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心魔为何 ...
通天教主目光如炬,看向杨戬,缓缓开口:“虽不知寸心为你编织了什么梦境,但是吾观你现在已经进入了太乙金仙境之前的心劫之中,你在这一阶段内要明心见性,否则便难以踏入下一阶段。”
杨戬心中一震,他微微拱手,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多谢圣人提点,杨戬定当铭记于心,努力明心见性,度过此劫。”
说罢,杨戬微微一顿,似是想起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一本书籍,递向通天教主,说道:“若是您确实有所需的话,请看这本书吧,这是寸心让我交给您的。”
通天教主微微挑眉,伸手接过那本书。只见书籍封面古朴,上面隐隐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却没有任何字迹。轻轻翻开书页,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微微沉吟,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他复又抬眼看向杨戬,问道:“这本书你可曾看过?”
杨戬轻轻摇头,神色肃穆,道:“这是寸心生前交给我的,她跟我说,若是有朝一日,教主您寻我来金鳌岛,那么无论您寻我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听闻您要寻她,便让我将此书交给您。她说这对截教,对人族都至关重要。但如果您没有叫我来的话,也不让我主动来寻您。”
通天教主微微颔首,眼神深邃,“寸心小友,心思倒是缜密。既如此,这书我便收下了。”
杨戬拱手道:“寸心她对截教与人族,皆是一片赤诚之心,日月可鉴。还望圣人能善用此书,若能解救人族与截教之困,寸心想必也会欣慰。”
通天教主微微眯起双眼,目光中透着威严与洞察,道:“吾自会妥善处理,你且先安心应对自己的心劫,提升修为才是当下之急。”
“多谢圣人教诲,杨戬定当全力以赴。”杨戬再次行礼,“定早日明心见性。”
通天教主摆了摆手,示意杨戬退下。他已然知晓寸心之思,见与不见便不重要了。
杨戬转身离开大殿,脚步沉稳而坚定,丝毫没有留恋。
金灵圣母和云霄仙子站在一旁,见通天教主与杨戬一番交谈后,杨戬便离去,两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金灵圣母微微皱眉,轻声说道:“师父和杨戬这打哑谜一般的对话,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寸心到底是生是死,到现在也没个确切说法。”
通天教主望着杨戬离去的背影,见他步伐沉稳,没有丝毫犹豫,也未向自己提出任何要求,心中不禁对杨戬的洒脱与磊落生出几分赞赏。“这杨戬,行事果决,无所求于我,倒是难得。”
可通天教主深知,世间万事皆有因果,杨戬此番应召而来,还奉上了寸心所托之书,这因果自是不能就此了结。微微眯起双眼,略一思忖,通天教主抬手轻轻一点,一道隐晦而神秘的光芒自指尖射出,如同一缕无形的丝线,瞬间追上了已离开金鳌岛的杨戬。
这光芒中蕴含着通天教主的一丝神力,更携带着有关于玄鸟的机缘。光芒悄无声息地融入杨戬的体内,杨戬只觉浑身一震,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四肢百骸,脑海中竟突兀地浮现出一些关于玄鸟的模糊画面和神秘信息。
他微微皱眉,瞬间明白了这是通天教主所赐予的机缘,心中对通天教主的感激更甚。停下脚步,杨戬对着金鳌岛的方向微微拱手,低声道:“多谢圣人厚赐,杨戬定不辜负。”
而此时在金鳌岛上,金灵圣母和云霄仙子见通天教主突然出手,皆是一愣。金灵圣母率先开口,疑惑地问道:“师父,您这是?”
