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纸飞机飞向何方》是一部情节感人、立意新颖的家庭剧。
它聚焦于一个因父亲过度工作而陷入“隐形单亲”状态的家庭。
故事以早熟、懂事的9岁长女纱奈子的视角展开,描绘了她如何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照顾5岁妹妹芽衣的重担,并在内心压抑对父爱的渴望。直到一次意外事件迫使父亲直面家庭的裂痕。
屋外的雪还在下,落在地上,许久没融化。
你坐在冰冷的廉价租房里,内心郁闷——《纸飞机飞向何方》的一番是“父亲”和“纱奈子”,而非“芽衣”,可你只能演“芽衣”。
不管是为了完成“从童星出道,成为Japan家喻户晓的女演员”这项任务,拿到诱人的通关结算。
还是基于你强烈的好胜心。
你决定抢戏。
所谓抢戏,是指演员在拍摄过程中,表演超出剧本设定的现象。
你虽然找借口说服自己——自然界和人类世界都一样,赢者通吃、弱肉强食,在娱乐圈,能抢戏也是一种本事。
但其实,你知道,你只是想赢。
在上个经济危机的剧本世界里,不体面的工作固然能赚钱,但你渴望体面而殷实的生活。
你快要因为自尊流落街头,不得不重新来过。
——反正你能重新来过。
你重启人生,选择了《子役、金钱与场板记》的剧本世界。
你庆幸Japan演艺圈并不遵循“流量至上”的原则,演技和角色匹配度才是衡量演员核心价值的重要标准。
实力派演员拥有扎实的演技和出色的作品,能赢得所有人的认可和尊重。
这很好。
你讨厌实力不匹配者。
你讨厌为抢戏而抢戏的人。
那不是演员,而是疯狂的戏精。
你仔细翻阅打印出来的剧本。
脑中自动浮现画面。
主人公纱奈子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责任感。
她的父亲健太郎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工作极其繁忙的IT工程师,常常通宵达旦,即便在家也沉浸在电脑屏幕前。
纱奈子的母亲在妹妹芽衣出生后不久因病去世,父亲便成了姐妹俩唯一的依靠。
但他选择了用工作麻痹丧妻带来的悲伤,与此同时也逃避了作为父亲的责任,家庭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纱奈子稚嫩的肩膀上。
纱奈子每天像个“小妈妈”一样,照顾天真烂漫、极度渴望父爱的妹妹芽衣。
她把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父亲陪伴的渴望深深埋藏在心里,只在深夜写日记时流露脆弱。
妹妹芽衣则相反,她正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她就像个小太阳,活泼好动,永远也安静不下来。
她会对着爸爸空着的座位说“爸爸早安”,会精心制作父亲节贺卡却等不到父亲回家拆开。她最大的心愿是“妈妈能死而复生”以及“和爸爸、姐姐一起去游乐园坐摩天轮”。
一次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日,健太郎再次因工作缺席,他做了一个纸飞机安慰芽衣。
失望的芽衣在活动结束后独自玩纸飞机。
不巧,一股狂风刮过,纸飞机转移方向,飘向远方。
为了寻找爸爸给自己做的纸飞机,芽衣独自跑出了幼儿园,结果迷路了。
她看见一个面相凶恶的丑大叔。
大叔招呼芽衣跟他走。
芽衣毫无警惕心地照做了。
镜头会通过大叔手上的红色液体,和芽衣渺小的、正在远去的背影,制造一种悬疑感和紧张感。
即使后面有反转——其实大叔是个善良厨师,当时在挤番茄汁和草莓汁。
天真的芽衣在厨师大叔的店里享受美味大餐,却不知道她的家人正在着急寻找她。
那天,姐姐放学来接芽衣,发现妹妹不见了。
这场戏是家庭危机的导火索,也是全剧高潮。
面对失踪的妹妹,纱奈子惊慌失措、自责不已。
从来懂事、善于压抑自我情绪的她,在母亲死后生平第二次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她爆发了。
她怒火中烧,指责父亲的不作为。
而当满心愧疚的父亲在警局找到满脸迷茫、嘴角还有食物残渣的芽衣时,他看向一旁的纱奈子——此时她的情绪已经平复,紧紧抱着妹妹,用一种混合着恐惧、责备和超越年龄的疲惫眼神看着他。
那一刻,健太郎无比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缺席给家庭带来的伤痕。
他决定改变这一切。
他决定做个好爸爸。
最后的结局当然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happy ending了。
“可恶,纱奈子这个角色的高光也太多了吧。”
你想要这个角色。
你惋惜这个角色不属于你。
但你知道,作为资历浅薄、年龄幼小、地位最低的新人子役,你不可能向剧组要求换角色,你更没有修改剧本的权力。
你只能抢戏。
抱歉了,纱奈子。
抱歉了,健太郎。
我不是来挤走你们的,我是来加入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