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最初章 白昼灵光(2)  ...
            
                 
                
                    - 
                          屋檐由秋烟树的笔直树干搭成,一串名叫“火蔷薇”的发光藤蔓植物悬在檐角下。
 
 烟河和徙倚的父母亲在樱桃大小的金色花蕾下招待远道而归的长女。
 
 烟河端起质地粗拙的空酒碗,粗声粗气地问,“有酒吗?”
 
 “有!”她那性情激烈的母亲站在一旁高喊,还拍起手掌。
 
 面容严肃的父亲即刻制止,“不要喝酒!怎么回事?你出门才两年就学会喝酒了?”
 
 “她早就成年了!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孩子们的母亲脚跺冰冻地面,扬高嗓门,
 “再说,这孩子在暖和的地方呆惯了,可南边连灯油都结冰。叫她干点酒水暖和暖和不行吗?”
 
 “不必了,小妹看着呢,我确实不该喝这玩意。”
 烟河在火炉边坐下,沉着的嗓音,质感粗粝得像一把深灰蕨草,让屋里三人都感到陌生,
 “爹,妈,我这趟就是为小妹来的。”
 
 徙倚已在火炉边坐下,端起搁在地上的小铁碗,轻吹炖肉汤那蒸亮光润的表面,听到这句,立刻两眼发亮地抬头。
 
 她一点也没忘记两年前姐姐说过的话。
 
 诺言兑现的时刻正一丝丝迫近。
 她也将加入那支对抗半存、保护人们的队伍,同她姐姐一起,同她姐姐的朋友一起——烟河现在变得这么“酷”,她的朋友们一定也是很酷的人。
 
 她们俩将像童年时代一样,既彼此竞赛,也并肩前行。
 
 “我要把小妹也带到北方。”烟河在满含期待的灼亮视线中说。
 
 她们俩同时望向彼此,一笑,又一同望向双亲。
 
 烟河仍旧沉着嗓音,“北方大地依旧需要南方的荒原之子。父亲,母亲,请你们允许我把她也从你们身边带离。”
 
 父母亲非常轻易就答应了。
 
 他们一向偏爱老成持重有主见的长女。
 比起看似孤僻冷淡、内心却温柔而不喜冲突的徙倚,言语爽朗的烟河更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
 尤其烟河出去历练了两年,归乡时已经拥有不折不扣的战士风貌。
 
 “好啊,你带她走吧!带她长见识,带她替北方的阿莱芙子民出力!”
 母亲毫不犹豫地首肯,
 “什么时候出发?”
 
 “不要急着出发。”
 像一块冰一样的父亲依旧紧锁眉头,
 “我还有很多事没有跟小徙嘱咐。烟河,你回来一趟,难道没有什么消息要带给我们?你不需要做父亲的继续给你建议了吗?你不该这样急着离开!”
 
 “我也没说我急着离开。”
 烟河面色沉沉地辩解。
 徙倚就不大敢像这样跟父亲叫板。
 “是我妈说的。”
 
 她父亲瞪了她母亲一眼,母亲扬扬眉毛,毫不退避地回望。
 
 夷则汉子的怒火比时音鸟翅膀掀起的风暴还猛,可做母亲的更不是善茬,这个家庭经历了早年的多起战乱、谈判与退让、磨合,现在已经学会谁也不招惹谁了。
 
 “你妈说得也没错。”
 父亲将视线不耐烦地傲慢地一扫一甩,望向别处,
 “我们在这地方把你们养成这样的战士,确实是为了给北方的弟兄姐妹撑腰的。他们需要你们帮什么,你们都要帮。世界永远需要战士。记住咱们的老话,没有永远和平的地方,只有总是打个不停的人。想走也好,快走,好生收拾铺盖吧!”
 
 烟河在家里暂住下来。
 
 她把时音鸟拴在老屋门口,大步流星地拜访老友的家属。
 老友们本人都已奔赴北方了。
 
 徙倚遵照父亲半命令半嘱托的指示,抓紧时间“卷起铺盖”。
 
 像第一次离家的烟河一样,她也擦亮长柄矛和弯刀,背上箭袋和鸦口弓。
 烟河在这里住到第五天,她们俩就打点好行装准备上路了。
 
 “‘风松’跟你一起去。如果你碰到更年轻的座驾兽,就叫风松回我们这儿!”母亲牵着老时音鸟的缰绳。
 
 风松比跟随烟河的“星铁”要年长一些。
 
 他们家也就只有这几个处于壮年的大鸟了,更年轻的那些还不到人头高。
 
 于是,徙倚跟随烟河离开了南疆的故乡。
 
 在时音鸟振起翅翼的时刻,她这才感到一点迟钝的不舍和伤感。
 
 她没将其流露分毫,因为比起家园,分明是前路更为精彩广阔。
 
 不过,在她内心中有个小声音总在嗡鸣。
 它自顾自地嘀咕着,“战争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两只时音鸟飞掠过灰白苇草,尖锐的鸟羽直指空中凝冻的云彩。
 她们将飞越夷则山巅。
 没有乌朗羊为她们背负行李。轻装行路是莱尔达战士的传统。
 
