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喝茶 ...
-
“今早起身时,家人已将铺盖被褥都带了来打算住下。只是这屋子久未住人,打扫起来恐怕得费得一番功夫。不知几位可有时间,能否帮忙打扫打扫,这些银钱几位就拿去喝茶解暑。”林清竹说着,便将荷包递了出去。
树下的几人先是愣了一下,对视了一眼后高子开了口:“没问题,这邻里邻居的相互帮个忙很正常,只不过这钱姑娘还是先收回去吧,不必和我们这么客气。”
“姑娘就把荷包收回去吧,日后说不定我们也有用得上姑娘的地方。”抽着旱烟的老大爷从刚进院时就将林清竹打量了一番,这穿着打扮明显与他们这些看顾店铺的小厮不同。
旁边的几人也开了口:“是啊是啊,姑娘就别和我们客气了,打扫屋子又不是什么辛苦活。”
荷包被推诿了一番,最后还是落到了林清竹手中。
林清竹索性也不和他们客气,招呼着众人进了屋子。
几人也二话没说,拿起手边的工具打扫了起来,场面顿时热火朝天。
五六个来帮忙的伙计占据了店铺的各个角落,林清竹索性带着崔夫人和翠儿进到了后院打扫。
后边的几个屋子同样积满了灰尘,三人一人负责一间打扫了起来。
铺子和后院的窗户都大敞着,每个屋内都是空荡荡的,早不知被行窃之人光顾了几波。
屋内除了几个已经被锈蚀到看不清原本面貌的木柜外别无他物,林清竹索性将这些木柜都拖到院中角落,最后搬到屋中只剩床架和桌椅才肯罢休。
将杂物都清理出去后,清扫工作就方便了许多。不多时,屋内就被几人打扫的一尘不染。林清竹看着空旷的房间,心里满意极了,毕竟她原本就有将店铺重新翻修一番的打算。
收拾完的几人也顾不得地上干不干净,都直接瘫坐了下来,大口喘着粗气。
林清竹前去牛车旁拿东西时,刚好瞧见了从书院出来的一个学生,便招手将他唤了来。
小男孩也不胆怯,径直跟着林清竹来到了店铺门口。
林清竹将荷包从翠儿手中接过后,数了三十枚铜钱后递了过去,“弟弟,帮姐姐个忙。你拿着这些铜板,去街头卖茶的铺子里,让伙计提两大壶热茶和几个碗来,剩下的钱就留给你买糖吃。”
小男孩一听这话,将铜板收好后点了点头,随后跑出了门。
一旁的高子瞧见,觉得有些新奇:“姑娘怎的随意就将钱给了一个陌生小孩,就不怕他拿着钱偷跑了去?”
林清竹也跟着大家席地而坐,拍了拍衣袖上的尘土,解释道:“这孩子方才从书院出来,且身上穿的衣裳干净整洁,能上得起学穿得起锦衣的,定然不会是那学会撒谎骗钱的小孩。”
其实刚才跑腿的小孩高子认识,只不过他有些不敢相信竟然有人会将钱随意交到一个小孩手里。听到林清竹的回答,他也并不意外,毕竟在他看来,教书先生的独子怎么会是那种小偷小摸的人呢?
一旁坐着的大娘闻言撇了撇嘴,她可不会傻到把钱随意交给别人。只是见众人都没有说话,她便也没有开口。
高子主动搭话,同一旁坐着的崔夫人交谈了几句,这才知道崔家杂货铺的掌柜原来就是林清竹的外祖父。
“崔家杂货铺?这我可知道。小时候每次赶集都会经过书院,那时候总是吵着让我娘买两块方糖用来甜甜嘴。”
高子这一开口,身旁的老大爷也跟着搭话,“怪不得,我还记得当时崔家那俩口子还是扛着担子在街头叫卖,后来好长时间不见叫卖,一问才知道是在书院旁开起了铺子。”
老大爷说着说着目光落在了崔老夫人身上,“哎呀”了一声后重重拍着大腿:“我说怎么瞧着眼熟,这位是不是就是当年的崔家媳妇?”
