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机遇 ...
-
六(1)
车在红灯路口停下来,王涵转过头来准备和她说话。
早上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林清华身上,乌黑亮丽的短发和白皙的脸颊在阳光下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光芒,王涵看得发呆。而林清华在认真地想着回去做什么菜,没去注意到旁边有双不一样的眼睛,直到后面的车不耐烦的按着喇叭,王涵才醒悟过来……
又一起去附近的市场买其他的东西。林清华问这个要不,王涵说要,问那个要不,王涵也说要。结果两个人手上都提满了菜。
回到家,林清华放下菜说:“这些菜估计你一个星期都吃不完的,要不,我今天能做的菜都做好,用保鲜膜封起来,分成不同的盘子放冰箱,你要吃的话拿到微波炉加热就可以了!”
王涵给林清华倒了杯果汁,“那就要看看厨艺了,有可能吃完你做的午餐我以后再也不敢吃你做的东西了!”
林清华接过果汁,送了王涵一个白眼,意思就是“懒得跟你说!”
“刚才你只买了盐,没买其他调料,用不用我下去买罐鸡精?”
林清华看也不看他说:“你看见高手出马还要带很多兵器的吗?”
王涵听得一头雾水,很诚恳的望着林清华,意思就是“请赐教!”
林清华侃侃而谈,“本身食物就有自己的味道,只要烹调搭配和火候掌握得当,就能做出最美味的食物。我爸跟我说过,做饭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就是利用含有化学成分的配料做出可口的食物,像很多饭馆、快餐店都是这类型,但是这是不合理的,很多配料都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偶尔吃就觉得好吃,吃多了就会觉得变味了。第二种境界就是适当的利用一部分化学配料和一些天然的食物,如葱、姜、蒜、香菜、紫苏、胡椒、辣椒等,做出美味的食物。这是很多人都会去做的,基本算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的水平。第三种境界就是最高的了,也是成本最高的。就是非常熟悉每种食物的特性和烹饪方式,不需要利用任何化学的配料,自己熬制佐料,如煮面,不需要鸡精和蚝油,自己动手制作,全部都是新鲜纯天然的,味道当然也是最好的!”
王涵听得入了迷,一副“I服了you”的样子。
“那你现在属于哪种境界的呀?”王涵忍不住问。
“我呀,我现在是第二境界向第三境界过渡的阶段!”
“你对虾不过敏吧?”林清华准备去拿虾过来。
“应该不过敏!”王涵回答。
“过敏就过敏,不过敏就不过敏,怎么还来个应该不过敏?”显然对这个回答不甚满意。
“你读医的也知道呀,有的人第一次对青霉素不过敏,第二次就有可能过敏了,体质是会跟人体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以前对虾不过敏,不代表着现在也是呀,只是过敏的几率低了而已!”王涵反驳道。
林清华想,这人书读得多也不见得是好事,对什么事情都这么严谨,那人还怎么活下去呀。
林清华瞪着他说:“你真迂腐!好在我备了紫苏,等会炒的时候放点就可以了,紫苏是海鲜类过敏的人的解药!”
王涵笑着说:“这不叫迂腐,这叫对生命负责!”
“好了好了,你去看书吧,别在这里打扰我了!”林清华看见这一堆东西头都大了。
“不要我帮忙吗?我可以洗洗菜什么的?”王涵恳求着。
“是你自己说的呀,那你把这菜拣好了放在这盆子里。”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王涵立正地接过菜。
“那我中午就做全虾套餐了哦!”林清华笑着说。
“全虾呀,这名字还真特别,不过只要好吃就行!”王涵嘿嘿地笑着。
六(2)
林清华熟练的剥着虾皮,王涵看得目瞪口呆,两三下就把剥得干干净净,而且都是完整的。忍不住也过去凑凑热闹,可是真的“技不如人”。本以为自己在手术室连“动脉搭桥”这么精细的手术都能轻松完成,这个更不在话下,谁知马上就败下阵来了!不由得感叹,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呀。
林清华看到他剥的虾没一个是完整的,笑着说:“这虾真惨,被你这么虐待!”
“要这样子,在虾的头部数下来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的关节开始剥,先剥虾尾再剥虾头就很容易把壳剥下来了,而且剥出来的虾连虾尾都是很完整的。”林清华示范着。
“这也是技术活呀,比在手术室还累人!”
“麻烦你帮我泡杯茶,连茶叶一起拿给我!”林清华说。
王涵倒也配合,泡好了就给林清华拿过来。
林清华用盐、鸡蛋清、淀粉加上茶叶水调好,把一部分虾仁放进去腌制。接着她又把青椒、红辣椒、西红柿过了水去了皮,开始切丝。
王涵看得眼花缭乱,林清华刀工还真不是盖的,唰唰唰,切得又细又均匀。
先把锅用油热开,下葱,把虾仁和茶叶一起爆炒,再下刚才腌制的调料,迅速颠炒,勾芡出勺装盘,再在盘子边放上青椒和红椒丝装饰,非常完美!
