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南院 ...
-
从御花园回来,姜冕的心绪并未完全平复。戚雍看似随意的问询,实则暗藏机锋,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她深知,必须赶在婚礼这个巨大的变数到来之前,找到突破口。
回到翰林院值房,她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那卷从张府暗格中取得的卷宗上。她反复研读那些构陷永安侯的所谓“证据”,试图从中找出伪造的蛛丝马迹,以及可能与“南院”相关的信息。
卷宗内的书信笔迹模仿得极为高明,若非深知父亲为人,几乎难辨真假。但姜冕注意到,其中一封提及“边关布防图”移交地点的密信,措辞略显含糊,只用了“老地方”代指。这个“老地方”,会不会就是“南院”?
然而,“南院”究竟是何所在?她翻阅了翰林院内所能找到的所有地理志、官署档案,甚至前朝旧录,都未见“南院”这一机构的明确记载。它像是一个幽灵,存在于某些人的口耳相传或秘密记录中,却不在阳光之下。
正当她苦思冥想之际,长公主府的一名亲卫悄然而至,递上一封密封的信函。信是戚姝宁亲笔,字迹挺拔有力,内容简洁:
“姜修撰:酉时三刻,醉仙楼天字一号房一叙,事关‘南院’,务必前来。戚姝宁。”
姜冕心中一动。看来,公主那边也并未放松,并且可能已经掌握了比她更多的信息。醉仙楼是景安城最负盛名的酒楼,往来皆是达官贵人,选择在此密会,既避人耳目,又符合他们明面上“未婚夫妻”的身份,不失为一个巧妙的选择。
她收起信函,对亲卫微微颔首:“回复殿下,姜冕准时赴约。”
酉时三刻,华灯初上。姜冕一身素雅青衫,乘马车来到醉仙楼。在店小二的引领下,她径直上了三楼的天字一号房。
推开门,戚姝宁已在内等候。她今日未着朝服或戎装,而是换了一身月白色的锦袍,墨发用一根玉簪松松挽起,少了几分战场杀伐的凌厉,多了几分清贵雅致,但那双眸子里的锐气却丝毫未减。
“殿下。”姜冕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坐。”戚姝宁指了指对面的位置,桌上已摆好几样精致小菜和一壶温好的酒,“边吃边谈。”
姜冕依言坐下,目光落在戚姝宁身上,等待她开口。
戚姝宁也不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李大人招供的‘南院’,我查到了些眉目。它并非官方机构,而是前朝遗留的一处皇家别院,位于城西落霞山下,因年久失修,早已荒废,寻常人很少知晓这个名字。”
“皇家别院?”姜冕蹙眉,“周、张二人与金戎勾结,为何会牵扯到一处废弃的别院?”
“这正是关键所在。”戚姝宁压低声音,“我派人暗中查探过,那别院看似荒芜,实则近期有人活动的痕迹。而且,据线报,金戎使者入京后,除了明面上的驿馆,曾有几批人秘密前往落霞山方向。”
姜冕的心跳漏了一拍:“殿下的意思是,‘南院’可能是他们秘密接头、甚至藏匿某些关键物品或人员的地点?”
“极有可能。”戚姝宁点头,“永安侯当年发现的秘密,若真与周张二人的叛国阴谋有关,地点很可能就在南院。那里僻静隐蔽,正是进行见不得光交易的理想场所。”
她顿了顿,看向姜冕,眼神深邃:“我想亲自去探一探这南院虚实。但那里情况不明,需有精通文书、心细如发之人同往,方可辨认可能存在的书信证据。姜修撰,你可愿与我同去?”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提议。深入虎穴,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这也是一个接近真相的绝佳机会。姜冕几乎没有犹豫,迎上戚姝宁的目光:“臣愿往。何时动身?”
“明晚子时。”戚姝宁对她的果断似乎颇为满意,“我会安排人手在城外接应。此事需绝对保密,除你我之外,不可让第三人知晓具体行动计划,包括青竹。”
“臣明白。”姜冕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她看着戚姝宁在灯下显得柔和几分的侧脸,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感觉。这位长公主,行事果决,胆大心细,与她并肩作战,既让人安心,又隐隐感到一股压力。她们的命运,因一道圣旨而捆绑,如今又因共同的敌人和目标,联结得愈发紧密。
“尝尝这醉仙楼的醉鹅,景安一绝。”戚姝宁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注视,用公筷夹一块鹅肉放到她碗中,语气自然地转换了话题,“婚礼之事,你无需过分忧心。眼下查明真相、稳固朝纲才是首要。戚雍那边,我自有分寸应付。”
姜冕道了声谢,低头品尝。美食当前,她却食不知味,心思早已飞到了明晚子时那座迷雾重重的废弃别院。她知道,这次的夜探,或许将是揭开所有谜团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