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1、第201章 蝴蝶效应  ...
            
                 
                
                    - 
                          芬兰的冷空气透过机场玻璃,带着刺骨的寒意。文森特刚拖着行李箱走出到接机大厅,脚下的雪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他呼出一口白气,正准备找辆出租车,却突然响起了手机铃声。
 
 是马库斯。
 他皱了皱眉,按下接听键。
 
 “你去哪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而焦躁,“我给你打了十几个电话都不接!你知道吗,再过两天投资人要来公司考察,你必须回来!”
 
 文森特一边把箱子放到地上,一边揉了揉眉心,语气平静:“我刚下飞机,在芬兰。”
 
 “芬兰?”马库斯差点没气笑出来,“不管你在哪个兰都要给我回来!你知不知道现在公司上上下下都在忙,你还跑去旅游?!”
 
 文森特不想继续和他纠缠,抬头看了看远处被雪覆盖的街道,淡淡问了一句:“票房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怒气顿了几秒,随即变成了惊喜与兴奋:“你还好意思问?票房大爆了!”
 
 文森特怔了一下,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语气。
 
 “首夜场票房——一千两百万美元!”马库斯的语气已经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声,“听清楚了吗?一千两百万!这可是文艺片啊!根本不该有这种成绩!要知道一些标准的商业片开画也就这样了。”
 
 文森特一时间沉默了,他望着灰蓝色的天空,呼出的气在寒风里散成一团雾,半天才喃喃道:“一千两百万?”
 
 “对,”马库斯继续说道,语气里满是激动,“现在好莱坞整个圈子都在讨论你的片子,谁都没想到你第一次当导演,能拍出这么强的电影。我们做了个简单的市场调查,发现有一半的观众是冲着你这个导演去的。”
 
 文森特轻轻笑了一下:“可我又没客串。”
 
 “对啊,”马库斯接道,“但是观众根本不在乎,他们觉得你不会拍烂片,所以就来了。观影后的评论说这部片子气质特别,节奏精准,情感真挚。你那种对细节的掌控,大家都看出来了——有人说,这是一部‘有灵魂的爱情片’。”
 
 文森特靠在候车的柱子上,安静地听着。
 寒风拂过他鬓角的头发,露出一点久违的放松。他轻声说:“我明白了。”
 
 “午夜场票房1200万美元。”他脑中又回荡起那句话。对别人而言,这是惊喜;对他而言,却像是一块冷冰冰的铁,沉甸甸地压在心里。
 
 马库斯那头察觉到他的疏离,语速却更快:“你得赶紧回来,投资人要见你。你的市场潜力现在被看到了,这一次是真正的机会,他们甚至在讨论给光影公司投资十亿美元。”
 
 文森特沉默片刻,低声道:“我考虑考虑。”
 
 机舱内灯光昏暗,他的声音听上去有点哑,像是被冬天冻过的空气磨过边缘。
 
 马库斯叹了口气,稍稍缓和:“行,你考虑。但听我一句,这次不一样。票房的热度、媒体的评价都在转向你。内芙那边的那部电影……已经彻底崩了。她的片子票房惨淡,现在连影院都在撤档。”
 
 “哦。”文森特依旧淡淡回应。
 
 这一个字,轻飘得像雪花。
 
 “你得赶紧回来,”马库斯的声音又变得急促,“投资人那边等不了,咱们还预定了票房过亿的庆功宴。你得出席。大家都盯着你呢,如果你不露面,他们就会觉得你骄傲,或者心虚。你知道现在的舆论多可怕。”
 
 文森特揉了揉眉心,声音有些疲惫:“我知道了。”
 
 电话那头传来短暂的沉默,然后马库斯低声说:“不管你怎么想,现在大家都盯着你。如果你出错了,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把你吃掉。”
 
 文森特靠在座椅上,望着窗外那片冷得几乎透明的世界,平静地答道:“我又不是小孩子,孰轻孰重我还是知道的。”
 
 “行,那你先去吧。”马库斯终于妥协。
 
 挂断电话后,文森特的手指仍在微微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那种熟悉的孤独——事业在升温,心却在一点点结冰。
 
 他抬起头,看见窗外的雪已经密密麻麻地落下,铺满跑道。芬兰的天空安静得像一面银色的镜子,他在镜中看见自己——疲惫、清醒、却又带着一点久违的柔软。
 
 文森特靠在芬兰的旅馆床头,手边的红酒杯已经半空,窗外是厚重的雪幕与遥远的极光。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他下意识地皱眉,接起电话时,传来怀特·马丁那句熟悉又带笑意的喊声
 
 “大导演!我正式预订你下一部戏的男主角了!”
 
 文森特被这声音逗笑了,叹口气道:“别闹,我还在休假,哪来的下一部戏。”
 
 怀特的语气一如既往地不依不饶:“休什么假!你现在可是全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我跟你说,我也要票房高的艺术片,懂吗?那种既能拿奖又能赚钱的!”
 