 雪山在鞍座和镫子下远去。更南方鲜花盛开的原野已看不见了。
 徙倚长久凝望,偷偷凝望,不敢让烟河发现。
 
 旗帜般的光幔拂动在夜空和群星前,雪地上没有脚印,天空中没有云彩。
 她们越过了夷则山巅。
 
 金黄的浮鹭星、银白的栉槎星和翠绿的神念星依次闪现在天际。
 在天空中那个名叫“万明渊”的世界里,它们是光源,决定着早晨、中午和夜晚来临的时间。
 
 在星幔之地它们是三颗明亮大星,是群星中最明熠光彩的三个,却不再具有划分昼夜的权力。
 
 整夜她们都在赶路,雪上铺设的用来标明白昼和黑夜的暖岩熄灭了。
 
 黎明前最冷最暗的时候,山巅的荒之烟火也在她们身后远去。
 住在山巅的绝宴尊者沉寂得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雪地上的暖岩开始发光,地面温暖下来,黎明到来。
 烟河带徙倚降落。
 
 徙倚脚踩地面时,双手已搓不住缰绳。
 她正要变出一棵发光植物,烟河将一块暖岩递到她手里。
 “你先端着这个,我搭帐篷。”烟河望着别处,“越往北走,越暖和。坚持下去,小妹。”
 
 “我不怕冷。”徙倚含着舌尖说。
 夷则氏族的属民以善于抵抗严寒的体质为骄傲,但无人雪地的寒冷已超越了她的料想。
 
 烟河走开去扯幕布。
 
 徙倚根本无法像她一样手脚灵活,只能捧着那块温暖而略带粗糙的暖岩,在雪上慢慢行走以取暖。
 
 而后她挪到烟河身边,若无其事地挑话题,“烟河,这是哪种暖岩?不是宁静之火吧?”
 
 宁静之火是暖岩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室内照亮和取暖都有它,可它极少这么大块。
 
 “白昼灵光。”烟河正给帐幕里悬挂发热植物,“跟洛芙诺大道上的那些是一个品种。”
 
 “洛芙诺大道”是贯穿南北的暖岩大路及几条主要支路的统称。它整个由会发光发热的石头铺成,她们这一路就是瞧着发光的支路寻找方向。
 
 在雪地里,这条温暖的路永不会被冰雪覆盖,永远像天上的万明渊一样明亮灿烂。
 
 “它们是一种东西吗?”徙倚继续找话题,以此证明自己的声音已不再发抖,“大道上的白昼灵光那么大!这块……唔,不算小,但比它们小太多了!”
 
 “都是白昼灵光。”烟河微笑回答,在摆了发光植物的火盆边坐下,“我特地给你带的,小妹。北方民族都用这个取暖。”
 
 “宁静之火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吗?”徙倚在她身边蜷起双腿,紧接着又像她一样,手脚分开,大大咧咧地躺在雪地上。
 
 还是蜷着腿脚暖和。
 
 “他们也用宁静之火,当然,还有发光植物。”烟河答,“但他们比我们怕冷。冬季来临时,他们都全副武装才能不被冻得难受。”
 
 “我一点也不怕冷!”徙倚严肃地重申,把暖岩放了下去。
 烟河笑了笑,神情散朗。
 冷淡的灰蓝短发拂着她脸颊。
 
 她双手枕在后颈,翻个身,好长一会儿,都没有动弹。
 徙倚悄悄拿回暖岩抱在怀里,蜷起来,望着帐幕上的磨损。
 
 一路上烟河都惯于沉默,只有在该照顾小妹饮食起居的时候才同她讲几句话,譬如,问饮用水够不够冷,暖岩是否过于沉重。
 徙倚不习惯她这样。
 童年时她们无话不谈。
 是战争和行旅生活让她变得如此低沉吗?
 
 想到战争徙倚就有点难受。
 她从小就当成战士养起来,一听战事史诗就热血沸腾。
 可现在好像不是那回事了。
 
 照顾作物和放牧牲群也很有意思。
 
 而且,比起把别人当成敌人,似乎和他人构建起共同劳作的伙伴关系也很美好。
 
 在夷则平原上,看着人们生活和劳动,看着他们时而欢笑时而哭泣,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走上前搭把手,那些日子多幸福啊。
 
 和他们坐在一起唱歌,传递食盆,轮流取肉吃的时候也很幸福。
 
 烟河离开后,徙倚自己独自沉思、漫步和劳作的时间变多了,不知不觉间她也和之前判若两人,变成一个平和的小孩。
 
 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是好是坏,也都是过去的事了。
 
 那段时光已被抛在身后,作为战士的人生即将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