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登基 ...

  •   微风吹过一阵凉意沁身,看着池里鱼儿发现宫女撒下的鱼食,相互争夺。
      似是瞧不过瘾,伸手接过时不时向池中撒去。
      忽地想起一事,手停在半空,声音低沉。
      “听太医回禀,皇姐的帽儿病情又加重了,你挑个日子,多带些补品去长公主府。
      这孩子就是身子太虚,在胎里不足就落地,带着一身病根,是个可怜地,也可怜了皇姐。”
      心中又多一丝伤感,与对始作俑者的怨恨。
      面上却异常平静,手掌不由一紧握成拳,半晌慢松开,将鱼食递还宫女。
      身边人低声回应。
      “秦小姐吉人天相,腾越长公主殿下也自会苦尽甘来。
      至于那个让长公主殿下伤心,和伤害秦小姐之人,陛下当真不能原谅她?”
      “事情已过,依臣看来,她当时也只是无心之失,陛下何不尝试着去原谅她。”
      盯着池里鱼儿,未有动作。
      “何尝不想原谅她,也知道她那时还小,但一想到她在先帝生辰当日,因迟到而急驰。
      在拐弯处撞到皇姐,孩子也因此受影响,时而心里不自觉就会生出一股怨意。”
      “帽儿早产,出生后带一身病痛,可怜她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诸多苦难。”
      “皇姐为此愧疚难过。
      眼看着自己孩子受折磨,她本人也日渐消瘦,每每想到这里,就是一阵痛…”
      看着眼前劝慰之人,前面发丝高挽,露出一张鹅蛋脸,双眸深邃,唇上只涂淡淡胭脂。
      一串白色流苏为额饰,后两侧各挑起一缕青丝。
      一根细长红丝带紧系,其余则全散开,甚是简单。
      耳上挂着由两个珍珠串成的长苏。
      身着一身白色丝绸襦仙裙。
      衣身与袖皆绣着红色带枝梅花,极是好看,腰间系着一抹白色丝带。
      整个人由内到外,散发出一股高贵气质。
      正是自己贴身女官,瞬华。
      登基已有八月,前朝暂时稳定。
      先帝明皇帝,也就是我的父亲,生前为他自己所定谥号。
      八月前的一个晚上,他在宠妾刘妃寝宫中用完膳后,倒地驾崩。
      享年五十四。
      太医也没查出死因,先帝男嗣甚少,皇子只剩刘妃身边的七皇子。
      还有一个身份卑微的八皇子。
      八皇子还不到一岁,他的生母只是个八品管林。
      七皇子五岁,加上先帝是在她母妃寝宫,不知明的暴毙而亡,他自然要受牵连。
      母妃被定罪,他一并跟着排除皇位人选。
      大臣闻言先帝驾崩,纷纷急言商讨,立新帝之事。
      当时朝中分为两派。
      一派以刘妃母家父亲,刘学士刘递为首,主张立自己外孙七皇子为帝。
      这自然引起,以另一派为首的穆丞相不满。
      穆丞相是先帝忠臣,二十有七就开始跟着先帝。
      本来他也不是什么官家子弟,家里更没人在朝为官,就是一乡野人家。
      那年先帝出宫游玩,无意中结识了当时还是在大街上,卖草鞋的穆韦。
      一番交流下来,先帝发现这人满腹经纶。
      对治国,政治等,很有一套见解,先帝当即表明身份。
      问他是否愿来朝为官,为先帝办事。
      穆韦被先帝带到宫里,从最低等小官做起,一步步走到今天,身任朝廷一品大官。
      可以说,没有先帝地赏识与提拔,就没有今天的穆丞相。
      满腹经纶又怎样,若是没有先帝这个伯乐,他又怎会成为耀眼明珠!
      如今怕还不知,是在哪个大街上卖草鞋吧。
      骤然听见先帝驾崩,他怎能不伤心。
      尤其知道,人还是在刘妃寝宫暴毙身亡时,就更加难过愤怒。
      愤怒的对象,当然是刘家人!
      不管刘妃是否对先帝,饮食动过手脚,亦或是其它加害。
      但这在穆丞相心中,没有任何区别可言。
      先帝好好地在寝宫用膳,又怎会毫无征兆暴毙。
      还不是因为你刘家,想扶持七皇子登基为帝,所以才派人暗害先帝。
      这样你这个刘家外戚,才好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事在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穆韦当时极力反对七皇子登基,可他又无合适皇子扶持。
      同样遭到刘学士一派打压,双方僵持不下,针锋相对。
      只能由当时的王皇后,自己生母出面,垂帘听政稳定朝堂,商量立帝一事。
      节骨眼上,七皇子突然患风寒离世。
      对刘家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刘家没了幼子扶持,只能作罢,跟着母后另选新帝。
      有资格登基人选,只剩下八皇子,可八皇子年幼,暂时不能亲政。
      只能先选出一位摄政王,把持朝政。
      于是众臣又在为,由谁来做这个王,争论不休。
      争得激烈时,皇祖母王太后,不知从哪拿出先帝遗诏来。
      遗诏所写,让二皇女定国公主,也就是自己继承帝位。
      这对大臣们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有不可置信、有反对、有中立、有赞成。
      也有觉得荒唐,不屑一顾。
      当时朝中什么声音都有。
      在众大臣还没有从那遗诏中,回过神来之时。
      皇祖母又召穆韦与外祖父荣国公,到长颐宫密谈三个时辰。
      众人都不知三人所谈何事。
      只再次议朝时,就见穆丞相力拥自己为帝。
      有皇祖母手中先帝遗诏,和穆韦支持。
      以及荣国公手上二十万兵权,鼎力拥护,内外震慑,竟也出人意料定下来。
      荣国公乃是母后父亲,亲外孙女当然是无话可说。
      在一个吉庆日,身穿帝王服,站在权利巅峰,俯视百官朝拜。
      成为让百姓与大臣,谈论最甚的帝王。
      登基后,尊生母王皇后为太后。
      尊皇祖母王太后为太皇太后,这些事,不过是几个月前所发生。
      瞬华见气氛沉闷,便提议去上林苑走走。
      现在已是初秋,可上林苑花卉,却丝毫不见落败,反而个个争奇斗艳,耀眼夺目。
      看了就让人心情愉悦,手心随意抚过群花。
      “今天穆丞相的话,是不是有些着急了。”
      瞬华笑着不疾不徐劝慰。
      “依臣看,这恐怕也是太后娘娘的意思,现在朝政稳固天下太平,一派和气。”
      “的确是该为子嗣考虑,有了子嗣,大臣们才能安心。”
      “毕竟国无储君,人心不稳,穆丞相会有此言,倒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望一眼金菊,阳光洒到上面,隐隐散发金色光芒。
      赏心悦目瞧过一阵子后,徐徐转头。
      “话虽如此,可我还年轻着,何必要如此着急。”
      “我看是那些个大臣们,自个杞人忧天,才在母后面前撺掇着,让母后跟着为此事着急。”
      瞬华摘下一朵金菊赏玩,对上视线笑而不语。
      亦无言,向着上端走去。
      前面突然走出一身着宫服打扮的男子。
      早有准备下跪行礼,腔调柔和。
      “奴婢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