通天教主收回目光,微微颔首道:“杨戬此人,重情重义,且无所求。此番他应召而来,还带来那关键之书,这因果需了却。我便赐他一些关于玄鸟的机缘,也望他能在探寻玄鸟之事上有所助力。”
云霄仙子微微点头,轻声道:“老师考虑周全。只是这玄鸟之事复杂,不知杨戬能否顺利解开其中谜团。”
通天教主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缓缓道:“一切皆有定数。杨戬天赋异禀,又有此番机缘,且先看他的造化吧。”说罢转身,迈步走向内殿,准备去细细研究寸心所赠之书。
而金灵圣母和云霄仙子对视一眼,云霄仙子轻轻叹了口气,“还有大师兄的心魔,咱们也全然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本书看起来神秘兮兮的,也不知道写了什么,竟让杨戬这么痛快就交出去了。”
金灵圣母目光看向通天教主的背影,思索着说:“我看师父对那本书颇为重视,说不定其中真藏着什么关键线索。可咱们带杨戬回来这一趟,他都守口如瓶的,咱们也没看见那书。”
云霄仙子微微咬唇,眼神中透着一丝焦急:“也不知老师接下来作何打算。”
金灵圣母点了点头,道:“先别着急,师父自有分寸。咱们且静观其变,说不定等师父研究完那本书,一切都会明了。”
两人站在原地,心中满是疑惑与担忧,却也只能静静等待通天教主接下来的安排。
通天教主踏入内室,入目便是多宝躺在榻上的模样。只见多宝牙关紧咬,双目紧闭,面色如纸般苍白,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浸湿了枕巾。他的身体不时微微抽搐,似是正与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内心深处苦苦抗衡。
通天教主心中一紧,快步走到榻前,目光中满是关切与忧虑。他凝视着多宝痛苦的面容,微微叹了口气。手中紧握着寸心所交予的那本书,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怅然与疑惑:“痴儿,你就是为了这个而陷入心魔吗?”
他轻轻翻开手中的书,书页摩挲间,从字里行间寻找寻多宝真人陷入心魔的缘由。通天教主知晓,多宝向来稳重,能让他如此痛苦地陷入心魔,这书里所藏的秘密必定非同小可。
“到底是怎样的力量,让你如此执着,甚至不惜迷失自我?”通天教主喃喃自语,目光在书页上飞快掠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外间的金灵圣母和云霄仙子等了很久,终于还是按耐不住,也跟了进来,看到多宝的惨状,两人脸上均露出不忍之色。
金灵圣母轻声道:“师父,大师兄他……”
通天教主抬手示意她噤声,继续专注地看着书。随着阅读的深入,眉头越皱越紧,眼中不时闪过一丝震惊与思索。复又看多宝的状况,心中满是忧虑,正欲集中精力探究,便挥手示意金灵圣母和云霄仙子退下。
云霄仙子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微微皱眉,神情有些凝重地说道:“老师,我大兄赵公明,二妹琼霄还在陈塘关。如今陈塘关也在寻找玄鸟,我也想为这事出份力。”她的眼神中透着关切与坚定,显然十分在意兄长和妹妹,也对寻找玄鸟之事颇为上心。
通天教主微微抬眼,目光深邃地看了云霄仙子一眼,轻轻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道:“随你去吧,都是你们的机缘,你们自去寻。只是一切小心,这玄鸟之事错综复杂,切不可掉以轻心。”
云霄仙子微微颔首,恭敬地施了一礼,道:“多谢老师,云霄省得。”说罢,她转身与金灵圣母一同退出内室。
金灵圣母与云霄仙子并肩而行,金灵圣母轻声说道:“云霄师妹,此番前去陈塘关,你打算如何做?玄鸟之事确实棘手。”
云霄仙子微微思索,缓缓说道:“我先去与大兄、二妹会合,了解陈塘关寻找玄鸟的进展。或许我们能一起找到些线索,为这事出份力。”
金灵圣母点了点头,道:“也好,你路上多加小心。若有什么情况,及时传信回来。”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便各自回房。
云霄仙子收拾好行装,叫上小妹碧霄,施展法术,化作一道流光向着陈塘关的方向疾驰。
通天教主目光凝重地凝视着书册,他轻轻抚摸着书页,低声自语:“到底是怎样的天机啊,居然要我截教尽灭。”
缓缓合上书本,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多宝身上,“也罢,待我细细参详,定要找到解开你心魔的办法。”
说罢,通天教主将书小心收起,双手结印,一道柔和的光芒从掌心涌出,缓缓注入多宝体内,为他缓解痛苦,稳定心神。
凌霄宝殿
圣人善念上清道人前来,玉帝出门亲迎。二人入内,对坐论道,祥光瑞霭中,围绕“道之顺逆”展开激烈辩难,引得殿外仙官纷纷驻足聆听。
却不知此时瑶池深处,王母娘娘已召集群仙,将卷轴重重拍在案上。
赤脚大仙捧着笏板出列:“娘娘,此策虽利万民,可一旦开放通商,仙凡界限模糊,恐生事端……”这玩意根本狗屁不通,不知道王母娘娘怎么就想到通商上去了。三界连通都不通,还商呢。
话音未落,王母广袖横扫,殿内琉璃灯盏瞬间爆起三丈青光,“自那人皇颛顼绝地天通后,三界各守疆界,凡人求仙无门,妖族受困山林,冤魂难以还阳,这才是最大的祸端!”她目光如电,扫过神色各异的仙官,“谁若阻拦,便是与三界众生为敌!”
