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十一章 风云会道佛争雄·釜底抽薪(四) ...

  •   釜底抽薪(四)

      却说两人单臂拳掌相交数招。郭方周身微震,兀自岿然不动,血气上涌;赵世龙只身向后,掠于五步之外,面色苍白。

      “熔金落日。”赵世龙持剑而立,略微惊道。

      郭方愕然抬头,奇道:“秋水无痕?”两人言毕,竟忽地纵声长笑,众人见状闻声,亦不知发生何事。唯金世林哈哈笑道:“想不到自家招法,竟然也能如此厮杀……”话音未落,两人打得性起,又厮斗一处。

      原来这熔金落日、秋水无痕两招,乃是出自剑经内戚家的渔阳刀和俞家的鸳鸯剑。戚继光俞大猷本是同出将门,这两人意气相投,是故俞大猷当年编写剑经之时曾将戚家渔阳刀谱中的上乘刀法融汇其中,与鸳鸯剑相互克制,融于剑经下卷。俞大猷本意是希望后人详加钻研,想出破解之法,将两套武艺融会贯通。不料数十年后,竟出了一个司马孤行,意外的得知了两套武艺的精髓,无意中同时练成了渔阳刀和鸳鸯剑。赵、郭两人所使的招式,便分别是两套武艺的上乘招式,当日金世林曾于司马孤行有过一面之缘,亦知此事。无怪他方才无故发笑,道出两人同为一门。

      六十年前,南京城下,戚继光曾以渔阳刀同俞大猷的鸳鸯剑比武切磋,不分胜败;六十年后,两大绝学再度相逢,已然不复当年风光。

      赵、郭两人听得金世林所言,心中亦是明了,决意将这两套武艺分出个胜负来,却都忘了郭方手中已经没了刀。见赵世龙面色,料想他未能全然化解拳劲,但又暗暗思虑,赵世龙武艺与自己相当,按理不应如此不济,极有可能是其事先已有内伤。他不愿乘人之危,于是他快步上前,一拳送出,避过要害,直捣肩头,意在伤了此人了事。赵世龙亦不愿持剑伤一个手无兵刃之人,所以他故意卖出破绽,退后两步,以图寻机弃下宝剑,公平比斗。

      且说赵世龙以退为进,卸下郭方拳劲,左臂陡出,变掌为爪,一记“白虎啸林”反手扣住郭方手腕,然后疾疾发力,欲将郭方的手臂反抓过来,吸引对方进招,借机弃剑。郭方忍痛笑道:“好个龙爪手!”

      赵世龙闻言一惊,他使的正是少林的龙爪手,不知郭方如何得知。他越想越惊,只见郭方全身微弓,左腿突起,一记扫堂腿扫向赵世龙的下盘。赵世龙一剑顺势刺下,眼见便要得手,忽见郭方的腿式忽地慢了下来,心知不妙。果然,郭方趁自己分力之机,右拳忽至,正中赵世龙左肘,赵世龙臂肘吃痛,立时松开郭方手腕,但同时他弃下长剑,右掌得了空隙,趁郭方空门大开,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击向郭方胸口。

      郭方奋力逼退赵世龙前招,不料后招猝至。他心知不妙,连忙后退,但赵世龙出掌向来是谋而后动,此掌静如朽木,动若脱兔,蓄其全力于一击,务求必克。须臾之间,郭方只觉一股锐利的掌风直直地向自己扑来,四周箭地空门俱陷掌风藩篱之内,避无可避。这便是八卦游龙掌的绝妙之处,一旦施发,中招者周身俱陷,绝难躲避。故而郭方明知不敌,也只得弃车保帅,以左掌硬接。

      霎时两人双掌相交,端的是掌风四裂,气震八荒,激得周围雪花飞溅。赵世龙的八卦游龙掌初占上风,势如雷震;而郭方的韦陀掌似乎还没练到家,血气直直上涌,面色憋的通红,一时间竟被掌风逼得连退三步,似挨了一闷棍一般,看起来十分吃力。

      两人交手已近百招,直看得众人一个心惊胆战。直至此时,傻子也看得出来赵世龙熬斗许久,终于略占上风,皆是松了口气。罗立长吁一声,笑道:“还好射的郭方落马,否则当真是胜负难料。”他说到这,忽地转首问身旁的程飞:“刚才你哪来的弓箭?”程飞嘿嘿笑道:“自然是从我的马背上拿的。这次出关,本来是想顺道打些野味回去加菜,想不到如今居然派上了用场……”罗立闻言,不禁拍手大笑。

      “算你瞎猫碰见死老鼠。”孙红玉取笑道。

      程飞复观阵前两人对掌,不禁赞道:“原以为赵兄弟的武状元是靠剑法出众,不料他掌法也如此凌厉。”刘诏亦点头道:“三军之中,能在郭方的刀下走个来回的,除了方卓大哥,也只有他了。”众人闻言,亦是齐齐认同,其中心急些的,见胜局已定,已经开始盘算如何清点马匹了,赶往前屯卫城了。

      一时间,众人着实高兴了一阵子,但好景不长。

      “不好!”金世林沉声喝道,“赵兄内息不稳,此时以掌法对敌已是勉强,若在比拼内力,只需再过片刻,势必耗尽真元,到那时就回天乏术了……”“什么?”众人齐声惊道。金世林扬手一指前方,冷冷叫道:“你们自己看吧!”