王涵简直要高呼“万岁!”了。不但卖相好,而且茶叶的清香早已充满了整个厨房。
接着是“海鲜豆腐汤”。先把豆腐过水去掉豆腥味,接着用油把蒜头和葱花爆炒,再加入豆腐,轻轻晃动锅,然后加入水,烧开后加入虾仁、西红柿、紫菜,再过5分钟后,下盐,洒点香菜和葱花就OK了。
旁边电饭锅提示饭已经做好了,林清华从里面拿出来已经蒸好的虾,王涵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把这些放进去的。觉得林清华好像懂得变戏法一样。
林清华又起锅,把葱、红辣椒、蒜泥一起爆炒,再加入酱油煮开就装在一个小盘子里,作为清蒸虾的蘸料。
接着来了个盐水菜心,锅中放入开水,是菜心的两倍,在水中放入盐目的是使菜心熟的更快,因为盐有渗透作用是菜心变的更加翠绿和脆嫩,在水中放点油这样菜心就更加光亮,接着捞起装盘,用清汤加盐.调好味浇在菜心上。
最后是虾仁炒饭。把锅中油热后,放入打好的鸡蛋,炒好后打散盛出,把刚才切好的青椒和红椒丝以及土豆丁一起爆炒,再加入刚才过了水的虾仁炒均匀,把煮好的饭放下去翻炒,再加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加入盐就大功告成了!
六(3)
林清华做得流畅,王涵看得震撼!
“你真厉害,不到四十分钟就做了这么多菜,而且看起来都好像很不错的样子!”王涵第一次看到有人做饭这么有水平,狠狠地赞美了一下。
林清华收拾着厨房的锅碗瓢盆,笑笑说:“这没什么。”
把碗和筷子用开水烫了一下,装好汤和饭拿到饭桌上。摘下围裙对王涵说:“吃饭咯!”
王涵洗了手坐下来,端起碗来喝了一口汤。脸上的表情很是丰富,林清华以为是汤有问题,连忙自己也喝了一口。
还不错呀,虾、豆腐和紫菜的味道都很鲜美,再加上番茄有点酸甜酸甜的,喝起来很开胃。
林清华傻傻的看着王涵,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真是味道好极了!”
林清华松了口气,瞟了王涵两眼,就知道吓自己。
王涵的饭量还真是惊人,竟吃了三碗炒饭,喝了两碗汤。
林清华都吓到了,“王医生,你那么饿呀?书里面不是说不能暴饮暴食吗?”
“偶尔一两次没关系的。”王涵无所谓的回答,“呵呵,如果以后每天你都帮我做饭那多好呀!”
“你想得美!不会要我一辈子做你的钟点工吧!”林清华话一说出口,就发觉说错话了。
王涵也听得出来,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羞得她脸马上红到脖子上……
下午,林清华把剩下的菜做好,分成五份放进冰箱。王涵吃完饭就去完成他的论文。
到了下午三点钟,王涵走出书房,看到林清华半蹲着,认真的修剪着阳台的盆栽。轻轻走过去,林清华没发觉,当她站起来转过身的时候,刚好撞上了王涵。
“对不起,王医生,对不起!”林清华吓得不轻,手里还拿着剪刀,万一刚才插到人家那就麻烦大了。
“没事,没事,是我不该站在你后面,吓到你了吧!”王涵看着林清华吓得手足无措的样子,忙安慰。
“准备一下,我们过去刘老那边吧!”
收拾好地上的叶子,洗洗手就跟王涵一起出门了。
六(4)
在电梯里,林清华不由得紧张起来。望着王涵问:“王医生,你说我该怎么称呼呀?是刘老教授还是刘专家呀?”
王涵笑着拍拍林清华的肩膀说:“跟我一样,叫刘老就可以了,他喜欢人家这么称呼他,觉得亲切。刘老的老伴前两年去世了,家里有个料理刘老起居的张阿姨。”
按了门铃,来开门的是位阿姨,看起来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梳着短发,一双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双秀气、明亮的眼睛,嘴角上带着亲切的微笑跟他们打招呼。
刘老从书房走出来。以前林清华只在宣传栏中见过刘老的相片,真人还是第一次见面:带着老花镜,手上还拿着放大镜,满头银发,看上去精神矍铄,很有学者风范。
林清华跟着王涵尊敬地叫了一声,“刘老好!”
刘老笑着点点头,对王涵说:“你来得正好,书房的电脑今天在罢工,你帮我看看。我跟这小姑娘聊聊!”
王涵站起来,看看林清华,示意她放轻松一点。转过头对刘老说:“那电脑应该是老毛病,内存接触不良,问题不大。”
刘老微笑地跟林清华交谈着,刚开始林清华有些拘谨,也担心刘老如果问她跟王涵是什么关系的话她该怎么回答。但刘老并不八卦,只是问她的专业和实习的科室,并简单地跟她交代了她的工作内容。
这时,门铃声响起。张阿姨开了门。
进来的人让林清华吓了一跳。此人正是心内科的护士刘雪。刘雪叫了声“爷爷!”就发现了坐在旁边的林清华,很是意外。
林清华站起来,“刘老师好!”
刘雪笑着点点头。
刘老高兴的说:“我们的小雪现在也是老师了呀!”
听到声音,王涵从书房走出来,笑着说“小雪,你今天也休息呀!”
刘雪红着脸说:“涵哥,你也在这里。我买了水果,大家一起吃!”
刘雪今天穿着韩版的公主装,扎着高高的马尾。搭配她那张清新脱俗的小瓜子脸,活脱脱一位童话中的公主。
原来刘雪是刘老的孙女,跟王涵从小就认识。刘雪知道王涵在医院很受欢迎,为了避免麻烦,她也没有主动跟别人说她跟王涵的关系。
当听到林清华是王涵介绍过来的,刘雪警惕地望望林清华,女人的神经天生敏感,林清华也隐约感觉到那眼神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