赤脚大仙诧异,等会儿?不是说通商吗?这也不是通商的意思啊?
来前玉帝特意嘱咐了,三界通商太荒诞,肯定不可行。但是为了王母的面子,玉帝决定不出面了。让他们组织了一批仙官,准备硬顶着不通过便是。大不了,像之前一样在小节上让让步,让娘娘不至于下不来台。
这怎么,王母娘娘提议的分明是三界通衢诏。其意为三界往来如大道般畅通无阻,打破仙、凡、妖、冥之间的壁垒,如四通八达之路,让各方皆能寻得发展机遇。
这听着,挺有道理。大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毕竟,颛顼帝绝地天通够后,天庭神仙们等闲去不了人间也很不舒服。若是不奉召就下界,很容易沾染一身煞气冤孽回来,十分麻烦的。
与此同时,地界大殿,承天娘娘抚着袖中王母当年送花仙入幽冥时所赠的凤纹玉牌,听着手下鬼差禀报天庭异动。
身旁的阎王战战兢兢道:“娘娘,天庭此举恐破阴阳平衡,咱们当真袖手旁观?”这王母娘娘背着玉帝做这么大的决策,真不怕大天尊之怒!?
承天娘娘轻笑出声,“当年王母助我平定九幽之乱,如今不过是还她一个人情罢了,我们地界同意此诏。”指尖划过案上生死簿,啊,不,是人书,密密麻麻的姓名间,一道金光正悄然蔓延。当初,她帮我。今日,我帮她。因果在此,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承天娘娘笑意更深。
远古之后,人族开始衰弱。上古时期,仙凡界限模糊不清。神明与凡人混居,虽有过一段和谐共生的岁月,却也埋下了无穷隐患。
那时,仙神凭借超凡力量随意干预人间事务,时而为某些凡人降下无量福祉,时而又因一时喜怒引发无边灾祸。部族间的纷争常因仙神的介入而愈演愈烈,凡人的命运在神力博弈中飘摇不定。
颛顼帝目睹这一切乱象,深知长此以往,凡人将永无安宁之日。他怀着对苍生的悲悯,毅然决定斩断仙凡之间过于紧密的联系。手持巨斧,以无上神力劈开天地之间的通道,天柱倾塌,仙凡自此分隔。这一壮举被后世称为“绝地天通”,其本意是为凡人建立起一道屏障,让人间能够脱离仙神的直接掌控,自行发展、休养生息。
那位五帝之首希望通过此举,让凡人能够凭借自身力量,在这片大地上耕耘、繁衍、建立秩序,摆脱对神力的过度依赖,通过知识的传承悟道,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承天娘娘听过他的设想,神明应高居天界,守护天地法则,而凡人则在人间遵循自然规律,自力更生,两者互不干涉,各自安好,各自得道。
然而,事与愿违。
“绝地天通”虽切断了仙神直接干预人间治权的途径,却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彼时,众多修仙门派认为人间浊气渐重,不再适宜修行,纷纷举派迁入隐秘的洞天福地。这些门派带走了珍贵的修行秘法与高深的道统传承,最重要的是很多知识的传承断绝了,人间的修行资源日益匮乏。
