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易府 ...

  •   易府——
      萧氏得了袁管事的消息后,得知易游之没与她一道去学士府参加赏花宴,转头便溜去了玉锦湖边参加赏花宴,心下担心。
      与易老夫人和易二夫人说了一声,便提前离开了宴席,回到易府“守株待兔”。
      萧氏回到易府后,便派了一众小厮家丁们去玉锦湖边寻易游之。
      只是,还没等小厮家丁们来报,便见易游之带着长砚和长青回来了。
      易游之浑身湿透了,披着不知是谁的外袍,虽然易游之极力忍耐,可还是被秋日的凉风吹得直打哆嗦。
      萧氏见他这样,也顾不得责罚,心里密密麻麻的疼。
      萧氏身边的听云早就有眼色地使人去烧热水,好让易游之沐浴。
      萧氏也顾不得多言,便将易游之推去了沐浴。
      待到易游之离开了,萧氏方才有空处理剩下的事。
      这时外面的丫鬟来报,说是方才送小少爷回府的侍卫留下一个麒麟暖玉,说是他们主人给小少爷补上的见面礼。
      听云取来,递给萧氏。
      萧氏瞳孔微缩,便认出了这是谁的玉佩。
      说来,这是“他”从小的贴身玉佩,后来送与“她”当定情之物。只是后面诸事……也是难料啊!
      后来她便将玉佩还了给他。
      罢了,也是“她”与“他”二人有缘无份。
      易游之已经是缘分之外的收获了。
      他们也该满足了。
      等易游之沐浴更衣了回来,萧氏已经在春华居正堂等着了。
      易游之惴惴地走了过去,本以为萧氏会大发雷霆地责骂于他。但是萧氏却出奇地平静,招了招手道“游儿,走近些来我身边。”易游之见萧氏没有生气,情绪平静,便心下舒了口气,又恢复了平日里那副活泼的样子,一蹦一跳地跑到了萧氏怀里打滚撒娇,萧氏也纵着他,轻抚着他圆溜溜的脑袋。(虽然古代三四岁的孩子便要日渐独立,但易游之是府中老幺,虽然七岁了但日常还是喜欢问长辈兄姐们撒娇,大伙儿也乐得纵着他。)
      易游之向萧氏撒了会娇。少顷,萧氏拿了块麒麟暖玉出来,仔细地系在易游之的衣服上,也没解释什么,只说暖玉养身,要他日日佩戴,好好爱惜。
      易游之也没多想,古代历来以佩玉为美,如此美玉,他便欢欢喜喜地收下了。
      说完,萧氏瞧着易游之面有倦色,毕竟偷溜出去,还经历了这事。她便温声哄了易游之回房休息。
      待到易游之回房休息了后,萧氏便缓缓的肃了神情。命听云将长砚和长青并袁管事一道唤来了“春华居”。
      不久后,听云使将他们带到了春华居的正堂,三人因着今日易游之事心中本就愧疚不安,此时萧氏命听云将他们唤来春华居回话,心中更是惴惴。易府素来治家有方,赏罚分明,从不无端苛责下人,府中各个主子们也多是宽厚仁善之辈。可今日之事却不是轻易便可揭过的人,三人心中皆是清楚。
      三人进了春华居,见得萧氏喜怒不明的坐在黄花梨椅子上,立到将今日的来龙去脉不敢有丝毫隐瞒的道了出来,说着便一边请罪。
      只是虽向来有些冷淡,但心地宽厚,少理庶务的萧氏,这次并没有轻轻地揭过了此事。罚了他们半年的月钱,袁管事与长砚拖下去打二十大板,只长青年纪小方才幸免。
      只是在三人告退之时,袁管事眼中似有犹豫之色,脚步几顿。突然,扑通一声便复又跪了下来请罪。
      原来,“车夫”并不是真的车夫,而是府中的梁师爷偶然瞧了见易游之执意出门,便顶了车夫的活计,冒充车夫,一路护卫在易游之身边。只是后来梁师爷瞧见了“徐老爷”,因着某些原因不想与“徐老爷”相见,确定了易游之在“徐老爷”身边安全后,便偷偷地“遁”了,但一直远远地跟着他们,后来易游之跳进了湖中,是梁师爷紧跟着跳了进去,这才救了他们,将人求文起来后还与“徐老爷”打了个照面,二人也没说什么,宋师爷便先走了。
      (袁管事乃是易远山与萧氏夫妇二人的心腹,对于自家大老爷大夫人与他们之间的事,还有几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也略知一二。所以再三思虑,还是决定将此中之事禀告萧氏。
