过一丝烦躁与凝重:“是个死士,熬尽了刑罚,只吐露是奉命潜入档案库,目标明确,就是寻找与旧案相关的卷宗。至于上线,他咬定是府中一名管事,而那管事……”
她声音微沉,“今晨已被发现悬梁自尽,线索到此彻底断了。”
宋挽蕴并不意外,这样的结果反而印证了她的某些猜测。她走到书案前,纤白的手指轻轻点在线索图上代表安王府的那个标记上,然后缓缓移动,划过代表神秘“玄狐”的模糊阴影,最终落在标注着“金戎二王子”的位置。
“姝宁,你看,”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抽丝剥茧的冷静,“安王府为何对一桩已尘埃落定数年的旧案如此执着,甚至不惜派死士冒险?玄狐能在我严密监控的京城如鱼得水,数次关键行动都能抢先一步或金蝉脱壳,仅凭獠月教自身,恐怕难以办到。还有这金戎二王子,他此时陈兵边境,真的只是巧合吗?”
她的指尖在三点之间虚划了一条线,虽无实据,但那无形的联系却让人无法忽视。
“我总觉得,这几者之间,似乎有一条我们尚未看清的暗线牵引着。安王府的‘兴趣’,‘玄狐’的‘庇护’,金戎的‘时机’……这一切,或许都指向一个我们还未触及的、更深层的阴谋。”
戚姝宁随着她的指引,目光锐利地扫过图纸上的每一个标记,宋挽蕴的分析如同拨云见日,让她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起来。她站起身,走到宋挽蕴身边,与她并肩而立,凝视着那张凝聚了无数心血与危险的图纸。
“你的怀疑,不无道理。”
戚姝宁沉声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若真如此,我们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獠月教这一个敌人,而是一个盘踞朝野、勾结外敌的巨大毒瘤。”
她伸出手,与宋挽蕴的手一同,坚定地按在那代表“玄狐”的模糊标记上,仿佛要将其从黑暗中揪出,“找到他,撬开他的嘴,是撕开这一切迷雾的关键!”
戚姝宁侧过头,看着宋挽蕴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沉静的侧脸,那长睫微垂,正专注于图纸的认真模样,让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庆幸。她轻轻握住宋挽蕴置于图上的手,低声道:“幸好,有你在我身边。”
宋挽蕴抬起头,对上她深邃的眼眸,那里不再只有冰冷的权谋与杀伐,而是清晰地映着她的倒影,盛满了依赖与温柔。她嫣然一笑,如同冰雪初融,回握住她的手,力道坚定
“风雨同舟,此生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