尤其是扶桑树自动进入汤谷后,人族的智慧似乎也蒙尘了一般。诸多知识被遗忘,被掩盖,被蒙蔽,不断在倒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帝变迁,凡间道统也逐渐断绝。到夏兴时,曾经兴盛的修行之风,变得寥寥无几。到商兴时,凡人失去了与道沟通的桥梁,只能在蒙昧中艰难探索。虽偶有天资卓越者能够自行悟道,但终究只是少数。曾经与仙神交流、学习的机会一去不返,人间的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这与颛顼帝最初为凡人谋福祉的初衷背道而驰。
而且,颛顼帝挥斧断天之际,混沌震荡,不仅撕裂了仙凡通道,更斩断了阴阳两界的隐秘联系。原本阴阳两界尚有幽微裂隙相通,亡魂可循着月光与梦境的指引,偶尔重返阳间故土。战死沙场的英魂,亦能暂借躯体完成未了心愿。自天柱崩塌,天地法则重铸,阴阳两界如被铁幕隔开,裂隙尽数闭合。
黄泉路上,无数亡魂徘徊悲泣。他们望着对岸的人间烟火,却再无法触碰生前挚爱。曾有稚子夭折,母亲在坟前日夜呼唤,魂魄虽闻声而动,却在触及阳世边界时被无形屏障弹回。亦有将军马革裹尸,执念驱使魂魄欲返营寨布防,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躯体逐渐冰冷,自己的灵体消散在阴阳交界处。
阴间阎罗循新定法则,筑起重重关卡。奈何桥、孟婆汤、六道轮回成为亡魂不可逾越的秩序,唯有极少数受天地眷顾的特殊存在,方能在机缘巧合下借尸还魂。
寻常百姓若想让亲人还阳,除非有大罗金仙以通天彻地之能,强行撕开阴阳壁垒——可这等手段,不仅要耗损巨量神力,更会扰动天地秩序,引发阴阳失衡之祸。
久而久之,阳间百姓对生死愈发敬畏,阴间也因枉死亡魂滞留渐生乱象。不得已之下,有了枉死城。那些阳寿未尽的孤魂野鬼在两界夹缝中挣扎求生,怨气凝结成瘴。阳间术士为沟通幽冥,不惜施展禁术,却往往引火烧身。
“绝地天通”种下的因果,如藤蔓般在三界蔓延,让无数生灵陷入求而不得的困局,直至千万年后,仍在等待破局之人。
而那枉死城中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已经快走火入魔了,玉鼎真人与截教五天君陪着揪头发。谁让他们找不到太乙梦中所谓水火风土木之灵呢,那些掌管着灵物的神,终归只在梦中有,现实中找不到,自然无法超度枉死亡魂。
王母娘娘之策若可行,枉死城冤魂便多了一条路。
南极长生大帝于丹房闭关,忽有一缕神识探知天庭异动。
徒儿捧着玉碟急报,“帝君,王母娘娘已欲要强行通过三界通衢诏!”