      数十道目光闻言,面带惊色,齐齐望去。但见赵世龙与郭方俱弃了兵刃,马步对掌。初时赵世龙自后而前、自上而下为攻,郭方拼力死守。哪知仅相持半刻有余,郭方面色渐渐平稳,一复如常,继而稍稍挽回劣势,着力转攻;而赵世龙却是杀气已竭,微微气喘,面上一丝血色也无,只是勉力苦撑,短时间内尚不至落败,但已断无取胜之机了。

      众人齐齐看在眼中,焦心不已。这又是何故呢?

      原来赵世龙所习得的八卦游龙掌,乃始于出自武当弃徒、侠盗司马孤行。此人对于赵世龙来说可谓半师半友,而其根源亦出自武当道家一脉。司马孤行自反出武当山后,行侠江湖,亦正亦邪,无意间将自幼习得的武当八卦掌,加之自身卓绝的轻功步法,竟创出一套新的掌法,更名为八卦游龙掌。此掌法辅以月下独酌三十六式的内功心法,斗智不斗力,运内劲伤敌,道法自然,应属内家掌法。当日赵世龙于山海关城隍庙内擒下东厂高手,便用的此等路数。这等掌法循施发者身法之便,灵动为要,故而能先发制人,扼敌要路,以泰山之势,惊雷之疾,克制对手。

      而郭方所练掌法,乃是出自少林佛门正宗的韦陀掌,但又同金世林等寻常弟子普遍所习有所不同。由方才赵世龙所言之“熔金落日”与其掌法配合的刀法招式,可得知其掌法乃是出自少林戒律堂首座普恩大师。此人在少林寺内辈分极高,且专门负责传授铜人武艺,前任方丈普从还须称他一声师兄。此人擅戒刀,擅棍法,擅内家韦陀掌,唯独不擅与人言谈,向来与世无争,专心研佛习武。当年司马孤行与赵世龙两人先后三次大闹少室山,此人俱是不做道理,两不相帮。照此推断,郭方应是此人的入室弟子,但不知为何未入佛家而入俗家。然此等掌法,最重外家功力,乃是纯正的外家掌法,以刚猛外力为要,蓄其全力于一点,一鼓击之,当者自然披靡。其势犹如决堤之水,陡然倾泻而出,对手功力较弱者,当场断筋裂骨,亦非难事,擅后发制人。

      由上述推论可知,八卦游龙掌与韦陀掌乃是道佛两家相互克制的切磋掌法。而后发制人的韦陀掌,却由郭方率先出手,自然失了先机,故而反被赵世龙先发所制;而赵世龙掌法乃是以内劲为要,初时势如雷震,但因其受了内伤,气息不稳,故而后劲不足,渐渐势成相持。两人掌力本是相当,内功亦非旁门左道,若要比斗,势必分出胜负,耗尽一方内力为止。此时郭方血气平稳,面色隐有汗珠渗出,显然内力催发已达极致;而赵世龙与之相较,面色却是惨白如纸,空有一身内功,却因气息不稳而无法施展,故而其催发伤敌之力不足常日十之七八。由此可知,若是换做常时,仅凭赵世龙所占先机,郭方必然无幸。

      且说眼下郭方后发制人,真力源源上涌,后劲极大;赵世龙则内息大乱,真力消耗甚剧,渐渐不支。若是如此比斗下去,堂堂剑经第四代传人赵世龙,必将被这少林俗家入室弟子郭方毙于掌下。

      正是:泣血万里奉王事,孑然一身无所求。青衫亦知塞桓苦,弃家岂为妻子谋?

      此回叙事不叙人,述人不述事,笔者两者兼之,足为一奇。金世林气力卓绝,程飞见识超然,然竟连同罗立在内,俱败于郭方之手。笔者以三人之败退,反衬郭方之勇,再以郭方愤怒之勇,正衬赵世龙示弱之智。是故两军欢喜岭前,一片石后,斗智斗勇,足为一险。纵观此回,金世林力战不退,程飞大义赴死,罗立箭射惊马,郭方勇而不骄,赵世龙急而不燥,皆为文眼。唯杨麒畏敌如虎,驱兵如鼠,且不若随军马泰,诚不足道矣。然以黑云龙之忠义,直言郭方之误举,足不为虑乎?

      欲知赵世龙性命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第十一章 风云会道佛争雄·釜底抽薪(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