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魔神的故事,终于圆满落幕。回想起来,创作过程中我曾一度心灰意冷,甚至提前公开了结局框架,但内心深处始终对这个萦绕心头的故事难以割舍。作为新手小白,我连后台操作都还在摸索之中,直到仙门篇才开始意识到需要列大纲,结果导致文风杂乱,实在让我感到惭愧。
抽个时间,我一定要好好梳理一下这个故事,让它的脉络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严谨。
灵曦与初代魔神的羁绊,是跨越维度的执念。即便拥有"同源而生、神魂相连"的牵绊,她仍要在轮回中尝尽苦难,才能触及那个高高在上的身影。
她一直在失去。初魔为澹台烬编织的命运,何尝不是为她谱写的劫数?被困在过去镜中的她,一次次重蹈覆辙,却始终不知这是场无休止的轮回。初魔的意识在魔域微弱地影响着现实——稷泽强行唤醒她时,浊气化锁想要挽留;她濒死时,黑暗中有无形的陪伴;重返荒渊时,浊气主动为她疗伤;凤凰族的丹药悬于半空,是他最后的阻拦。可这些微弱的干预,终究敌不过她的固执。
从器灵到神明,从医女到公主,从魔域少主到白发老妪。身份更迭间,唯有那份温柔与执着从未改变。神域的温情、珍视的木镯、初魔的陪伴、与魔器的共鸣、同魔胎的羁绊、玉奴的忠诚、姒婴惊灭的友情、魔女的身份......她一一舍弃,连昭华宫都亲手毁去。
唯有当时间与生命都成为可弃之物时,她才终于以最决绝的姿态,赢得了重生的契机。这份舍弃一切的爱,终是配得上那位高居维度的魔神。
创作这个故事的初心,是想给那位永远独坐白骨祭坛的魔神,一个真正读懂他孤独的灵魂。
原著里初魔的戏份只有短短九分钟,可那惊鸿一瞥就足够震撼——姒婴记忆里他悲悯的眼神,牵起她小手时的温柔,处决姒婴时困惑又怜悯的凝视...这些碎片让我着魔。原来"魔神"本就是神明,"同悲道"的深意是佛家"同体大悲":众生的苦痛,都是他的苦痛。
万年业火焚身,三界罪业加诸己身。明明弹指可灭世,却任由人间延续至今;连魔器都取自自身骨血。比起那些炼化万魂的邪修,他何尝不是另一种菩萨?那柄迟迟未落的屠刀,或许就是给世界最后的机会。
关于初代魔神的塑造,实在是个充满挑战的过程。电视剧中他的戏份寥寥无几,我只能从零散的剧照和片段里,一点一滴拼凑这个神秘角色的性格轮廓。在创作时,我始终谨守电视剧的人设框架,力求让这个神明从无情到动情的转变自然流畅——每一次心动的瞬间,每一分情感的萌芽,都要符合他作为至高存在的状态。
那些看似矛盾的细节:他对灵曦强烈的掌控欲里藏着纵容,对她的越界行为不予惩罚,其实都是爱而不自知的表现。这份感情是混沌中长出的秩序,是永夜里不灭的星火。当无情者开始双标,当暴君学会克制,当永恒被动摇,这才是最动人的情劫。我想构建的正是这样一种感情:懵懂却纯粹,偏执却温柔,充满毁灭欲又暗藏守护欲。
——就像冰封万年的深渊,终究被一缕微光暖出了裂隙。
遗憾的是,以我有限的笔力,似乎始终未能完全呈现出心中那份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在漫长的时光里,他们应该会过得很好。愿灵曦那份执着不悔的爱意,能稍稍抚平他神魂深处灼烧万载的痛楚。至于同悲道...那该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
特别感谢罗云熙老师塑造了如此富有深度的角色。其实最初给女主取名"云曦",思虑再三还是改了——这毕竟不是水仙故事嘛。
最后衷心感谢每一位坚持看完的读者。自知文笔拙劣,承蒙不弃。