长生大帝望着炉中即将炼成的金丹,淡然道:“既不违天条,又能惠及众生,何乐而不为?”拂尘轻挥,丹房外缭绕的云雾中,竟浮现出凡界众生欢笑的幻象。众生有灵,皆可成仙,有何不对。
当年颛顼帝执斧断天时,衣角猎猎作响如燃烧的玄色火焰,他望着崩塌的天柱与四散奔逃的仙神,眼中满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决然。南极长生大彼时还是阐教外门弟子,只觉得这位人皇之姿如此雄壮。
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道隔绝仙凡的天堑,竟成了锁死三界生机的巨枷。
凡人困于浊气渐重的人间,求道无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转瞬即逝的传说里。枉死的亡魂在幽冥受尽苦楚,连回望故土都成了奢望。而仙神们被困在九重天上,望着曾经鲜活的人间烟火,空留满袖寂寞云霭。
瑶池仙宫,凌霄宝殿,却暖不过神仙们渐冷的心。仙娥们轻挥广袖,舞不尽对凡间的思念。仙君抚琴弄箫,奏不出往日与凡人对饮时的畅快。曾经热闹非凡的仙凡盛会,如今只剩天庭单方面的法会,钟声在空荡荡的天际回响,惊不起半点涟漪。
人间的颓势在岁月中愈发明显,曾经能与仙神对弈的大能修士渐渐凋零,洞天福地日益枯萎。新生的凡人孩童即便天赋卓绝,也难以窥见仙道真容。
各方有志之士,如那龙女寸心、西岳神女杨婵,虽心怀壮志,却如困在蛛网中的飞蝶,每一次振翅都被天地法则束缚得愈发艰难。
反观玉帝端坐在九龙沉香辇上,俯瞰三界的目光平静无波。他的冕旒轻晃,似将人间的悲喜都挡在珠帘之外。面对朝臣们关于重启仙凡通道的奏请,他总是以“天道自有定数”搪塞。
有人说玉帝安于现状,享受着高高在上的威严。也有人揣测,他是在等待一个足以打破僵局又不致引发大乱的时机。只是这一等,便是千年又千年。
南极长生大帝丹炉中紫火明灭,映得他眉间道纹忽隐忽现,灵台间推演的卦象却如乱麻纠缠——玉帝与上清道人在凌霄宝殿论道已久不出,王母娘娘竟要在此刻强推三界通衢诏,这般巧合,绝非偶然。
“陛下素来谨慎,怎会任由新政在论道时悄然推行?”他望着丹炉中即将成型的金丹,玉色丹丸表面竟泛起丝丝裂纹。
南极长生大帝袖中掐算,卦象中的天机如迷雾重重,玉帝的态度在卦辞中若隐若现,似默许又似制衡,倒像是在刻意留出缺口,引各方入局。
而王母娘娘雷厉风行的手段,更让他心生警惕。记忆中瑶池那位端坐凤辇的正神,向来深谙权衡之道,此番却如此急切,怕是早已看清三界症结,不愿再等。
忽然想起王母与他闲谈时,曾望着人间战火叹道:“仙凡永隔,终是死水一潭。”此刻想来,那时便已埋下种子。
殿外弟子送来密报,南极长生大帝却将奏疏搁在一旁。
他轻挥拂尘,驱散丹房内紊乱的灵气,沉声道:“传令下去,我等只管守好本分,其余之事……”眸光扫过窗外翻滚的云霞,“且看这场棋局如何落子。”玉帝的沉默,王母的急切,背后皆是三界大劫将至的征兆。
还有那位东华帝君,当真入世人所想的那般耿直吗?他可是太初水泽中唯一留存下来的神明,当真就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
一场隐秘的风暴已在黑暗中悄然酝酿,那看似能带来生机与希望的通途,或许正是大劫的可怖引子。
在天庭仙宫之中,向来养尊处优的仙人们因这道诏令而人心惶惶。那些习惯了在云端俯瞰凡人的高高在上者,担忧着凡人涌入仙界会打破原有的秩序与宁静,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一些心系苍生的仙官,虽认可通衢的初衷,却也深知变革之路必定荆棘满布,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不可收拾的混乱。
而此时的西王母国,杨婵望着天边压境的乌云,心口突然发烫。她不知,自己已然成为这场三界变革的关键一子,更不知,当王母娘娘在三界通衢诏上落下朱笔的那一刻,整个天地的秩序,都将被彻底改写。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神话系列前传《洪荒之寸心》全文已完结,欢迎大家点击作者专栏观看,还有其他完结文哦。 如果大家喜欢这种文风,欢迎收藏作者专栏,掌握一手动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