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风起青萍 ...

  •   “济世堂”药铺的大火与后续的官方说辞,虽未在明面上掀起巨大波澜,却在景安城的暗流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猷国使团明显变得谨慎起来,那位频繁出入西市的副使称病,连续数日未曾踏出驿馆。朝中一些原本与周、张二人关系暧昧的官员,也纷纷称病告假或变得异常低调,试图撇清关系。

      戚姝宁趁势加大了清查力度,又揪出了几个在漕运、市舶司等关键位置上的蠹虫,进一步震慑了宵小。朝堂之上,一时风声鹤唳,支持长公主的清廉官员士气大振,而隐藏在暗处的对手则暂时蛰伏,伺机而动。

      公主府内,宋挽蕴的身体在精心调养下日渐好转。她不再仅限于在暖阁内分析文书,偶尔天气晴好时,也会在戚姝宁的陪伴下,在府中花园散步。

      两人并肩而行,衣袂飘拂,低声交谈,虽无过分亲昵之举,但那份自然而然的亲近与默契,落在有心人眼中,自是不同的光景。

      这日,两人正在水榭中赏玩几尾新进的红鲤,侍女前来禀报,安亲王世子戚容与递了帖子,前来拜访长公主殿下。

      戚姝宁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看了宋挽蕴一眼。宋挽蕴神色平静,只微微点了点头。

      在前厅见到戚容与时,他依旧是一副温文尔雅的做派,言谈间先是关切了戚姝宁近日操劳政务是否辛苦,又仿佛不经意地提起了那日宫宴上有一面之缘的“阿挽”姑娘。

      “听闻阿挽姑娘身子不适,一直在府中静养,不知近日可好些了?”戚容与语气温和,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心。

      戚姝宁端起茶盏,淡淡道:“劳世子挂心,阿挽只是旧疾,需慢慢将养,已无大碍。”

      “那就好。”戚容与笑了笑,话锋却是一转,“说起来,那日宫宴,臣弟见阿挽姑娘气质清雅,谈吐不凡,倒不似久居病榻之人。尤其是那双眼睛,澄澈明净,颇有慧光,让臣弟想起一位……故人。”

      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戚姝宁。

      戚姝宁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哦?不知世子想起了哪位故人?”

      戚容与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似在回忆:“说起来,那位故人殿下也认得,便是已故的永安侯。臣弟幼时曾随父王去过侯府几次,印象中,永安侯爷风姿卓绝,其膝下有位小小姐,年纪虽小,却已显露出不凡的聪慧,尤其是一双眼睛,与阿挽姑娘……颇有几分神似。”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宋挽蕴藏在袖中的手微微收紧,面上却适时地露出几分茫然与怯意,微微低下头,仿佛不适应这般被谈论。

      戚姝宁放下茶盏,发出一声轻响,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意:“世子怕是记错了。阿挽自幼长在江南,与永安侯府并无瓜葛。况且,逝者已矣,提及旧事,徒惹伤感,还是莫要再提了。”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戚容与,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

      戚容与对上她的目光,神色不变,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拱手道:“是臣弟失言了。只是偶然想起,一时感慨,殿下勿怪。”他识趣地不再纠缠此事,转而聊起了些京中风物诗词,片刻后便起身告辞。

      送走戚容与,戚姝宁回到水榭,脸色沉了下来。

      “他起疑心了。”宋挽蕴轻声道,眉头微蹙。戚容与绝非无的放矢之人,他今日这番话,试探的意味太过明显。

      “安亲王一派向来不涉党争,他此举是何意?”戚姝宁沉吟道,“是想借此示好?还是……他或者他背后的人,也与獠月教有所牵连?”这个可能性让她心头一凛。若连地位超然的安亲王都牵扯其中,那局势将更加复杂。

      “未必是牵连。”

      宋挽蕴冷静分析,“或许他只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借此来试探你的态度,或者……是想卖个人情。毕竟,若他真掌握了什么确凿证据,就不会只是这般言语试探了。”

      戚姝宁点了点头,觉得有理。“无论如何,此人需要多加留意。你近日尽量少在人前露面,尤其是他可能出现的地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