崔老夫人心下一惊,她万万没想到还有人记得她,还有人记得崔家杂货铺。老汪的一番话,瞬间勾起她的回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还有人记得当年的事……
崔老夫人看向老汪,思索了一番却也没想起来他是谁。也对,当年提着担子走街串巷的,见过的人不计其数,再加上时间久远,她现在就连之前的许多老主顾都记不太清了。
“当年提着担子的正是我和我家老头子。”崔夫人激动说道,“当年为了照顾在书院读书的孩子,便用这些年攒下的全部身家将这间铺子盘了下来。”
“铺子只有我和老头两个人照看,便腾不出手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这才歇了叫卖的打算。”方才老汪这一番话,让崔老夫人又想起了之前的日子,明明家中店铺有了起色,儿郎也中了秀才,家里日子正在一步一步变好,却没想到无端遭受飞来横祸,独留下这孤儿寡母。
崔老夫人自顾自说着,像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个发泄口。而身旁的众人闻言皆低头沉默,角落里的大娘弯下身子偷偷抹着眼泪。
林清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只能捏着帕子替外祖母擦拭着眼泪。
崔老夫人深吸了两口气,看见众人皆沉默不言,勉强笑了两下,“嗐,瞧我这嘴,铺子能够重新开业应该高兴才对,怎么能提这些不高兴的事呢……”
高子闻言立刻接话:“崔老夫人说得对,我们应该高高兴兴的才是。”
林清竹起身走出了门,伸手擦去了眼角的两滴泪。明明自己只是“强占”他人身体的陌生人,可每次在听到这些话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落泪。
她想,可能是原本的陈娇一直未离去……
“漂亮姐姐,凉茶来了!”林清竹抬头看去,方才唤来帮忙的男孩端着一摞碗向自己跑来,身后还跟着个提着两个木桶的伙计。
“哎呦喂,小祖宗你可慢点儿跑,别把碗给我摔了。”伙计大喘着粗气,双眼直直盯着面前的男孩。
小男孩一溜烟跑到了林清竹身旁,然后伸手将碗递到了她手中。
身后的伙计也快步走上前,将桶放在地上后,这才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了擦豆大的汗滴。
“是这里叫的茶吗?”伙计看向林清竹,他在茶铺待了两三年了,却还是第一次见这家铺子开了门。
林清竹点了点头,喊来了翠儿帮忙将木桶提了进去。
众人围坐在木桶前,接过伙计递过来的茶碗后大口喝了起来。
林清竹原本是不喜喝茶的,可现在的她却觉得碗里的茶格外清甜。
喝过茶后,前来帮忙的众人都回了家歇息,几人这才将牛车上的东西一一提回了屋。
后院的墙角处有一处小棚,棚底是用青砖和黄泥堆砌的灶台,林清竹走近看了一眼,灶台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竟还未塌陷。
只是靠边堆放的两口大铁锅在经过岁月的侵蚀过后,已是锈迹斑斑。
还好今天临走前崔老夫人嘱咐翠儿带上了自家做饭的两口大锅,现在只需要劈些柴火就可以生火做饭了。
林清竹将目光锁定在了墙角堆放着的木箱上,转头吩咐崔阿牛将这几个木箱都劈了开来。
灶台许久未用,刚加入柴火时便冒出了滚滚浓烟,呛的人直咳嗽,直到白烟散的差不多,崔阿牛这才敢靠近将锅架上,打算烧锅热水。
试了试灶台还能使用,林清竹便唤上了屋内收拾的三人,打算去街道上的饭馆解决午饭。
经过一上午的劳作,几人早已饿的饥肠辘辘。林清竹索性决定带着全家人出去下馆子,顺便还可以在回来的路上采买好开店要用的食材。
临近晌午,街道上的人渐渐少了起来,朝街道里边看去,挨家挨户都大敞着院门,空中飘着炊烟袅袅和隐约可闻的饭香味。
几人沿着街道一路走着,却见沿路的馆子皆冷冷清清,只有零星的几桌顾客。
林清竹挑了一家还算人多的馆子走了进去,刚一走近原本坐在门槛上歇息的小厮便迎了过来,“客人里面请。”说罢便将几人带到了靠窗的桌旁。
小厮麻利的倒好了茶水后,便一股脑报起了菜名,“烧鸡,卤牛肉,清炖鱼,红烧大肘子,清炒小油菜,……客官看看想吃点儿什么?”
这样一对比,林清竹瞬间明白“香千里”为何会如此火爆—新颖的菜色加上便捷的点单模式,去一次就让人念念不忘。
随意点了几道特色菜后,小厮便退了下去。
听到几人用过饭后要去采买食材,崔阿牛便自告奋勇要带她们去城西的菜场。
“原本城西只有零星几个摆摊卖菜的小贩,自从府衙将卖菜的商贩都集中到城西后,那里就慢慢发展成了个小型的菜市场。”
林清竹点了点头,这倒是方便了日后的采买,“那就麻烦阿牛哥了。”
话音刚落,小厮便端着碟卤牛肉走了过来。
等崔老夫人动筷以后,几双筷子这才探了过来。
林清竹夹起一片牛肉后细细品了起来,不得不说,这牛肉果真如小厮说的一样,紧实弹牙、越嚼越香,只是这卤汁就差了些味道和火候,光能吃出淡淡的咸味和辛辣味。
林清竹只吃了两片后就放下了筷子,一旁的翠儿和崔阿牛倒吃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