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是因为过去的经历?如果抹去,她的想法会改变吗?
是因为她经历的故事吗?如果改变,她的想法还是如一吗?
是因为她开始的成长环境吗?如果扭曲,她的想法还会平和、充斥善意吗?
这些充满恶意的假设被理性所压制,却在一次次后续循环中展露、充当实验的前提条件。
最终扭曲的点滴恶念汇聚成了探索延伸其他世界线可能性的绳索,那份名为心魔的执念。由他起始,由她而终。
不过,美好的故事理应有一个合适的结局。
他将自我切割,留下合适的备份(由踏上循环的、最初的、未扭曲的他填充)作系统,碾碎恶念、徒留残渣推进故事……他选择了最佳的落幕之时。
纯白之人遇上遍历循环后依旧未更新迭代的数据信息……
这个故事大抵如此吧。
·
这段我在纠结要不要放在正文里,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在作话里。
读者可以随意选择要不要当正文看,或者是番外。
·
这个段落或许是契合故事前文的,但我不喜欢牺牲情节,我喜欢改变牺牲。艾尔海森也明确说过,他并不推崇牺牲精神。所以这段理应算是ooc。我也就没放进正文里了。
时间循环真的是个黑洞情节,我不管往里面填充多少的善意,输出的情绪结果只有扭曲的执念。
吓得我后文都不敢再多提及。
·
其实这段是为了体现艾尔海森受主角影响后开始更多的关注民生而已,不是为了让他扭曲的啊QAQ
就算是好奇,他也不会去执行这么恶意的实验。但是唯心主义是这样的,有点想法就会被积攒着生出相应的结果。心魔诞生、但不聪明的原因就是这样。
能够解释前文,但我不喜欢,总觉得一谈及那次时间循环实验就感受到压抑与不自在,所以后文都没怎么描述。
我不知道读者看完后是什么感受……你们更好奇实验故事的经历还是后续的情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