 文森特笑着摇摇头,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点无奈:“我知道你想要高票房,但这也不是我能左右的。”
 
 “得了吧,”怀特兴奋得几乎要从电话里蹦出来,“你自己看报纸没?今天所有影评人都在吹你啊!”
 
 说着他便夸张地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念起报纸上的影评:“这是一部令人意外的杰作。虽然是文森特·德龙的导演处女作,但影片展现了极高的叙事成熟度。”
 
 文森特揉揉太阳穴,苦笑着听着。
 
 怀特接着念道:“灯光的运用堪称经典,影像的冷暖对比精准地映射了角色内心的温度变化。”
 
 “尤其是那场火车站的长镜头,静得出奇,却让人心碎得无声。”
 
 “配乐也很惊艳,像是从记忆深处被挖出的旧梦,既孤独又温柔。”
 
 “他不是在导演电影,而是在导演情感。每一个镜头都像是时间本身的切片。”
 
 “如果说当下的好莱坞文艺片正在沉睡,那么《时间爱情》是一记温柔的惊雷。”
 
 怀特越念越激动,干脆脱稿发挥:“你看看,这都是什么级别的吹捧啊!你这是踩着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分界线上跳舞,还跳得人家掌声雷动!我不管,我下一部戏非你不拍!”
 
 文森特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靠在枕头上轻声说道:“你倒是比那些影评人还热情。”
 
 怀特笑得更大声了:“那当然!你要知道,你现在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奇迹啊!我当年还以为你拍不了片子,结果一拍,直接封神。”
 
 文森特笑着摇摇头,语气淡淡:“别夸了,我这只是刚开始。”
 
 怀特沉默了一下,随后笑声柔和下来:“我知道,但你确实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
 
 窗外的风雪仍在飘,极光在天际缓缓拉出一道冷绿的弧线。文森特靠着电话,静静听着好友的笑声,心中那份沉重终于被一点点融化。
 
 他轻轻说道:“那就等我回去再聊吧,也许——下一部电影,真有你的角色。”
 
 “那就说定了,大导演。”怀特笑着回道。
 
 文森特合上电话,窗外的雪光映在他脸上,柔和又淡静。
 他看着窗外那一片银白的世界,心底浮出一句轻叹:
 “原来,这一刻,也算是幸福。”
 
 午夜场的票房数据一出来,整个好莱坞都像被投进了一颗石子。
 凌晨三点,各家公司的高层群聊、制片人电话、演员的助理群,全在议论同一个名字——文森特·德龙。
 
 “首夜1200万美元?”
 “开什么玩笑?那可是一部文艺片!”
 “他不是演员出身吗?第一次当导演就这么狠?”
 
 文森特的很多老对手们几乎一夜无眠。
 有的坐在家里盯着新闻频道的滚动条,有的在香槟杯旁边一言不发,有的直接把剧本摔在桌上,狠狠地骂了一句脏话。
 
 他们从没想过,这个人居然能这么快卷土重来。
 而且不是靠票房奇迹,而是靠导演功力。
 
 “他真是天生的赢家啊。”
 “他就不能有一次失败吗?”
 “哪怕一次也行啊!”
 
 亨利冷笑一声,放下报纸,语气里带着隐隐的嫉妒:“从演员到导演,他就像是被上帝选中的人。真让人恶心。”
 但转念一想,他又冷静下来,拿起电话拨给自己的经纪人:“我们得加快下一部戏的进度。告诉制片方,我不休假了,立刻开组。”
 
 另一边,一位曾经在颁奖季和文森特竞争过的演员,看着屏幕上那串夸张的票房数字,沉默了许久。
 他知道,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媒体不会再拿他和他作对比了。
 他已经跨入另一个层级。
 
 “该死的……”
 他低声嘟囔,却又下意识地打开邮箱,开始翻查新的剧本。
 他也不能落后。
 
 在洛杉矶的某个早晨,几位曾经的影帝、影后、名导都在各自的办公室、阳台或咖啡馆里,做着相似的动作——
 拨电话、敲键盘、联系经纪人。
 
 “帮我约制片人。”
 “我们要快点立项。”
 “他拍完了《时间爱情》,我们也得有动作。”
 
 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清楚
 那个人的成功,已经改变了整个格局。
 
 有人嫉妒,有人焦虑,也有人暗暗佩服。
 可无论如何,他们都明白:
 这个时代,文森特已经不仅仅是演员了。
 他成了所有人必须追赶的目标。
 
 而在遥远的芬兰雪原上,文森特还不知道这场“恐慌”正在蔓延。
 他只是安静地望着窗外的雪光,想着露娜,想着下一次要拍的画面。
 而在海的另一端,整个好莱坞——已经在因为他的崛起,重新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