      萧氏听了,面色不变,点了点头,便让他退下了。
      晚间易府众人皆回府共迎家宴。
      易淮之与易泊之得知了易游之偷溜出府去玉锦湖参加赏花宴,也很是惊了一下。
      易淮之肖似易远山,长兄如父,平日里没少帮着父母管教弟妹,在兄弟妹中颇有威信,可偏偏他又十分疼爱弟弟妹妹们,有什么好的东西都舍得分给弟弟妹妹,且日常也十分迁就。
      这不,今日乞巧,易泊之拉易淮之去品茶赏花。
      (但易温浔近日新寻了孤本,被易淮之借来看了)
      因此他心中更倾向于在家看书。
      可易泊之请求,他还是不忍拒绝,便半推半就地随易泊之去了。
      此时听闻易游之听了他们去品茶赏花,不仅偷溜出去,还落水了,心中很是懊恼和愧疚。
      他想,若是他今日出门时细心些,带上易游之一同前往或是留在家与他一起。
      易游之也不至于无聊偷溜出去。
      易泊之虽为人疏阔,平日里也总乍乍乎乎的,十分心大,但听闻易游之偷溜出去落水,又瞧着易淮之这自责的样子,心中也不是滋味,暗暗埋怨自己的粗心。
      长辈们倒是没说什么责罚,只是都将他拉到跟前,细细地检查易游之有没有受伤。
      将门虎女的二叔母还揪着易泊之的耳朵,直骂他粗心大意,让他回去寻儿件好玩的物什来与易游之赔罪,并让他承诺,下一回有好玩的宴会,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易游之。
      易泊之主被揪着耳朵,痛的直抽嘴角,可在易二夫人看过去的时候又忙赔笑,口中连连称是。
      易二夫人方才罢休。
      众人见此场景,均一副见惯的样子,因为易泊之性子跳脱,因此这类的场景,每隔几日便要真易府上演一出。
      易二夫人脾气虽火爆,但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且她本性善良,也无甚城府。
      因此虽有些小脾气,但府中众人知她本性,也乐得护着她。
      (易二夫人乃致远大将军顾幼女,自幼便得父母兄姐疼爱,未出阁时便是说一不二的主,虽说有些小脾气,但性子单纯率性,无甚弯弯绕绕。
      当初致远大将军夫妇为了她的婚事,可没少发愁。
      谁知,致远大将军夫妇要为顾氏寻亲事的消息传了出去后,易二老爷易云山便央了易老太爷夫妇请人上门提亲。
      虽说两家一文一武,但也算的上世交。
      同为开国打天下的功臣后代。
      而易二老爷与顾氏又自幼便相识了。
      二人皆是自小居于京城,一个为文臣世家,一个为武将世家,一个圈子长大的人,二人自小便爱拌嘴,凡是有啥马球会赏花会的见面,总爱吵吵闹闹的拌几句嘴。
      不过向来是顾氏占上风,单方面损易二老爷。
      而年轻时颇像个小书呆子的易二老爷易云山,每次却一边被顾氏“嫌弃”,又一边眼巴巴的凑上去。
      二人平日里于人前总是吵吵闹闹的样子居多。
      所以当易家来人提亲时,让人很是意外。
      顾氏更是一反常态,在致远大将单夫妇寻问她的意见时,却一脑羞答答的应了,这让熟知自家女儿性格的致远大将军夫妇心里暗自称奇,没想到二人其实心中早有彼此,只是不想将此心思言表而已。
      后来致远大将军夫妇很是考察了一番易云山,确定了他乃良配,二人婚事便就此结成,夫妻恩爱。
      易家向来便不过多插手儿女亲事,只要二人两情相悦,对方人品清白便可,家世可向后放。
      不过易氏一族子嗣虽向来不丰,但个个皆是人中龙凤,大多慕强,所以历来结亲之人也几乎是门当户对,妯娌之间也相处和睦,家宅安定。)
      一家人便这样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地度过了这场家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