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42、断,夺 ...

  •   五月初,贺兰白大军终于有动作。谢回召集诸将商议此事。

      宁军幕下,谢回整衣端坐,展地图于案上,皱眉紧思。

      众将坐于旁,见谢回取了军棋,将棋子置于西北河岸、北上山脉、东汉江、南边江州。

      主帅不发话,营中一时沉默,气氛肃穆,只有棋子与木板摩擦的声音。

      哒、哒、哒。

      萧归瞧了谢回手中军棋落处:这些都是军机关要处,断不可弃。

      师父与他讲过。

      谢回取来另一种颜色的棋子,放落襄阳以北的平原,紧接着便是西北长安、茺州、苍州。

      萧归一瞬间便看明白了:红色是地势关要,蓝色是贺兰军。

      谢回又取来更多的的蓝棋子,一颗一颗加于地图。萧归更加了然,谢回是以蓝棋数量示意贺兰白军队数量。

      谢回手腕一转,竟在西北水道下边,再次置落几颗蓝棋。

      萧归眉头一皱,指着这些棋子道:“贺兰白军何时南渡至此?”

      其他几位将军面面相觑,终于出言:“这是何意……”

      谢回看了一眼在场众人,竟是只有萧归能读懂他的意思,不免叹息一声。

      稍后,谢回略微振作精神,解答道:“贺兰军南渡至此,安营扎寨。今日斥候来报。贺兰白似乎打算在此处建立城池,切断东西粮草连路。”

      萧归脸色一沉:“如此,西北水道岂不被贺兰白南北夹击?何时的事?断不可让贺兰白得逞,否则,我军将与西部连路皆断。”

      众将一听,顿时明白事态严重,纷纷请命出战。

      谢回接着说道:“先前贺兰白便有自西北运粮之举,今日行军路线可见,他……”

      萧归替谢回说了后文:“贺兰白打算围困襄阳,打粮草战。”

      谢回赞许的看了徒弟一眼,却是笑不出来,拍拍徒弟的肩膀,接着道:“不仅如此。”说罢,他又取来一只棋子,插到江州的红棋旁,指着此处接着道:“按照这条行军路线所看,恐怕……”

      谢回再取几枚蓝棋,插于北山、西部各城,说道:“贺兰白野心,大约如此。”

      见到众人愁眉苦脸,谢回话锋一转,说道:“也有好消息。贺兰白手下十一部族并不全效忠他。”

      萧归沉吟片刻,问道:“师父是想联合贺兰白部下?只是……该如何做?”

      谢回答道:“白衣渡江。”

      白衣?商人?

      萧归脱口而出:“肖千石?”

      谢回点头:“正是此人。”

      众将更是听不明白,完全跟不上这师徒俩的节奏。

      谢回解释道:“简单来讲,前月我已派人潜入贺兰白军队。这里……”说着,谢回取一枚青色棋子,插在西北水道旁,指着此处说道:“这里有我们的人。届时攻打此处,里应外合,水道南北皆可掌握。”

      听了谢回这话,众将紧张的氛围稍缓。

      林轻云一听有军功可立,当即站起请命道:“主帅。末将愿往。”

      萧归瞧了她一样,同样站起身说道:“末将愿往。”

      谢回并不着急,自信一笑:“我都已经想好了。此次交由林将军挂帅出征。”

      林轻云面上一喜:“末将定不负使命。”说罢,得意地看了萧归一眼。

      萧归依旧保持着请命的姿势,并不表态。

      谢回接着道:“我与萧归二人于贺兰白对抗众多,敌军若听闻我二人前往,必定严阵以待。所以,此次对外宣称林将军率兵出征,实则我与林、萧二位将军一同领兵前往。”

      林轻云没想到谢回竟是为此,先是一愣,想通后不免感到敬佩:“主帅高明。”

      萧归脑补了一下,等到他们三人率军抵达时,敌军才知道宁军主将亲自来了,被吓破胆的模样,不由得笑了一声。

      师父想到这个,好生厉害。

      谢回朝林轻云点点头,接着说道:“我不在时,军中事宜暂且由许将军接管。务必留心北部贺兰军动向。”

      “末将领命。”

      “是,将军。”

      众人各自前往忙于军务。

      萧归却不似众人轻松,留在谢回身边。待众人散去,他才走到谢回身旁坐下,伸手勾了勾谢回的手指,说道:“师父方才没把话说全吧。”

      谢回反问道:“哦?徒儿为何这么想?”

      萧归手指逐个点过西部各州、西北河道的蓝色棋子。他说:“贺兰白若是想打粮草战。那么,他对这几处同时发兵,目的在于截断我军粮道。我觉得,贺兰白阻断粮草的方式不止于此……”

      “假设我军夺得水道。”萧归抽掉西北水道的蓝色棋子,插上绿棋。

      “假设西北各城守城得力,贺兰白久攻不下。”萧归抽掉西部各州的蓝色棋子,逐一插上绿棋。

      萧归手指点城池和河道中间的平原上:“即使方才两种假设皆成立,西部各州和水路有一段距离。贺兰白还可在此陆路筑堡挖濠,恐怕……”

      恐怕无论如何,东西粮道被断,是必然之势。

      谢回静静看着萧归将蓝棋插在绿棋之间,未出言反驳。

      萧归接着道:“尽管如此,河道控制权不得不夺。否则,贺兰白大军乘船至东,更难抵御。”

      谢回终于叹息一声,揉着眉心:“徒儿聪慧。我方才不将此说出,是不想动摇军中士气。若连我都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恐怕……”

      说着,谢回手肘支在案上揉着眉心。下一刻,他被拉入一个温暖的怀抱,不由一愣:“徒儿?”

      萧归拍了拍谢回的手臂,坚定说道:“若我是师父,会和师父作出同样的决策。师父所想便是我所想。师父不必担忧,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会陪在师父身边。”

      谢回未想到萧归竟会这么说,眼睛瞪大。

      如今大宁飘摇欲坠,不知能支撑到何时——二人心照不宣。

      长安联通各路,本就是极其重要的地方,竟然叫李氏轻易弃了。

      如今大宁在南洲,早不似长安时。

      谢回拍拍萧归胸膛,让萧归放开自己,坐直身,笑道:“好了。师父不是这么软弱的人,尽人事,听天命。”

      “嗯,尽人事,听天命。”

      天元十八年四月十日,谢回率军出征,克日起行。日行三十里,一月余,将达西北河道。

      贺兰白麾下一将,名为阿尔斯楞,探听得宁国一军从大陆径取河道而来,急诏众谋士商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